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64章 李自成的优柔寡断

第64章 李自成的优柔寡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自成一面望着士兵们在挖掘水井,一面向牛金星、李岩问道:“朕不明白,为什么老百姓同朕为敌?”说话时候他眉头深锁,十分忧郁。

牛金星说道:“陛下,咱们大顺刚刚立国,人心还未归附,等时间长久了,民心自然就是会向着咱们大顺了。”

这说的屁话,李自成不想听,于是看向李岩,他想要听听真话:“你想想这道理在哪里?我们并没有苦害百姓,百姓何以与我们作对?”

李岩哪能不知道李自成性格,自己真要说了真话,李自成就该不高兴了,但为了大顺,李岩还是决定冒死直言:“陛下,,我们虽然得了北京,但是没有得到北京的人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民心是如何重要。崇祯十三年陛下刚到河南时候,河南百姓正苦于明朝苛政,无法解脱。陛下开仓放赈,救济百姓,所以每到一地,百姓欣然相从,望大军如久旱之望云霓。后来我们到的地方多了,打的胜仗多了,困难的日子少了,虽然并没有使百姓得到安定,但百姓还是拥戴陛下,为什么?因为他们想着总有一天太平的日子会要来到。可惜我们进入北京以后,没有想到如何赶快恢复秩序,安定人心,许多事情都做得不好……”

李自成继续问道:“说说咱们哪些事情做得不好?”

李岩的心中一惊,但不得不继续往下说:“进北京后,如何使北京城内和北京周围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没有多想。明朝降顺的官员,如何使他们真正归心,拥戴大顺,我们也没有多想;反而一下子抓了很多人,拷掠追赃,向他们要钱。北京的商人士民,也被强迫拿钱,追赃助饷最终波及到了普通百姓身上,让百姓怨念冲天。另外,我们本来应该赈济饥民,整顿军纪,使百姓感到大顺确实与明朝不同,从而衷心拥戴新朝,可惜我们并没有这么做。”

李自成问道:“难道那些被拷掠的人没有罪吗?”

李岩说:“这些人当然有罪,但是得天下需要用这些人,只能既往不咎,以后再犯,一定严惩。这样才能笼络人心。”

李自成点点头,说道:“这一步棋我们考虑不周。”

李岩说:“因为我们的信义还没有建立起来,恩泽还不为官绅百姓所知,所以在他们眼中,我们不是一个得天下的气候。加上山海关打了败仗,北京不能守,一路败退,这样,原来不反对我们的百姓也乘机反对我们,同我们作对。今天我们大顺朝的危险不仅仅在山海关兵败,庆都、真定兵败,而在于失去人心。”说到这里,他停下来,偷眼看李自成的神色。

李自成脸色沉静。自从他在西安建立新朝以来,还没有人如此透彻、坦率地对他说过话,言词如此不敬。他感到生气,但没有发作,反而对李岩点点头,表示他明白这些话都是对的。

李岩将心里话说出之后,心中忽然感到害怕和后悔。他明白,像这样的话,宋献策不肯说,牛金星更不肯说,现在他说出来了,皇上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怪罪他呢?可是他又想,既然为大顺之臣,处此危急之时,就应该对皇上说出真心实话。倘若大顺朝一旦亡了,大家同归于尽,到那时想再对皇上说实话,就来不及了。忠臣事君,即是以身许国不管吉凶祸福,但求有利于国,无愧于心。

士兵们打到了水,欢呼雀跃起来。让部队士兵们饮了水之后,李自成下令继续进发,快速前往井陉。

对李岩说的那些话,李自成却一直在心中盘算着。

走过一段难走的山间道路,井陉城已经在眼前了,忽然前方来报:“陛下,红娘子率领了健妇营将士约一千多人来井陉城外接驾。”

所谓健妇营,就是红娘子组建的一支女子军,这些女子有些人也是江湖中女子,与红娘子一样身怀绝迹,一部分是农妇,农活干得多,力气非常的大,比一些健壮的男人都不会差,这支健妇营装备了武器甲胄后,也算是可观的战斗力了。

况且军中,有这些女子在,总能激励一些士气的。

而此时后面又来急报:“清兵追过来了,陛下速速走。”

李自成一时慌乱,李岩赶紧道:“快抬着陛下先走。”

红娘子道:“陛下先行,我等率健妇营为陛下阻拦追兵!”

“李岩,你率一部在此一起协助红娘子。有你们两人在我放心。”李自成忙说道。

李岩当即领命。

话说这李岩,出身非常好,是官二代。亲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岩读书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如果顺利话,他能在二十来岁就能中进士。在凭借父亲在朝廷的关系,足够让李岩平步青云,未来入阁都是有可能的。

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的性格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当时河南等地就已经起义军蜂拥而起了,在河南活跃的一支起义军,正是红娘子率领。红娘子亦是女中豪杰,从小就跟随流浪艺人于街头卖艺,跟随师傅众多,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她率领义军攻破了杞县,破了县衙,听闻了李岩的名号,这位女中豪杰把李岩给掳掠走了,与其成亲,又强上了李岩,从而有了夫妻之实。

李岩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前途明亮的官二代,就这样被掳掠成了压寨夫人了,还被迫加入了义军。

不甘心的李岩于是就逃离了,回到家乡被官兵以与反贼有染给抓住了。红娘子听闻了之后,率领军队再一次攻破了杞县,将李岩给救了出来。

李岩感受到了红娘子对自己的真心,又见世道大乱,民不聊生,这大明王朝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了,于是也干脆从了红娘子,正式加入了义军。后来随红娘子一起投靠了李自成,跟随在李自成身边,渐渐被李自成重任。

