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 第28章 不出山

第28章 不出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石振这天就买了一块五花肉, 没买别的菜。

他现在手头不宽裕,节俭一些比较好。

因为前段时间天天吃的猪头肉卤蛋卤豆干都是红烧的,这块五花肉石振不想再这么炖, 就干脆拿白水煮。

其中一半没煮太久, 他就捞出来拿去祭祖了,回来之后将之切片,加入蒜叶炒了回锅肉,剩下的那一半他放在锅里焖了很久, 切片之后撒上蒜泥淋上酱油, 做了个石振版的蒜泥白肉。

再加上几个蔬菜, 晚餐就很丰盛了, 关白羽更是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还是头一次吃回锅肉, 石振分给他的回锅肉,他尝了一片之后就舍不得吃了,到最后才慢慢品味。

至于石星火……有啥好吃的, 他先吃为敬,吃完肉才就着蔬菜吃米饭。

吃过晚饭,陆续有人来送折好的银元宝, 石振付了工钱,又抽空算了算今天的帐。

今天一天, 他卖元宝的摊子, 刨除成本挣了两百多,钱起来那边的熟食摊也挣了三十多, 他一天就赚了将近两百五十元

这对他来说, 是一个大数目。

但他进的假花彩带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明天应该挣不了这么多, 最多挣个一百出头。

可即便如此, 两天下来他也能挣三百多,再加上关白羽给他的三百,以及他之前的积蓄,已经可以买一辆三轮车,再买点别的了。

有了三轮车之后,他还可以做点别的生意。

进入四月之后,天会越来越热,已经不适合再卖冷切猪头肉。

第二天是清明,石振照旧出去摆摊卖银元宝,果真挣了一百多。

有了钱,他一点不耽搁,4月6日这天就坐公交车,又去了一趟长溪市。

石振先找到卖三轮车的店,买了一辆挺大挺能装的三轮车,又骑着三轮车去买了一个最大号的电饭锅,他还在长溪市的农贸市场转了一圈,进了一蛇皮袋花生。

本地人一般不种花生,所以花生在长溪市买,反而比在安山镇买便宜。

带着这些东西回到家,石振就开始为自己的新生意做准备。

卤蛋和卤豆干石振是打算继续卖的,冷切猪头肉他想改成凉拌猪头肉,此外,石振还打算每天早上卖粢饭团,晚上再用煤炉炸点火腿肠香肠年糕豆腐干什么的卖。

他要尽量在这一两个月里,多挣钱。

家里人的生活费,关白羽的学费……需要钱的地方很多很多。

开发新产品是需要时间的,凉拌猪头石振就试了好久,一点一点尝试,一直到拌完一个猪头,他才找到最适合本地人的口味。

他上辈子吃凉拌猪头,多是放辣油香菜的,但这时的J市人吃不了辣,辣椒就只能少放乃至不放,香菜这边更是连卖都没人卖,哪怕二十年后很多人也不爱吃,完全可以直接剔除。

石振最后是用酱油、白糖、蒜末和醋等调味品做了调料来拌,辣椒油也准备了一些,若有人喜欢吃辣的,就给他们加辣椒油。

猪头肉石振还打算分部位卖,比如猪耳朵和猪鼻子的价格,就可以卖得比猪头的其他部位贵。

至于卖法,猪头肉石振会提前煮熟,调料也提前拌好,客人来买的时候,钱起来会给客人切一块肉称出分量,算好价钱,再当场切小拌给客人,拌的时候还会加入黄瓜丝、豆腐皮和炸好的花生。

