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67章 叔嫂

第67章 叔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坐在多尔衮这个位置上了,深深的知道该如何平衡内部各个派系的势力。

“豪格领一支兵马去河南。豪格,若是你能立下功劳,自当恢复你亲王的爵位。”多尔衮对豪格说道。

豪格闻言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表情,对多尔衮道:“豪格领命。”

“再让索尼跟鳌拜一起跟着去。至于南下之事,暂且不急,大明已经穷途末路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稳固现有的地盘。一年后,自可南下。”多尔衮说道。

豪格领了军令走了,多铎不解问道:“为什么让豪格领兵去?好不容易打击了豪格他们,还要让他立功,重新分权柄吗?”

多尔衮对自己这个胞弟的不学无术有点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说道:“我现在是摄政王,代表着大清国。既然我们在那场权力的斗争中已经赢了,成了实际的掌权者,这个时候的态度就要转变了,当以维护大清国的统治为重任。豪格身边汇聚了众多的老臣,也有不少的兄弟支持他。这次削他的爵位引起了很多人对我们的反感和不满,如果任由不满蔓延,迟早是要出事的,现在刚刚进入中国,如果我们大清再发生内斗就是明朝和李自成机会。”

“现在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稳定了,大清才能继续昌盛,才能让吞并中国。给豪格一个立下战功的机会,让其恢复爵位,这也是为了稳定豪格背后那些人的情绪。”

多尔衮这么解释,多铎要是还不明白,那几十岁就算是白活了。

“我明白了。正如那明朝皇帝发的檄文,号召一致对外,我们也要一致对外。”多铎说道。

多尔衮道:“就是这个道理。不说这些了,出发去通州迎接陛下来北京吧。”

满清七岁的小皇帝,即顺治皇帝,现在还是被人称呼为福临,他由众多的王、贝勒、贝子、公、大小满、蒙、汉官员护驾,带着许多兵丁,浩浩荡荡,一行人队伍多达一两万人,从盛京起程,一路走的也快,差不多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到了通州。随驾的前站官员已经在通州城外准备了行殿,那是用黄色毡帐外包黄缎搭起的帐篷,内有精致的挂毯,顶有黄旗,十分宽大,设有宝座,拜垫,非常的奢贵,其中诸多装饰,有着汉人的风格,也有着满人的风格。从深山之中走出来,到打下辽东全境,现在有攻入了北京,满清这几十年来接受了许多的汉人文化,满清文化里已经有着诸多汉文化的影子了。

这种汉化好似润物无声一般,让满清人都没有察觉到。他们只认为,汉人好的东西,应该拿过来用。

顺治小皇帝的行殿安置在一片平坦的空地上,十天前就有身为汉人的地方官员,督促兵民将土地平整,并用石磙轧实,轧光,上面铺了很细的黄沙。行殿后边还搭了一座黄色的帐篷,那是两位皇太后临时休息和受礼的地方。附近还有几座民宅,半月前就将居民迁空,经过修理粉刷,门窗油漆,焕然一新,专供盛京来的女眷们临时休息和更衣使用。

从北京到通州,一共四十里路。每隔四里便设有一个供多尔衮和诸王大臣临时休息、吃茶的地方。事前将大路加宽了,修整得十分平坦,路面上铺了又细又匀的黄沙。从山海关到通州,也有黄沙铺路,但没有这四十里这么讲究。大路左右不整齐的破房草屋都已经拆除了,每隔不远就用新鲜的松柏枝和彩绸扎成高大的牌楼,牌楼上用黄缎恭恭敬敬写着:“大清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多尔衮非常满意这些为迎接顺治小皇帝进行的小工程,对洪承畴问道:“这些都是你们布置的?”

洪承畴回答道:“都是那些投降的明朝官员的主意,他们很擅长这些,也很喜欢讨主子们的欢心。”

多尔衮笑着道:“不错,不错,这些官员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在讨好主子这些事情上,确实是别出心裁了。只是不知道他们当初在大明皇帝手下当官的时候,又是什么模样。”

洪承畴说道:“他们很多人都有着清流的名声,多次直言进谏大明皇帝,经常在茶余饭后批评明朝皇帝,与众多文官一样,和大明皇帝是对立面。”

“那他们投降了我大清,为何这么顺从谄媚吗?”

“那是因为大清国运昌盛,政治清廉,摄政王是难得的圣明之君,他们在这里好像回到了尧舜禹三代的时期,心甘情愿的愿意当大清的走狗。”洪承畴说道。

对这个回到多尔衮非常的满意:“记得代我去嘉奖他们一番。”

“奴才遵命。”洪承畴说道。

顺治小皇帝和两位太后被多尔衮迎接到通州南门外行宫的便帐中稍事休息,梳洗,更换衣服。

从离开盛京以来,小皇帝一路上开了眼界,长了知识,胆子也大了许多。他明白很快就要进人燕京,进燕京便要做中国的大皇帝了,要统御亿万的汉人,虽然不明白亿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但小皇帝知道,那是比满人要多了很多很多的人口数量,还有那庞大的疆域,未来都是大清的土地。

