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134章 卷3-37章 方兴 ? 伍(下)

第134章 卷3-37章 方兴 ? 伍(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昭王大喜,不仅对鲁魏公弑兄一事得过且过,还给其父兄上了‘炀’、‘幽’这样的恶谥号,以示周王师对鲁国‘一继一及’制度的认同。不料想,当周昭王驾崩之后,鲁魏公又重蹈覆辙,传位给自己儿子。

“至此,鲁国君位虽始终‘一继一及’,但永远在小宗一系传袭,大宗之嫡长子反而永远大权旁落。鲁国如此违背周公所定之继承制,至今已九世也。”

听完召公虎对鲁国君位更迭之介绍,周王静心情沉重。

也就是今日起,周王静心中种下了对鲁国的深深仇恨——鲁国身为圣贤周公之后,其子孙后代却如此不贤不孝,不把周王和周礼放在眼里,这样的国家,自己早晚要算上一账。

当然,周王静表面上不动声色,而是转移话题道:“余一人即位以来,一直在反躬自省,探求先王德治,不敢有丝毫将歇。文、武、成、康之道,周公旦之制礼作乐,此乃治世之本也。然自昭王天子登基,鲁幽公为弟鲁魏公所弑,乃是对大周礼制最沉痛之打击,周王室威信也开始由盛转衰。

周公所定之礼,绝不可逾越,若破坏周礼者不受应有惩戒,周礼定会不攻自破!故而,如今曹国内乱,再次出现弑君之劣迹,余一人不能重蹈昭王天子覆辙,不可姑息养奸,定要严惩此弑君贼子之罪魁祸首。”

众卿大夫闻言,心中都纷纷赞赏周王静的魄力。

召公虎心道:“周天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格局,确是难能可贵!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明主。”

但是,针对曹公子苏弑君篡位的行动,究竟是派兵讨伐,还是派使臣前去问罪,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周王静显然有些按捺不住,道:“速速遣使告知太傅虢公,派成周八师前去曹国,兴师问罪,不能堕了天子威名!”

“天子万万不可轻率!”

在召公虎等老臣苦劝之下,周王静这才略微恢复镇定,决定派使臣前往质问,先礼后兵。

既然要派遣使臣,那么定然需要一个位列九卿之人选——先出使曹国,同曹公子苏交涉,随后转而东行,到齐国、鲁国吊丧。

那该派谁去?

按照周礼,出使诸国,吊丧问罪之职事,本就应该由大宗伯担任。可如今大宗伯王孙赐病入膏肓,且已提交辞呈,周王静斟酌再三,决定改命大宗伯人选。

然而,历来大宗伯都必须由历代周王之子孙担任,如今与王孙赐同辈的祖父辈王子大多凋零殆尽,而叔父辈的两个王子——王子昱和王子望都已经位列九卿,然他们轻浮无知,绝非大宗伯人选。

就在此时,召公虎出列启奏:“臣愿保奏一人为大宗伯。”

“太保请言之。”周王静突然满怀期待,他知道召公虎有识人之明,历来推荐的人选都十分恰当。

“王子友可以为之。”

此言一出,倒是让朝堂所有人为之一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