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 第27章 神医小女孩

第27章 神医小女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等小奶奶跑走, 石振就去了转了一圈。

他把手上的锡箔纸全都分出去,还带回来一些麦秆。

本地主要种水稻,可以种两季, 但种两季水稻的话, 往往第一季还没彻底成熟的时候,就要收割,第二季也要抢着种抢着收……

最后种出来的成品“双季稻米”口感很差,每季的亩产也比单季要少。

因此, 在这些年水稻产量上来之后, 就很少有人种两季了, 不过冬天的时候, 大家会在田里种油菜或者小麦。

关白羽养父家, 就每年都会种点小麦。

石振去送锡箔纸的时候,顺便提出要跟他买点麦秆,他这次倒是没要钱, 白给了石振一捆。

回到关白羽那里,石振就把那些折得较为精致的元宝挑出来,再拿出针线将之穿起, 两个元宝中间,还穿上一段麦秆。

麦秆是中空的, 剪成一段段穿在元宝中间, 不仅让那成串的元宝好看很多,还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样十个元宝穿成一串, 拿去卖肯定受欢迎。

石振带着石星火关白羽, 将那些折的一般的元宝, 五十个一包用塑料袋装好, 至于那些折的漂亮的元宝, 则收集在一起,准备十个一串用针线串起来。

他让人折了十包锡箔纸,按理能拿到一万个元宝,但那些折元宝的老太太,多多少少会扣下一些元宝,他这边总数应该不到一万。

但这些元宝的成本,才三十!

看着满屋子的元宝,石振都觉得自己是个压榨那些老太太的可恶资本家了——他给她们的折元宝的工钱,实在有点少。

不过这年头农村老太太没啥事儿干,对她们来说折元宝不算什么累活,折多了之后完全可以一边跟人聊天一边折,所以她们很乐意做。

五十个一包的元宝,石振一共装了一百五十包,十个一串的元宝,则在串了几十串之后停手,打算明天一边摆摊一边串。

他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十点,才去睡觉。

第二天是星期一,也是清明的前一天,本地称之为“清明夜”,很多人家会在这天祭祖扫墓。

工厂学校之类,这天下午也会放假,甚至于石星火做工的工地,星期一星期二,直接放两天。

石振这天照旧很早起来。

清明这天乡下人都会杀鸡买肉,他们的猪头肉销量不会太好,石振就只准备了两个猪头,倒是豆干和鸡蛋准备了很多。

把摊位搬到镇上,石振又急急忙忙回到家,这时候才七点,被他嘱咐过的关白羽还没出发去学校。

见关白羽已经把他皱了的书装进洗干净的书包,石振问他:“小羽,你之前说你现在在学校里不怎么听课,都自己做题,是真的吗?”

关白羽点了点头:“哥,我们的新课已经上完了,现在老师每天就是讲讲题……我完全可以不去学校的,哥,我帮你去摆摊吧!”

“我今天去学校给你请假,以后你就别去学校上学了,免得那个闫江涛找你麻烦,但你也不能跟我去摆摊……你这几天先去镇上的新华书店看书,等我忙过这几天,看能不能找个退休老师,让你跟着他读书!还有,我记得镇上有英语课外班,到时候也给你报一个。”石振没打算把关白羽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道学习的人,所以平常有什么活儿需要做关白羽又在家的时候,他也会让关白羽去做。

但他不能让关白羽全天跟着他摆摊。

干多了这些,关白羽哪还有心思和精力读书?

而且初中只是开始,关白羽接下来还要读高中,高中还很难!

所以最好找人给关白羽补一补。

“哥,你不用给我找老师,培训班也用不着,我可以自己学的……英语很简单,我多用点心就能学好了,不会的到时候回学校找老师问就行。”关白羽听到石振的话被惊了惊,补课班什么的,他以前听都没听过!

不管是找老师教他还是让他去上补课班,都要钱,他觉得完全没必要。

“这些以后再说,走吧,我先带你去学校请个假。”石振道。

石振不喜欢关白羽的班主任,但到了学校,找上人家的时候,却还是按捺住自己的脾气,好声好气地跟人说话。

再怎么样,关白羽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他现在还没有能力给关白羽转学。

至于闫江涛和关白羽的事情……这时候没有网络,他想闹大都闹不大!

