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58章 偃武修文 续6

第58章 偃武修文 续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才能德行操守好的就可以被提升。

反之,就被降级。

吏部一直靠这个方式来补充朝廷的百官。

问题是有的中正并不是合格的人选,这个制度实行的越长久,腐化堕落的风气就会慢慢的滋长和漫延。

刘毅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考察,认为弊端很多,于是,向这个制度提出了挑战。

刘毅向武帝上书:“现在由中正来决定官职的九品等级,品级的高与低,中正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来决定,别人的荣与辱都掌握在他们手里。有些中正依仗朝廷赋予他们的权力,滥用职权。这些人对朝廷不会因为自己的考察失实而觉得有愧疚,而对于个人也不会因为揭人隐私而有所顾忌和避讳。这种制度让人们拼命去钻营,廉洁、谦让的风气不再有了,明争暗斗的风气形成了,我自己都为朝廷的这种风气感到羞耻。”

刘毅认为,中正制度对于政治的损害有八个方面。

首先,品级的高下,随着势力的强弱为转移,是与非的标准,以人的兴盛衰败来决定,同一个人,十天之内,处境就发生了变化。上品的官员没有出身于贫贱之家的,下品的官员,没有出身于有权势的大族的。

其次,设置中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州郡的品评人物的风气统一,以消除不同的声音,用一个声音讲话,使言论归于统一。现在只重视中正的职权,而忽视担任中正的人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州郡流传,让一些大臣因为流言而结怨,甚至互相憎恨。

再次,设置这项制度的初衷,之所以要把士人分为九个等级,就是因为人的才能与德行有好与坏的不同,还有资历与辈分的前与后的问题。现在的作法刚好相反,好与坏,前与后等颠倒了,即本末倒置。

第四,陛下奖善罚恶,通常依据法律来进行,唯独设置中正,把一方的重任交给他,却没有设置对中正的奖赏与惩罚的办法。不仅如此,还禁止人们控告中正。这样,中正似乎就有了保护伞,开始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很多受了冤枉的人,有一肚子的怨言和真心话,却无法让陛下听到。

第五,一个国家的士人多的可以用千来计算,他们或是迁徙到了异邦,或是在别的地方讨生活,很多人甚至没有见过面,更何况要发挥他们的才能!作为中正,无论了解还是不了解,都应该品评他们的表现,不管是官府对他们的赞誉之词,还是败坏他们名声的流言蜚语,都应该全面的听取。如果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因为了解不够而受蒙蔽;如果只听别人告诉你的话,就会因为彼此的局限而陷于片面与狭隘。

第六,朝廷寻求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来治理民众。现在担任官职而成绩显著的人,有的却处于很低的等级;而有些官员没有什么政绩,反而获得很高的级别。这样就会压制那些有功劳的人,让徒有虚名的人获得名望,助长浮华的风气,使得对官员政绩的考核被废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