母亲常常用蒙古话说的大汗,小皇帝也在这时候了解了什么意思。他要做中国的大汗了。

母亲很早就在盼望着来到北京,由叔父多尔衮扶持自己做中国皇帝。谢天谢地,今天果然到了!两天来他看出母亲特别愉快,当然他也很高兴,但总不像母亲那样时时都挂着笑容。现在他已经由宫女服侍,换好了上朝的衣冠,母亲将他叫到面前,小声嘱咐几句,特别用加重的口气对他说:“你坐在宝座上,不管什么人向你磕头,你不要说一句话,身子不要动一动,看见可笑的事不要笑,要牢牢记住你现在是中国的大皇帝啦。”说到最后一句时,她不禁流出了激动的热泪,连声音也打颤了。、

顺治小皇帝记住母亲的嘱咐,同时打量了母亲的崭新装扮。发现她从头上到身上,全是绣花,珠宝耀眼。脸上还薄薄地搽了粉,浑身散发出香气,比平时更美。他又看一眼那一位皇太后,虽然也是同样装扮,可是已经很老了,一点也不美。他嘴里不说话,心里赞叹说:“额娘真好看啊!”

一位御前大臣进来跪下,用满洲话说道:“请两位皇太后和皇上前往行殿行礼。”

行殿外陈设着皇帝的仪仗。行殿内十分宽大,向南的门窗全部打开。正中面南设有高出地面二尺的木台,铺着黄毡,名叫“金台”,上边摆着宝座,东边设着两位太后的宝座,西边设着皇帝的宝座,中间用黄缎帷幔隔开。两位皇太后和小皇帝坐在宝座上,不仅可以看见广场上请王、贝勒。贝子、公、群臣等的活动,还可以看见广场外旌旗蔽野、禁卫森严的景象。

一老一少的两位皇太后先行一步,由众女官和宫女簇拥着,在乐声中走进帐殿,升人宝座。接着,小皇帝福临在一群侍卫围绕中来到,在帐殿外停住,在乐声中对天行了三跪九叩头礼。他果然没有害怕,也不慌张,凭着一个贴身侍臣的关照,依照鸿胪寺官员的赞礼声行礼。这次行礼因为是在关内,场面很大,所以他感觉新鲜,但是到底有多么重要,他却不曾去想。

摄政王多尔衮率领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进人行殿,先到两位皇太后面前行了三跪九叩头礼。当多尔衮走进行殿的时候,小博尔济吉特氏一眼望去,觉得他比在盛京时更显得英俊,气色更好,器宇也更为不凡,不由心中暗暗赞赏。但是她既不能同他说话,也不能对他流露出像往日那样亲切的眼神,更不能对他的行大礼有丝毫谦让。关于人关后要按照汉人的朝拜礼节,免得汉人在背后议论,多尔衮已经几次差满人大臣回盛京讲明白了。从去年她的儿子小福临被拥立为大清皇位继承人以后,虽然她的身份大大地不同从前了,可是每次多尔衮进宫同她见面,礼节上都很随便。今天多尔表权势烜赫,率领着诸王大臣向她行这样隆重的礼,而她庄严地坐在宝座上受他的礼,这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她忽然想到,多尔衮真行,一进到北京,就赶快学汉人的朝廷礼仪,使她来到北京就受到做皇太后的尊荣。唉,中国啊中国,果然是礼义之邦!

当多尔衮行礼毕,站起身来,望她一眼,同她的目光遇到一起时,她的心头不觉一动,同时从她的嘴角泄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她登时满脸鲜红,一双明亮而聪慧的大眼睛突然湿润,不知是由于对多尔表的感激,还是这场面太使她心情激动?她自己也不明白!

摄政王朝拜以后,当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分班向她行三跪九叩头礼的时候,她虽然表情庄严,木然不动,心思却再也不能专一,曾经一霎时听到行殿外的乐声,特别注意到吹海螺的声音没有了,她暗想这大概全用的是明朝皇家音乐,从此以后,奏乐时不会再吹海螺了……

直到洪承畴同几位内大学士走进帐殿行礼,圣母皇太后小博尔济吉特氏的眼睛才真正注意面前行礼的人。洪承畴不敢抬头看她,她却留心看洪承畴的神气和每一个动作,觉得很可笑。仅仅两年前,她还亲自往三官庙的四室中给这个矢志为国尽节的人送人参汤呢!她眼前分明还留着当时的影子,她站在这个人的床前,劝了他几句话。那时,这个要为明朝尽节的洪承畴,又黄又瘦,须发蓬松,靠立枕上,好像快要死了,却竟然用怒目望她。如今还是这个人,养得又白又胖,鬓角和脸颊剃得很光,却带着几分惶恐,跪在她的面前行三跪九叩头礼,要山呼万岁,真是毕恭毕敬,连大气儿都不敢出。世间事多么有趣啊!她心中想笑,可是她的眼色和神志中却只有庄严。

