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59章 偃武修文 续7

第59章 偃武修文 续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西晋由于统一后,各地生活安定,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匈奴人自然心向往之,如果内迁到汉族杂居之地,又不能被同化,会埋下隐患。

公元285年春,尚书左仆射刘毅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辞职回家,不久就去世了。

晋武帝于是任命王浑为尚书左仆射,王浑的儿子王济被任命为侍中。

王浑手下的主事者处理事务不当,王济依法严办了他。

王济的堂兄王佑平日就与王济不和,这时,就抓住这件事毁谤王济,理由就是说他容不下父亲。

晋武帝从此就疏远了王济。

被武帝疏远后,人自热就不会那么红了,很容易就招来事情,让自己倒霉。

结果,王济就获罪了,被免了官职。

王济这个人平素比较豁达豪爽,大大咧咧,可能和各方面关系尚可。

武帝对侍中和峤说:“我如果把王济先骂一顿,然后再给他封官,你认为他会怎么样呢?”

和峤比较了解王济,就回答说:“王济性格豪爽,恐怕不会屈服。”

晋武帝召来王济,先是很严厉地责备了他,然后问他:“你是不是心里有点觉得惭愧了?”

王济回答说:“像?尺布?、?斗粟?这些歌谣所说的,我常常因此而为陛下感到羞愧。别人能够使亲近的人疏远,我却不能让亲近的人更亲,因为这一点,我有愧于陛下。”

晋武帝听了他的话,沉默不语。

因为属于自讨苦吃,被王济揶揄了一顿,心里很不舒服。

那么,王济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小贴士:

何谓?尺布?、?斗粟?歌谣呢?

西汉文帝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那么,这首歌谣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

刘长的母亲,本来是赵王张熬的美人。

张熬娶了鲁元公主,是刘邦的女婿。

有一次,刘邦去赵王那里,赵王献上美人,美人被刘邦宠信怀上了刘长。

赵王就不敢再把美人纳入后宫,在宫外安置刘长母亲。

后来,赵王丞相贯高等人因为刘邦对赵王很无礼,想要谋反,还牵涉到赵王,刘长母亲一并遭到逮捕。

刘邦因为怨恨赵王,就没有理会刘长的母亲。

刘长的舅舅托审食其向吕后求救,吕后因为嫉妒刘长的母亲,不肯帮忙,审食其也没有力争。

后来,刘长的母亲生下刘长后,因为愤怒,自杀了。

刘邦很后悔,就让吕后当了刘长的养母。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刘邦亲征,平定了叛乱,立刘长为淮南王。

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对刘邦的儿子进行迫害,唯有刘盈、刘恒、刘长没有受到迫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