两夫妻也是许久未见,先前红娘子一直在山西。

见到李岩一切安好,红娘子柔声道:“夫君,想不到我们两又可以并肩作战了。”

李岩只道:“一切小心。”

吴三桂与多铎以及阿济格带着大军追杀到了真定,斥候来报闯贼军队就在前面。一头金钱鼠尾的多铎笑起来脸上横肉丛生,再有脸上早年间落下的一道疤,笑起来跟恶鬼差不多,让人感觉害怕,多铎道:“咱们收到了摄者王的命令,让我们追到了真定就不要再去追李自成,其实以本王来看,还是可以追的,但是摄政王的命令还是要听的。只是不追也着实可惜了。本王命尚可喜去追一追试试,若是真成了自然就好。而咱们就撤吧,先回那北京城,再做打算。”

一众将领当即领命,留下尚可喜一部试着追击李自成。

尚可喜带着自己的部下,攻击五六千人,且不说尚可喜这个汉奸如何。他这麾下五千多人,却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精锐士兵,比之清军八旗兵都不太会差到哪里去。

这五千多的士兵在过去,都是明军,布置在辽东的精锐。

尚可喜的这一部,也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自辽东战事起来,大量的明军野战精锐被派往辽东,死伤一部分,投降了一部分。完全可以说,大明朝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有一半现在归属满清。

所以也别说,汉人军队投降了满清怎么战斗力变强了。纯属是野战军精锐投降了满清,再回过头来打明军的那些弱鸡军队,跟个撕纸一样。

尚可喜一人留在真定,于是装模作样的追到了井陉。其实追击李自成的就是尚可喜的汉军。只是剃了头,全员金钱鼠尾,丑陋不堪,让李自成的士兵误以为是鞑虏来了。

真追击和假追击是两回事。尚可喜最擅长在战场上摸鱼了,他担忧李自成回师反击,又想着纵兵劫掠,多抢一些女子和财物,根本就没有打心底要去和李自成干起来。

装模作样追了一番,却不想果然遭到了李自成的伏击。伏击部队正是李岩和红娘子的部队。

一番大战之后,李岩和红娘子两部惨败。尚可喜的军队也遭到了损伤。

于是尚可喜就差人去报给离开了真定府的多铎,说遭遇了闯军埋伏,不敢追击。尚可喜也没有等着多铎的回信,立即就开始了让士兵们在真定府各县劫掠。

李自成离开井陉,进入固关,留下一部分兵马防守固关,又经平定州前往太原。牛金星、宋献策跟随前去。

李岩伏击失败后,辞别红娘子,追上了李自成的脚步,与李自成一起前往太原。

从井陉往西便进入了太行山,一直到平定州,山势才缓下来。这中间要经过井陉、固关,都十分险要。李自成到了平定州,心境稍微松了一点。一是想着敌人要打进固关并不容易,那里有红娘子的健妇营和李岩率领一部人马在抵御追兵。二是从获鹿县进入太行山山脉,走井陉,过固关,原本犹豫能不能守山西的念头又从他脑子里蹦出来,看到这险峻的太行山,李自成认为凭借太行山的天险,是可以固守山西的,然后力图恢复。

只要山西不失守,他大顺江山就不至于失去,一旦创伤养好,就可以重新进入畿辅,夺取北京。但在这种使自己宽心的想法后面也埋藏着一种深深的忧虑。他不能忘记半个月来他所经历的失败,这是他以前没有料想到的。

山海关一战几乎使他的将士死伤了三分之二,剩余下来的也变成了士气不振的部队。更不料一路被追击,数场战败,士气低落,甚至自己都认为清兵不可战胜,在战斗中李自成自己受伤不算,与他多年出生入死的亲信将领一批一批死去,最后死去的一个重要将领是谷可成。

这些事使他想起来就十分难过,也十分害怕。他担心山西如遭敌人进攻,或许无法死守。山西倘若失去,关中也无法固守。

还有一件事情也使他感到吃惊和害怕的,是他没有想到如今的百姓竟然那样反对他,夜间烧毁自己的房屋,在旷野里呐喊,骚扰他的部队;又把路边的水井都填了,使他的人马都渴得要死。一到平定州,他就获悉山西、河南、山东各处都在叛乱,几乎不可收拾。

他心中想道:“难道我大顺江山就要完了么?”

这时他才完全清楚,他的真正敌人并不是崇祯,而是鞑虏,是满清。崇祯好像一只负伤快死的老虎,很容易打死,反扑也没有力量;倒是这个半死的老虎背后还有一只真正的老虎,突然窜了出来,十分凶猛。如果早知满清是真正的敌人,他进兵北京的时候就应该多带人马作为后备,如今后悔死也晚了。想到这里,他对宋献策、牛金星这一批人暗暗地心怀不满,为什么他们事先都没有估计到这一层,向他建议?好像宋献策提到过鞑虏的事情,但是没有说得很严重,所以他就不曾认真地放在心上。想着鞑虏这么凶猛,而吴三桂很快就向鞑虏投降了,力量这么大,下一步怎么办呢?倘若满洲人步步进攻,他能够守住关中么?他在心中担忧,一种亡国的预感压上心头。

守不守山西的念头再次蹦出来,并且再一次让李自成摇摆不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