迎接的盛典结束之后,一老一少的两位皇太后回到了行宫当中,恢复了自由的顺治小皇帝开始活泼起来,跑到母亲小博尔济吉特身边,拉着母亲的手问道:“额娘,今天的这些典礼好麻烦,我坐在宝位上腿都麻了。

小博尔济吉特抚摸着顺治皇帝的小脑壳,柔声说道:“你是大清的皇帝,更是中国的皇帝,未来你要统治亿万的百姓和广阔的疆域,这些礼节都是不可避免的,它彰显着大国皇帝的威严。你要习惯。”

“好吧,我想我以后肯定能习惯的。”

“还有,以后你不能再自称我了。从明天开始进入北京,你就是紫禁城的主人了,你要自称朕。”

小皇帝见到皇额娘如此的郑重,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朕明白了。”

小博尔济吉特笑了笑:“这就对了。”

内侍过来禀告,说摄政王将会在待会过来见皇太后。这让小博尔济吉特的心跳为止一滞,过往种种浮现在她的心头。并且她昨夜还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多尔衮。

看了一眼小皇帝,小博尔济吉特对顺治说道:“你且去玩吧,额娘要与你皇叔商议一些事情。”

得到了额娘允许的小皇帝,当即在宫女领着下,蹦蹦跳跳的出去玩耍了。

多尔衮很快就过来了,内侍禀告之后,小博尔济吉特整理了下自己的容颜,便让多尔衮进入了房间当中。

“本宫要与摄政王商议一些事情,尔等速速退下。”小博尔济吉特对左右侍女说道。

众人退下后,小博尔济吉特亲自为多尔衮倒上一杯茶,与多尔衮相邻坐下,小博尔济吉特询问道:“本宫听闻逃走的明朝皇帝起了江南的兵马进行北伐,欲要夺回北京,摄政王可千万不能让他得逞了。”

多尔衮看着小博尔济吉特美丽的容颜,一时出神,恍然回道:“无需担心,那些兵马都是乌合之众。我已经派豪格率军前往了。明军到不了北京,反而会被击败。”

眼前的这个男人英俊、有才能,又为大清立下了不朽的大功,更是扶持着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小博尔济吉特对这个男人的话深信不疑,但又心情复杂。

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顺治今年也才七岁。皇太极的儿子里面,比顺治年龄大的有八人,其中五六人早已经成年。另外皇太极的兄弟当中,更是有这个豪格、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等重臣,为什么当初那皇权斗争中,多尔衮会选择平平无奇的顺治,小博尔济吉特是清楚的明白的,绝非是因为顺治年龄小,容易掌控。

“好,本宫这就放心了。以后福临还需要摄政王多多照顾了。”小博尔济吉特语气温柔的对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我是对他的叔父,又是摄政王,自然是用心辅佐他。只希望他早点长大,能早日亲政。”

“明日进入紫禁城,陛下需要上朝了,礼仪可有教授过?”多尔衮突然问道。

“若是还没有教导,今夜还要麻烦皇太后好好教习一下,明日的大朝会不能有闪失,也不能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

“在盛京时候,因准备迁都北京,也在大政殿演习过多次上朝的礼。皇上虽是幼小,倒是个聪明伶俐孩子,我今晚再嘱咐一遍,想着明日他不会失礼的。”小博尔济吉特回答说道。

多尔衮又说:“从明日开始,由礼部满汉大臣和鸿胪寺官员们每日进宫,在武英殿教皇上演习登极大典。登极大典准备在六月,大抵是豪格打败明军归来,正好可以用这场大胜,为登极大典做贺礼。陛下登极之后,宫中就没有事了。”

小博尔济吉特惊道:“不是在盛京已经登极过了吗?”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入主中国的登极,并且登极典礼都要按着汉人的规矩来办,这样才能收复人心。”多尔衮说道。

小博尔济吉特噢了一声:“倒是这个道理。”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房间中气氛微妙起来,燃烧的烛光在摇曳,屋外的虫鸣纷乱着两人的思绪。多尔衮忍不住定睛望着小博尔济吉特,心中一动,不觉咽下去一股口水,忽然想着他的福晋和几位侧福晋都没法同她相比。离开几个月,她养得更丰满红润,更加使他动心!

当小博尔济吉特的目光与多尔衮接触,他又何尝看不见多尔衮眼中的不平静的光彩和脸上红晕神情,就不由得一阵心跳,胸脯紧缩,连呼吸也不顺畅。她暗中吃了一惊:我的天,他想做什么?她的脸颊通红,低下头去,回避开多尔衮的目光。自从顺治继承皇位以后,多尔衮进宫去同她见面的次数多了。

她早已觉察出多尔衮在她的面前流露的秘密感情。实际上,她自己的心中何尝是一池冰水。她暗中想过许多遍,甚至有一些永远不能告人的思想有时进人梦中,在醒后感到迷离、恍惚甜蜜、羞惭,使她不敢多想,却又排遣不去。

多尔衮的呼吸急促起来,似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多尔衮站起来,在小博尔济吉特的惊呼当中,抱住了小博尔济吉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