J市的夏天很长,而在天热的时候,这样一道凉菜应该会受欢迎。

熟食摊依旧给钱起来管,别的生意就石振自个儿做。

他找到镇上卖油条的店,让人家把炸好的油条放锅里继续炸,一直到榨干油条里的水分,让油条变得非常松脆为止。

接着,他又用电饭煲煮了两锅糯米饭,装进一个圆筒大锅,用棉被包着保暖,带到镇上去。

有人来买饭团,他就从锅里挖一勺米饭,放在塑料布上,包上油条和别的馅料捏紧,做成饭团。

饭团分两种,一种是甜的,里面放油条、炸花生,还有拌了芝麻的白糖,一种则是咸的,里面包油条、炸花生和炒过的咸菜。

至于饭团的价格,定在五毛钱一个,当然要是有人想要一元的饭团,他也可以捏,到时候多放点米饭,多放点馅料就行。

顾客加钱的话,他还可以在饭团里加整根的火腿肠。

石振厨艺不怎么样,至少镇上其他熟食摊卖的烧鸡卤鸭,他就算能做出来,也没人家做的好吃。

所以他卖东西,都选简单的,比如这饭团,就没有技术含量,多尝试几次,大部分人都能做出来。

而石振会想到做这个,是因为当初在工地上,他雇的厨子早上会做饭团给大家当早餐。

那厨子做的还没他精细,不放油条也不分咸甜,就是白饭包上咸菜炸花生捏成团,但大家吃着都觉得香。

那厨子当时还总做“炒面”给大家吃。其实就是一大桶面条煮熟之后,放进去滚烫的油和酱油拌一拌,最后一人给一大碗。

石振有想过做炒面卖,改良一下口味卖五毛钱一碗,应该是有人要的。但卖炒面最好用塑料碗来装,不像饭团可以用塑料袋装,无形中增加了成本,他权衡利弊,最终选了饭团。

饭团这样的小本生意,挣得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差。

1994年4月10日,农历二月三十,宜开市。

这天,石振第一次在镇上卖饭团,钱起来那边的冷切猪头肉,也改成了凉拌猪头肉。

两人的摊位紧挨着,支开没多久,就有熟客过来了。

“你们不卖冷切猪头了?”一个常来买猪头肉的客人很失望,但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新出的凉拌猪头,“这个凉拌猪头肉怎么卖的?”

钱起来说了不同部位的价钱,那人听后,要了一个猪耳朵。

钱起来拿了一个猪耳朵,手起刀落就将猪耳朵切细,紧接着依次将黄瓜丝豆腐皮炸花生放入,再加入一勺石振提前调好的料汁,放入蒜泥,拌好之后递给客户。

那客人见一个猪耳朵拌完之后有一大盘的样子,非常满意,他伸手从自己刚买的凉拌菜里拿了一块猪耳朵吃,吃完还舔了下手指:“这味道不错。”

“那你下次再来买!”钱起来笑眯眯的,“这凉拌猪耳朵,用来下酒特别好!”

又是猪耳朵又是花生的,确实特别适合下酒!

难得出个新菜,有不少人来买,自然也有人注意到了旁边的石振。

石振陆陆续续在镇上摆摊将近一个月,也混了个脸熟,这会儿他招呼来来往往的人,问他们要不要买饭团,就有赶早出来买菜,还没吃早饭的人停下来买。

他们中有些人要给家里人买早餐带回去,更是一口气买了好几个。

饭团五毛钱一个,价格不贵,里面又是油条又是花生,吃着还肯定很香。

饭团和猪头一样,是当场做的,按照每个人不同的口味,还可以改馅料,比如有些人不吃油条,有些人不吃花生。

当然,大部分人全都要。

镇上的小学初中高中离菜场都不远,石振他们在菜场外面的路边摆摊,吸引了很多学生驻足,石振又愿意吆喝,来买饭团的人就更多了。

有些孩子家里挺有钱的,不仅要一块钱的豪华饭团,还要加火腿肠,特别壕。

石振准备的一大锅米饭渐渐见底,到上午九点,就没剩多少了。

这会儿也没人买早餐吃了,他就刮干净最后的米饭,捏了三个饭团。

他和钱起来忙了几个小时早就饿了,先吃了一人一个,剩下那个则给关白羽。

关白羽的口味挺有意思的,他又要放咸菜又要放糖,油条和花生当然也要,最后混搭出来的味道……竟然很不错。

这些天关白羽一直没去上学,每天早上晚上帮他干活,白天他摆摊的时候,就去新华书店看书,过得非常充实。

去了两天之后,关白羽每次去新华书店,还都会带一个本子一支笔,直接在那里做题,真的很勤奋了。

石振以前常听人抱怨自家孩子如何如何不爱学习不肯学习,现在遇到关白羽这么一个主动学习的,看着觉得哪儿哪儿都好。

自家孩子,就是出众!

石振把饭团送到新华书店,就回家了,开始为晚上的生意做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