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太虚平波引 > 第2章 缘起 (二)

第2章 缘起 (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俗语“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其实自古以来能开铁匠铺的在乡间都不算贫穷。歇马营周围三镇二十八乡都知道姜家祖传的打铁手艺精湛,做的铁器结实耐用。不论锄、犁、铲、镐……各式农具,还是猎户们常用的兽夹、猎刀、猎叉、箭头都是用料扎实,锻打精良。而且姜铁匠还是在官府入簿的匠师,可以用打造的兵器冲抵徭役。数十年下来姜家在镇上已经算得是中上等人家。几年前姜敬祖还兼了个里长的差事,虽然没有差响类似于乡老,但在歇马营也算是管事人之一了。

打铁是个重体力活计,需要饭食顶饱才行。因此,他家每日的早饭比周围人家丰盛的多。桌上有一碟子咸菜和一碟烧山芋,主食除了麦饭和蒸饼外每人还有一枚煮鸡蛋。餐桌上姜铁岩放下碗,转头问道:“昨晚上是谁在店里过夜了?”顿时众人齐刷刷的看了过来。姜铁铸一愣,连忙咽下嘴里的半个鸡蛋。

“大哥你咋知道的?”

“每天都是我封的炉火,有人动过我会看不出来?再说大虎床上的被褥也有人睡过的痕迹,你以为我是傻子吗?”大哥淡淡的回答。

“呃……”在全家人好奇地注视下,姜铁铸述说了昨晚发生的事情。

听完叙述,袁氏脸上露出怜悯的神色说道:“唉……这齐家福也是个可怜人啊!自打我嫁过来,就见他一直病恹恹地,早些年有时见他站在路边发呆,有时又说些疯癫的怪话。这几年似乎疯病没见犯了。平时对小孩子倒是很和善,还给过柱儿吃食。也从没见有手脚不干净的,反倒是见不得别人可怜他。你若可怜他给他东西,他反倒会骂你!真是个怪人。柱儿你是个心善的孩子,这事算不得有错。”

见母亲没有责怪自己,姜铁铸悄悄出了口气。转眼看到父亲皱着眉头在想什么。于是轻声发问:“爹,我看齐大叔无儿无女、孤苦伶仃挺可怜的,这么冷的天连一身棉衣都没有,想帮帮他……”

姜敬祖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说:“嗯,虽说齐家福的老子不咋地道,他本人到没干过啥亏心事,就是命不好,享了童子福,背了老来时!都是乡里乡亲的是该帮帮他。”停顿了一下“不过他有点臭清高,见不得别人可怜他。既然他能受得铁柱的恩惠,等会就让铁柱给他送些柴碳,粮食。”说完摇摇头,叹了口气走了出去。姜铁岩连忙跟着走了。

看到母亲和大嫂在收拾碗筷,姜铁铸站起来抹了抹嘴正打算出去。就听到母亲说:“柱儿,年前你换下来的旧棉衣、棉裤,菊香已经拆洗干净,又加了些新棉絮缝好了。我本来是打算送给你舅妈娘家侄子的。

那个齐家福和你身量差不多高,比你还瘦点,应该也能穿。等会你去送柴碳的时候把这套棉衣也给他送去吧。这么冷的天,还穿的单衣,真是作孽啊!”

姜铁铸:“娘,我知道了。”

袁氏:“对了,胡家大丫前几日托人带话,再有七、八天就要回来接胡夫子去县城住。你爹和胡夫子是从小到大的伴当,以后再见面就没那么方便了。下午我把你舅舅上次送来的腊山鸡和麂子肉蒸上,你去把你师父请来,让他老哥俩吃几杯酒。”

胡夫子名中孚,比姜铁匠大了三岁。是镇上为数不多的教书先生,同时还是唯一的郎中。姜家二子一女都是在他门下先后开的蒙。

老大铁岩对读书识字没啥兴趣,只读了两年学完《千字文》就不去了。打铁倒是完美继承了他爹的天赋。女儿惠茹天资不错读了三年,除《千字文》,还学了《盘珠算法》会打一手好算盘。在这歇马营镇中已经算是出名的才女了。去年秋天嫁给本镇大财主秦家的二少爷秦仲友。

老三就是姜铁铸,别看外貌和父亲较为相似,性格却随了母亲袁氏,聪明而沉稳。七岁随胡中孚学文,深得胡老夫子的喜欢。前几年已经把胡夫子肚子里的学问掏了个精光,这两年主要是跟着他学习认识各种药材,背些汤头歌诀。胡夫子有几次喝多了酒和姜铁匠说:可惜老三出身在这小镇上,要是出身在州府豪门,一定会封侯拜相的。姜家人听了,只当是些醉话笑笑……

午时刚过,姜铁铸推着独轮车出了后院门。车上是百十斤的石炭和大半袋粮食,另有个布包里是一套浆洗干净的棉衣。转过两个街角到了米市巷,巷尾有一个独门小院就是齐家福的家。半人高的院墙塌了半边,门框还在门扇却不见踪影,估摸着已经被劈成柴烧了。院门对面是三间低矮的土坯茅草房。左边厨房上的烟囱并无一丝烟火。其它两间房门紧闭,里边悄无声息。放稳独轮车,姜铁铸走上前敲门,问道:“家福叔,你在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