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郡主的谋略 > 第一百章 人来

第一百章 人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合作达成后,顾当家等人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加入到护理伤患的行列之中,他们虽然不会洗衣做饭,也不会看伤诊病,但是他们懂得人情冷暖,这个时候留下来会打破他们的隔阂,加深他们之间的情谊,合作也会变的更加顺利。

这些老爷们时不时扶着个轻患运动运动,绕着茅屋转转,时不时跑到疼痛难忍的重患面前讲做生意时经过的地方,遇到的人,受过的苦,流过的泪,灌下一碗我更悲惨的鸡汤后,顺利让对方振作起来,收获了一波感激。没过几日,他们就和彝人称兄道弟起来,这交流能力让那些拼命治病的大夫瞠目结舌。

就在这些商人和大夫给凉山人民送温暖时,阆中城中出了大事。

事情还要从吃饱了撑的冒冲指挥使的一封家书说起,冒冲指挥使虽出自云阳世族冒家,但早年也是凭军功发家,和奉天督军一起打过羌族,不过他俩不在一军,遂无缘相识。攒够了军功后,冒冲去吏部活动了一下,说明自己以命相搏为国尽过忠了,现在想谋个离云阳近的差事,方便回家尽孝。吏部尚书听了他的陈情后,起初怀疑是哪里来的愣头青,还想不想混官场了,职务是你想动就动的吗?不过气愤也没有让精明的尚书大人出昏招,谨慎起见,他派人仔细查了冒冲的老底,知道他属于那种不能得罪的人后,吏部尚书就给他安排了个驻地指挥使的差事,将人远远地打发来了蜀地,还美其名曰驻地指挥使官居五品,还可以调防,指不定哪天就调换至云阳了。

冒冲这人武人性情,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高高兴兴地上任了。本来他准备将父母接来阆中一起住的,可父母舍不得在学舍读书的幼子,又担忧不适应阆中生活,遂未能成行。

冒冲心里那个急啊,隔三差五派人送家书回去,劝父母回心转意,还说阆中也有好先生的,保证不耽误小弟求学。自己在阆中掌军权,父母大人不要推迟了,赶紧过来享福。几封家书传递后,父母大人终于松口,说等弟弟中了秀才,一家人搬来阆中。冒冲想了想等两年也行,自己将宅院再精修一番,再多攒点银钱,等父母来了定要让他们舒舒服服的。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川蜀岭南连月多雨,水位持续高涨,有决堤之势,官员们都心急如焚,却毫无章程。更糟的是,慎王爷远在京城,蜀地呈群龙无首之态。冒冲也不是个傻子,心中也盘算着自己的退路。不料,还没等他谋划好,州府贴出告示说蜀地在多年以前就被先人发现存在水患,为防决堤早早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换句话说,蜀地是不会决堤的,至于之前岷江水位上涨,也是因为凤栖窝的泥沙没有清理之故。果然,此后的河水并未上涨过。冒冲私下里松了口气,暗自庆幸自己没来的急实施“不慎跌入河堤”这招。

不过,想起自己远在云阳的家人,冒冲急了,云阳可没有什么都江堰,要是雨水排不掉,十有八九会淹没城池。想到此,他赶忙给父母大人写信,苦苦哀求他们为了儿子也要搬来蜀地,云阳说不定哪日就被淹了,蜀地是福祉之地,先人已经解决了决堤隐患。

冒冲的父母收到信后,思虑良久,又和族老们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举族迁徙。冒家的大动作被云阳城的大户们看在眼里,有些姻亲也坐不住了,上门询问缘由,冒父冒母也没隐瞒,说儿子担心云阳决堤,让他们搬他那儿去保险。怕问话的人不信,他们还拿出家信给他们看,姻亲们回府后也仔细琢磨了一下,决定跟着一起走,不留下赌云阳不决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