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23章 一统山河 续22

第23章 一统山河 续2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炎也知道司马衷傻,无法担当治理天下重任,不适合继承大统。因此,也曾想换个人来做太子。

但是,杨燕知道后却说:“立嫡立长是根本,不要以贤愚废立。”

司马炎事事听杨燕的,也就打消此念头,不再提及此事。

这样,司马衷虽然傻,由于有个好父亲,尤其是有个好母亲,这母亲为了亲儿子做太子也是蛮拼的,因而,傻子最终也做了太子。

但是,从历史进程看,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由于人傻,没有什么主意,自己无法作主,只是个傀儡,造成皇权旁落,被人操纵,操纵者的权力又反过来被人觊觎,大家你争我夺,皇族宗室之间互相混战,周边少数民族各政权趁势崛起,加入到战争中,使得北方的中原大地遭受了近三百年的混乱局面。

尽管晋武帝早期有所作为,但是,一旦大权在握,人的本性又暴露出来,遇到宗室、心腹重臣犯错,情大于法,也不再讲律法,逐渐失去了公平。

公元267年春,山西上党人,有个叫李熹的司隶校尉揭发前县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尚书仆射武陔等都有霸占官府稻田的行为,请求免去刘友、山涛、司马睦的官职,武陔已经死亡,请求将他的谥号(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给予一个盖棺定论的称号,以示表彰)降级。

晋武帝下诏说:“刘友欺凌掠夺百姓,迷惑朝廷官吏,应该处死以惩罚奸佞之人。如果山涛等人不再重犯以往的过错,对他们就免予追究。李熹一心为公,行使自己的职责,是检举不法人员的楷模。汉光武帝曾说:‘皇亲贵胄都知道收敛自己的所作所为,以躲避二鲍(东汉时期两个正直的官员)。’而宽容的恩典是不应该经常使用的。”

在这件事情上,晋武帝却使用了宽容的恩典,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不能赏罚分明,上行下效,如果这样治理国家,自然会埋下隐患。

通过这件事,晋武帝认为李熹是个忠臣,就任命李熹为太子太傅。

同时,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和文理的官职),李密因为祖母上了年纪,没有人照顾,坚决辞让不受,晋武帝允许了。

小贴士:

李密给晋武帝上凑的那份奏折非常有名,千古流传。名字叫?陈情表?,这篇文章还出现在了有的语文课本上。

李密祖籍四川眉山,父亲早亡,由祖母抚养成人,师从谯周,博览五经,尤精?左传?。非常的孝敬,很小就名声在外。

邓艾灭蜀后,仰慕李密的才能,请他担任主薄,李密以祖母年迈为由,谢绝了邓艾的邀请。

公元267年,司马炎立太子,征召李密做太子洗马,李密依然以祖母96岁高龄,年老多病,自己要奉养祖母为由拒绝征召。

?陈情表?言辞恳切,委婉动人。

晋武帝看了后,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深深感动,赞扬他不空有其名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