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二十六

《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二十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大有: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夬: 亢龙有悔。

( )坤: 见群龙无首,吉。

(说明:因打不出“画符号”,故以( )括号是代替)

这就是春秋《周易》文本里《乾》的结构形式及内容,这种结构形式,正是以《周易》一书里的符号及名称来排序《周易》每篇里的句子题目(是以每篇里所用的一个六联体“画符号”的第一划变起而产生出一个不相同六联体“画符号”做为第一“繇题”的“画符号”),自然每个六联体的“画符号”和《周易》里名称已是相配合在一起的了,知道了一个“六联体画符号”,也就知道是什么名称。如看到一个( )这种六联体“画符号”,就知道是《乾》里的“画符号”。故春秋文本《周易·乾》里的以“繇题”为编排繇辞的序列,就是用六个逐次变化的“划道”所产生出六个不同的《周易》里所用的“画符号”和名称来使用的。如春秋时期《乾》里所用的“画符号”是由这种“+”六个相同的符号上下排列组成,若从初划符号“+”变成“∧”(其它五个划符号不变),就得出不同于《乾》里所用“画符号”之外的另一个六联体“画符号”,即《夬》里所用的“画符号”。也就把这个“画符号”和《夬》名称用作《周易·乾》里的第一“繇题”里符号和名称。《乾》里的其五个“繇题”如此类推,所通过“变划”,逐此得出其它的“画符号”和名称来。如《乾》里所用的“夬”、“大有”、“小畜”、“履”、“同人”、“姤”的名称(《周易》里六十四篇被分割成六句繇辞的有六十二篇,其只有《乾》与《坤》里多出一句繇辞,《乾》里用《坤》名称和“画符号”作多出一句繇辞的“繇题”符号和名称,相反《坤》多出的一句”繇题”则用《乾》符号和名称),这样才会出现《左传》里说的“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田’”、“其‘同人’曰‘见龙在田’”的说法来。

我们再看《左传》一书里记载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和出现的“其繇曰”的说法(这说明那时把《周易》里的句子看成是卜筮的“繇辞”了)。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亨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享,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武子筮之,遇《困》之“大过”,史皆曰:吉。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且其繇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蒺藜’,所恃伤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崔子曰: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遂取之。”

我们也将以上《左传》以《周易》筮之的筮例说法,把《大有》和《困》的格式恢复如下:

《大有》

( )大有、元亨。

( )鼎: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 )离: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 )睽: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 )大畜:匪其彭,无咎。

( )乾:厥孚交如威如,吉。

( )大壮:自天佑之,吉, 无不利。

《困》

(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 )兑: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 )萃: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 )大过: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 )坎: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 )解: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 )讼:困于葛藟,于臲兀,曰动,悔有悔,征,吉。

由此证明《左传》里无论引用《周易》或是以《周易》筮之,同是一个文本的《周易》,即“繇题”式《周易》(或称春秋文本《周易》。这种文本《周易》的内容格式是

“画符号”十名称十文辞十繇题符号十繇题名称十繇辞”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43151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