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18章 一统山河 续17

第18章 一统山河 续1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套制度一直沿用到隋朝建立才消亡,几百年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历史作用不可低估。它的建立为朝廷选拔官吏,官员直接由朝廷任命,建立中央集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魏律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法律,由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并颁发。

陈群、刘劭参考汉律制定?新律?18篇,是曹魏政权的基本法典,一般称魏律。

法律制度的建设可以帮助国家政权以法治国,赏罚有据,规范百姓的言行等,可惜这部法典的详细内容隋朝以前就失传了。

陈群是读书人的楷模,不仅有学识,而且做官正直,颇有名望,是当时曹魏政权的一股清流。

陈泰(200--260年)为司空陈群之子,父亲死后,袭封颍川侯,历任并州、雍州刺史、尚书等职。

主要功绩在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时,他审时度势,力劝大将军曹爽投降,得到司马氏的信任。

后来,不愿在朝廷内参与党派之争,主动请缨出任雍州刺史,镇守边关,对当地各民族采用怀柔政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威望很高,长期从事于抵抗蜀国姜维的斗争。

在甘肃姜维进攻牛头山,陈泰不与之正面斗争,只是决定断其退路,姜维识破了陈泰的计策,只好退兵。

在狄道之战中,姜维挫败了王经的部队,王经带领残部守城,陈泰率军援救,在夜里升起一堆堆篝火,击鼓提振士气,让城里的守军知道有救兵到来,增加守城的决心。

陈泰扎营后,并不出击,高沟深磊防守,等蜀军粮食消耗的差不多时,就扬言要断其后路,姜维担心粮草问题,遂退兵。陈泰为维护曹魏西北地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朝廷调他回京,先任右仆射,并随司马昭抵抗东吴进攻,后又任左仆射。

公元260年,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刺杀曹髦,陈泰闻讯大哭,司马昭开会商议处理办法,陈泰托身体有病,不想参与这种宫廷斗争,被他的舅舅及家人强迫去了,他本人非常不情愿去。

因他从小与司马昭要好,很了解司马昭,司马昭已经彻底掌控了朝政,心腹党羽众多,以他个人之力奈何不了司马昭,也挽救不了曹魏大局的。

但是,弑君是大罪,是逆天之罪,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有心无力,后来忧愤而死。

毌丘俭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丘,河东闻喜人,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文学家。

他文武双全,魏文帝时担任曹叡的文学掾,和太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而,在曹叡登基后,官运亨通,对曹魏政权很忠诚。

类似的人还有司马懿,司马懿最早就是担任魏文帝的文学掾,和曹丕交情很深,一路升官的。

曾经和曹植一起为汉朝名器铜仙承露盘题文刻字,声名鹊起,先后结识了夏侯玄、嵇康等名士,也曾向朝廷举荐著名地理学家裴秀。

毌丘俭在军事上的成就也比较突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