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百鬼夜行录:日本传说 > 66古库里:僧人妻子所化,喜吃人肉编头发

66古库里:僧人妻子所化,喜吃人肉编头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库里全称是古库里婆,在日本百鬼中排第85位,凡人或物,古老便成精,这是中日两国共通的思维。库里,即日本寺院中主持僧人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古库里是山中寺庙里的一个妖怪,居住在寺庙中住持僧或其家人生活的地方。它原来是七代前住持僧人的其妻子,居住在住持僧人的家中,窃取人们施舍的钱财或谷物,由于其贪得无厌,据说还变成了偷食刚刚死去的人的皮肤的妖鬼婆婆。人们把它称之为"古库里婆"。

鸟山石燕《今昔百鬼拾遗》中"古库里婆"的形象是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太婆,她端坐在一个盛着死人头发的桶前,用死人的头发编织衣物,死人的尸体已经被它吃光,拔取下来的头发正好用于编织物品。老太婆的跟前放着一把带柄的像刀一样的东西,这是编制衣物时的用具;桶旁边躺着一只猫,拉门外的廊檐下放着插着花的木篮,旁边的凳子上还放着一把刀,

"古库里婆"的身后搭着几件衣服,所有这些描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果不看老太婆狰狞的面孔,或许我们还以为是某个住家的情景。老太婆的额头刻满皱纹,两只眼睛大而凹陷,因掉了牙而显得瘪的嘴巴里叼着头发,瘦骨嶙峋的身体因半落衣服的而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都给人以妖异的感觉。如果读过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的话,或许会联想起罗生门城楼上那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形象。

古库里这种妖怪特别之处就在于她是僧人的妻子,这就说明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的,这就和中国传统的和尚概念不一样了。在日本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吃肉、娶妻的和尚,他们甚至不用住在寺庙,也可以有其他的职业,比如当个酒吧老板,开个深夜食堂,诸如此类的。日本和尚的修行似乎并不在乎这些佛家戒律,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们更看重修心。要说这和尚娶妻,那也是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发展。

公元6世纪中后期,佛教从中国经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在100年时间内便迅速发展起来,风靡一时。佛教之所以能在日本发展如此迅猛,倒不是因为日本人特别有“慧根”,而是由于他们当时国家政策所致。

7世纪中叶,日本以中国唐朝的均田法为蓝本搞了一个“班田收授法”。一句话说完,就是给每个日本人都分田分地。当然,男性、女性和奴婢,根据不同身份分配田地的多少也会不同。此法主要目的是抑制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从而保障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想法当然是很好的,可是也有一个问题——土地过于分散,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反倒会形成资源的浪费。也就是说,有时候土地兼并进行规模化运作不一定是坏事。

老百姓们是分到了一亩三分地,可是那点土地的收成也仅够自己吃而已。要交税怎么办呢,只能动一些歪脑筋了。刚好僧人的土地却是可以免税的——这真是一个绝好的避税方法。于是很多日本老百姓都出家了当和尚,以此来避税。这便导致了佛教才传入100年,日本僧人就遍地走的局面,分明是一种虚假繁荣。僧人们往往挂靠在一个寺院,却不经常待在寺院里,他们有自己的家。

这些僧人大多也并不是真正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就是为了避税而已,出家只是一个幌子。除了剃成光头,他们几乎没有和尚该有的样子,喝酒吃肉,娶妻生子,基本成为常态。还有的两口子都出家,丈夫当和尚,妻子当尼姑,于是又会看到尼姑一边念佛、一边给孩子喂奶的旷世奇观。

再到后来,日本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鸾开创了和尚公然娶妻的先例。注意,这里说的是“公然娶妻”,连假装一下都不愿意了,直接撕掉最后的遮掩。亲鸾出生贵族官僚家庭,父亲在皇太后宫中当官,母亲也是贵族。跟当时贵族流行玩票当和尚一样,亲鸾也当了和尚。

据说在他29岁那年做了一个梦,梦见圣德太子给他投了一个梦。梦中说亲鸾前世的因果报应,这世必犯淫戒,为此,圣德太子将化身为一位“玉女”与他结合,才能修成大道,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