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百鬼夜行录:日本传说 > 37古战场火:战场上枉死士兵所化鬼魂

37古战场火:战场上枉死士兵所化鬼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日本的很多鬼怪其实都很有意义,比如这个古战场火,在日本百鬼中排第37位,战场这个地方多的是死者亡灵,而这些亡灵稍不注意就会变成恶鬼。日本古时有战斗结束后燃烧磷火庆祝胜利祭奠死者的习俗,无论是胜者一方还是败者一方,想必作为死者,必定因死去而充满怨念化身恶鬼,包裹着磷火游荡于曾经厮杀的战场无法成佛,这就是古战场火。

古时的战争,全都是血肉之躯的拼杀,不管名义上的成王败寇,其结局都一样: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在战场上胜利的一方会点燃磷火以示庆祝和祭奠死者。在一本名叫《宿直草》的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大阪“夏之阵”中阵亡的将士,亡魂会在战场旧址化为熊熊燃烧的火。据说在这些地方,地上会冒出几团一米多高的火焰,忽燃忽灭,就像是大海上的波涛。

在一些地方,人们还看到过一些无头武士骑着无头战马,全身沾满鲜血的四处寻找自己的头颅。这很像我们常说的凶鬼,他们这类一般都是些死于非命的人,对这个世界还存有眷恋,无法超度进行轮回,想办法给现世的仇人带来灾难。例如各种鬼片中的男女主角,会变出各种灵异事件来。

不过,我们这次介绍的古战场火却只会在空中飞舞而已。古战场火还有被赋予另一个含意---川中岛之战游荡阳间亡魂的专用名词。其间的渊源,便是川中岛战役的惨烈至深。川中岛,在这个位于北信浓的弹丸之地,曾在公元1553年到公元15**年发生过一场大战。当时的两股强大的势力在此共进行了大小五次战斗,其中以第四次合战尤为著名,也最为惨烈。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是战国史上最激烈和悲壮战争之一,长达二十多日的对阵中,在双方的激战和死伤不计其数下画上句号,整合两军的损伤数字,武田军战死者四千六百三十名,负伤者九千五百名,上杉军战死者三千四百七十名,负伤者九千四百名,也因为如此多的人员伤亡,所以在中川岛战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祭奠活动,但由于亡灵之多,所以总有一部分没有被渡化,变成了古战场火这种妖怪。

其实说到古战场,中国也有很多古战场比如昆仑关古战场、雁门关、赤壁、垓下等等。

要说这昆仑关古战场,其实和日本颇有渊源,当然不是什么好渊源。昆仑关位于宾阳县城十九公里处,与邕宁县交界的昆仑山峡。此关周围五十多里,层峦叠嶂,苍峰似海,群山环抱,绵亘相偎,中通隘道,雄关横锁,素称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十次屯兵和战争,古今墨客名人游至亦多为之吟咏。昆仑关相传于秦代尉屠睢征服岭南后,为运粮交通方便所建。据查有文字记载的,昆仑关是"唐元和十一年垒石为关"。时曰"南雄关",至宋时改名"昆仑关",明崇祯十二关门上才第一次刻上"昆仑关"三个大字。

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一场非常惨烈的战役就发生在昆仑关,1939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军在安藤利吉的指挥下,出动10万余兵力,100余架飞机,50余艘舰艇,进犯钦州、北海、防城,发动了桂南战役,妄图截断我桂越国际交通线。日军攻陷南宁后,即由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领重兵据占昆仑关。***政府则由桂林行营主任陆军一级上将***为总指挥,第五军中将军长杜聿明为副总指挥,调兵四十万,以昆仑关为主战场,从当年12月18日至31日,与日军鏖战,毙中村正雄及其以下将士5000余人,取得大捷,克复昆仑关,并进逼南宁。后因日军大力增兵,偷袭甘棠防线,昆仑关再次失守。战后,***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派工兵连到昆仑山上建立第五军抗战阵亡将士墓、纪念塔、牌坊等建筑物。

第五军抗战阵亡将士墓建在昆仑山上,山的南面建有331级花岗岩石阶,台阶前是一个三门四柱的牌坊。牌坊中门前后横额都写着:"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志墓园",中门左右两柱正面分别刻着"芳烈长流为国家尽忠民族尽孝;英豪继起倍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蒋中正的题联。背面则分别为于右任题联:"昆仑关下英雄记,革命军前金石光"。牌坊东西门外柱正面分别是杜聿明题:"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华表巍峨扬威万里待清倭寇慰忠魂",背面是***题联:"战绩令人怀壮烈,国殇为鬼亦雄奇"。东西两门的正背横批分别铭刻有徐永昌、张发奎等人的题词。

日本人深知战场上会有多少人牺牲,会有多少人无辜枉死,但他们在侵略别人的时候倒是毫不犹豫,也不怕会有中国战场上死去的无辜鬼魂漂洋过海前去索命。过去的战争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留给世人的应该是战争过后的深刻反思,不能让勿忘国耻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本章完)

说:

本小说《百鬼夜行录:日本传说》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请不要与真实人物事件挂钩和模仿,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