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90章 八王之乱 续15

第90章 八王之乱 续1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行的人很多,不乏一些有志向的人,听到他的话,都认为李特将来不是一般的人。

话说赵王在关中时,对关中管理不善,梁王到了关中也无所作为,只知道享受,不理军事,也不注重搞好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叛军也不尽力征讨,还互相掣肘,导致周处战死,局面不可收拾。

张华和陈准(陈群的孙子)基于以上情况,就推荐孟观前往关中收拾齐万年,以便打开局面。

二人推荐孟观,主要是因为孟观这个人沉着冷静,能文能武。

朝廷同意了二人的上奏,准许孟观前往关中征讨齐万年。

于是,孟观接到任命就去了关中,亲自上前线视察。

视察完前线情况,孟观就作了战时动员,并下达了作战命令。

孟观作战非常勇敢,有勇有谋,每次都和齐万年的军队正面对敌,大小战斗几十次,情况危急的时候,身先士卒,给部下将士起到表率作用,因而,士卒用命,将领拜服,就这样,一次一次的战斗都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场战斗持续到公元299年正月,正月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本是团聚的日子,士兵思念家乡,孟观鼓励士兵说:“打败敌人,活捉齐万年,正月十五回家团聚。”

听到这些话,将士信心倍增,身体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战场上个个神勇,这样,在中亭(今陕西武功县西)击溃了齐万年大军,活捉了齐万年。

战争结束了,士兵高兴,老百姓也高兴,朝廷更是欢欣鼓舞,按将士功绩论功行赏。

朝议时,很多人对朝廷的少数民族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议,这其中有个叫江统的人,提出了他的独特见解,在朝廷引起很大的争议。

江统的官职是太子洗马,就是辅佐太子,教太子处理政事的官员。

江统认为戎人、狄人祸乱中华,应该把他们为祸的根源去掉,如何去掉呢?

江统作了一篇政论文?徙戎论?,他认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本来都生活在极其边远的地区。禹平定九州后,西戎归顺了华夏。而西戎秉性贪婪、凶暴,剽悍孔武,没有仁爱之心。四周的少数民族中,戎、狄最为突出,当他们弱小的时候,就归顺,对汉民族敬畏服从,当他们变得强大起来的时候,就时常骚扰侵袭,甚至叛乱。当年他们强盛的时候,像汉高祖那样的实力也被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像汉文帝那样也被迫驻军霸上。等他们衰弱的时候,像汉元帝、汉成帝那样,即便国力微弱,单于还得来朝觐。这些都是过去发生过,并为我们所知道的。因此,以天下为己任的君王处理夷、狄关系时,就是要时刻防备,丝毫不要放松,即便他们进贡珍奇宝贝,边境地区也不要放松守备,当他们起来作乱时,军队不需要远征就能镇压,这样就可以保持境内百姓安宁,边境地区不受到侵扰。”

“等到周王朝礼崩乐溃,诸侯之间恣意征伐,彼此的边境极其不稳定,诸侯之间彼此各存异心,西戎、北狄得以趁此机会进入中原地区,有的诸侯招抚利诱他们为己所用,从此,各族人士相互混杂而居。等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打击胡人,驱逐越人,到这时,中原地区不再有胡人了。”

......

文章比较长,在当时影响比较大,这里不逐一解读。

江统在这篇文章的开篇论述了少数民族的天性,贪婪、残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