即便闹大了……关白羽如今好好的,身上还没伤口,他压根不能把闫江涛怎么样,老师更是完全可以用“没注意学生间的矛盾”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石振对老师说,关白羽没钱读高中,这几个月想去打工赚点学费,所以要请个长假,当然,中考肯定会考。

下丘初中初三的学生,平常不来学校上课的人其实很多,尤其是那些女生,她们都识字,学东西也快,但凡在初三时满了十六岁的,都早早去了工厂上班。

但关白羽跟他们不一样,他成绩好!

班主任觉得就剩几个月了,还是让关白羽来学校读书比较好。

现在联赛虽然考好了,但关白羽能不能保送还不确定,再怎么样,也要等保送的事情定了再说。

“老师你也说了,联赛已经考好,他在不在学校里,都影响不了成绩。”石振坚持要给关白羽请假。

老师到底还是同意了关白羽不来学校这事儿,但也说了,学校有什么重要的考试的话,关白羽要来考。

这点石振没意见,告诉老师如果有事要让关白羽来学校,可以跟初一的关金金说一声。

请过假,石振带着关白羽回家,又带着他和石星火,把那一包包的元宝送到镇上去。

自行车石振上辈子就会骑,所以钱起来的自行车他直接能用。

钱起来这人胆子很大,不怕摔,自行车到手之后不管不顾就上去骑,也没一会儿就学会了。

但石星火和关白羽不会骑车。石星火试着学过,不稳当差点摔了之后就不肯继续了,至于关白羽,他个子矮,都坐不到自行车座椅上去,就干脆没学。

石振让关白羽和石星火在镇上占了个地方先摆摊,自己骑车回家一趟趟运东西。

今天在镇上摆摊的人比平常要多很多,很多农村人,都抓了自家养的鸡,来镇上卖。

还有人卖甜麦塌饼和清明团子,或者从河里抓了小鲫鱼来卖。

这几年大家条件好了,清明在家祭祖都会准备一块猪肉,一只鸡,外加鱼,去上坟也又是鱼又是鸡蛋的,还要再准备点糕饼水果。

在乡下,上坟的东西可以拿回来吃,但上过一个坟的东西,不能用来上另一个坟,既如此,买大鱼去上坟就不合适了,大家习惯买那种两指粗细的小鲫鱼,买个七八条怎么都够用了。

镇上人很多,他们的摊位刚摆出来,就有很多人来问价格。

大多数人都是爱面子的,这个年代的人尤其如此——他们以前都过得太苦了。

隔壁扫墓的时候插了假花,自家扫墓的时候就不能没有,别人家烧一百个元宝,最好自家能烧两百个。

有些人家会自己买锡箔纸回家折元宝,一边折还一边念佛,或者去跟那些念佛的老太太买一点元宝。

但也有很多人不会折或者没那个功夫,这会儿看到石振这边的元宝假花之类,不就喜欢上了?

石振要回家拿东西,一开始是关白羽看摊子的,关白羽起初有点不好意思喊,就用硬板纸写了价钱放在摊位前面,后来意识到很多年纪大的不识字,一狠心就开始喊:“银元宝有人要吗?买一包五毛,买三包一块!这串起来的元宝,一串三毛,两串五毛!”

一年也就过一次清明,大家伙儿要是没瞧见有人卖元宝,不买也没啥,但瞧见了,就会买一点。

买个一块钱,不管是买一包包的还是买一串串的,带回家都够用了!

有钱一点的,就还买上一束假花,或者一些用来装饰的彩带。

石振这摊位上的生意非常好,其中一些人是带孩子来买东西的,那些孩子在家长买元宝的时候,瞅见旁边摆着的石振昨天顺手进的小玩具,就吵着要买。

手头紧的家长不乐意给孩子买的,哄着孩子说回家吃肉就把孩子带回家了,但也有很多家长,不介意花个几块钱给孩子买个玩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