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WIKI王座:熊彼特未竟的梦想 > 第12章 抄一笔快钱

第12章 抄一笔快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起来,熊彼特交给斐迪南的设计图,纯粹是被吓一跳之后忽然想起来的。

他在特里希的家是个老房子,犄角旮旯里难免有些不想见到的生物。

结果有一天还就被突然窜出来的一只老鼠吓了一跳。

恶心的是,这只肥硕的老鼠还不怕他,滴溜溜的眼珠盯着他,趴在远处好一阵不退。

他那小胳膊小腿,哪怕挥舞得再起劲,也确实没啥威慑力,最后还是靠扔了只搪瓷杯过去才让这老鼠退去。

因此还几乎让乔安娜打一顿——老鼠跑掉之后很难解释为何他要扔杯子。

这让他有点郁闷之余,也想起来,这会儿还没有捕鼠器,或者大家更熟悉的常用名“老鼠夹”。

很少有人知道,捕鼠器是现代美国最经常获得专利也最经常被改造的装置之一,每年约有四百个捕鼠器的专利申请,其中约四十个被授予专利。

这使百来年的积累后,发放的捕鼠器专利总数超过了五千个一一由于数量很多,专利和商标局还给捕鼠器分了三十九个小类,其中包括“刺穿类”、“勒掐或挤压类”、“电击与爆炸类”。

但在这五千个捕鼠器专利中,曾经赚到过哪怕任何一点钱的专利还不到二十个。

首个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捕鼠器,是由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名叫威廉·C ·胡克的发明家发明出来的。

与此相距不远的1897年,英国里兹有一位年轻的五金商,名叫詹姆斯·亨利·阿特金森,用一块小木板,一点硬铅丝,以1000英镑的价钱卖掉了他的专利。

熊彼特则吸收了二者设计中的优点,使得老鼠在被诱惑后,触碰到诱饵时必然会碰到一个触发器,触发器会释放一根受到弹簧力作用的金属棒,使老鼠陷入这个“喀嗒一声扣下的陷阱”。

这种未来捕鼠器发展史中便宜、简易且有效的设计,会成为成千上万设计款式中的主导,巅峰一年将能捕到25亿只老鼠,销量是所有竞争品种总和的两倍。

熊彼特相信,这样的设计足以使他获取比阿特金森得到的1000英镑高的多得多的利益——虽然即使是1000英镑,在眼下也算是相当大的一笔款子。

有一笔充裕的资金,熊彼特接下来想介入几个目标公司,障碍就会小很多。

其中,目标之一便是现在尚未问世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Journal)。

1882年,三位年轻的记者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和查尔斯·博格斯特莱斯(Charles Bergstresser),分别放弃了著名报纸《斯普林菲尔德共和报》(Springf ield Republi)编辑等岗位,一起创立了道琼斯公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