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三章《瞧这一家子》的剧组更绝

第一百五十三章《瞧这一家子》的剧组更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三章《瞧这一家子》的剧组更绝上了岁数的木质高低床,发出了一阵吱吱嘎嘎的动静。

  隔个几分钟,躺在下铺的江川就会翻来覆去折腾几下。

  然后,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每当这时,睡在上铺的应如画,只能在黑暗中睁着一双大眼静悄悄等着。

  “睡不着吗?”如画的声音从上面飘下来。

  “嗯,”江川叹着气,应了一声:“心里面好慌!”

  “我也有点。”

  “我感觉你比我好多了。”

  “也紧张呢,”如画轻轻翻了个身:“不知道你小哥,还能让我在你家住多久。”

  “我小哥瞎话张口就来,伱别把他的话放心上。”

  江川心里清楚的很,如画原本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

  如今,却有事没事就捧着书本啃个不停,一定是被小哥的话吓住了。

  “我……”如画侧着软糯的身体,双手合十枕着肉肉的脸蛋:“我倒没觉着你小哥说得是瞎话。”

  江川这一会倒有点困了,迷迷糊糊耷拉着眼皮。

  看了眼书桌的方向:“呵,你是在说他给你写得那些小纸条吧?”

  “他那又不是写给我一人看的。”

  “就是写给你的,你搬来之前,我可一个字都没见着,”

  吱吱嘎嘎,江川又翻了个身。

  嘻,歪在枕头上的应如画,抿着嘴笑出了声。

  “嗯~的确是写给我看的,”几秒后,姑娘及时恢复了理智:“他想让我考上大学后,赶紧搬走呗。”

  同一座城市的夜空下,惠民教师宿舍楼里的谢平安同学,仍在做最后的努力。

  “赶紧休息吧,明天上考场时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谢同学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

  “妈,你先睡,我还有最后两题了。”

  谢平安捧着一份《东方都市报》。

  今天“天天数理化”栏目里的化学实验题,是他从没见过的题型。

  “你怎么还在看这些化学题,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说了,《东方都市报》上的很多化学题,都是超纲的内容。”

  “没事,我已经看习惯了……”

  与后世相比,很多常见的题型在此时足以被称为密卷。

  刚恢复高考第三年,很多高中连化学仪器都备不齐。

  乡镇中学的老师,与学生一块参加高考的比比皆是。

  所以,面对《东方都市报》上好不容易搜刮来的实验题,很多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都将其视若珍宝。

  连习题带解析,多研究个几遍,一个月下来竟比在学校两年里见的还多。

  这最后一个月抱得佛脚,无比香浓。

  自1979年开始,国家将高考时间基本固定在了每年的7月7、8、9三天。

  天刚蒙蒙亮,江妈骑着江爸的二八大杠就出门了。

  与此同时,二哥江河也拎着一只小铝锅出了门。

  街角小吃部的馄炖、油条、茶叶蛋……

  二哥一向阔气,放眼望去什么都想买。

  等江川和应如画迷迷糊糊走出房门时,正好遇上了推着自行车的江妈。

  “刚起床啊,”江妈笑呵呵的道:“你俩别着急,一会早饭就做好了。”

  “谢谢阿姨。”笑眼弯弯的应如画,赶紧上去接下了挂在车把上的竹篮子。

  “妈,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江川的哈欠,一个接着一个,显然还没有完全清醒。

  江妈疼爱的看着小女儿:“瞧瞧,这些天都瘦成什么样了,等过阵子搬回来,妈好好给你补补。”

  双手提着一只竹篮的应如画,站在一旁呵呵笑着。

  肉乎乎的脸蛋倒没见瘦几分。

  江妈看着一脸孩子气的如画,欢喜的很:“也给咱们如画好好补补。”

  “好,”如画晃了晃手里的竹篮:“阿姨最好了。”

  “行了行了,赶紧收拾去吧。”江妈对两个小姑娘摆了摆手:“我去给你俩煮面条。”

  “妈,”

  正说着,江河端着一只锅走进小院:“别忙了。”

  淡淡的一句,多余的话一点没有。

  但,小院里的三人一瞧见他满手提溜着的东西,直接都愣住了。

  “老二,你还知道给妹妹们准备早饭?”

  “这……这也太多了吧。”

  “二哥,有赤豆小元宵吗?”

  “有。”

  饭桌上,满满当当摆着各色早点小吃。

  “快吃吧,”江河自己先坐了下来:“一会我送你们去考场。”

  话音刚落,两个小姑娘才彻底清醒,赶紧跑回去收拾了起来。

  “慢点,别落下东西了。”

  “上了考场可千万别紧张啊。”

  在江妈唠唠叨叨的叮嘱声里,江川和应如画就这样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嗯,只是第一次!

  此刻远在燕京的江山,正站在招待所的窗前,鼓着满嘴的牙膏沫。

  越刷越起劲。

  烟瘾不小的他,正在尽全力保住自己的两排大白牙。

  7月的燕京陶然亭公园,处处鸟啼蝉鸣、郁郁葱葱。

  江山今天赶了个大早,凭着记者证顺利走进公园时,时间刚刚才过七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