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六十八章:初心

第六十八章:初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六十八章:初心最新网址:其他三人纷纷点头。

  张洛则还是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诗经》是最好的呢?”

  “《诗经》一书有朱子的集传可以学习。”

  “在晋江县选读《诗经》的学子。”

  “比上《易经》要少很多的。”

  “竞争也少上很多。”

  张洛又问道:

  “那在晋江县,哪本经书选读的人最少呢?”

  胡照轻声说道:

  “那肯定是《春秋》了。”

  “《春秋》内容繁杂,虽然字数不是很多。”

  “但里面的分卷,传记数量太多了。”

  “一般人根本买不起这么多。”

  “更不要讲理解通意了。”

  “没有师傅指导,自己根本学不进去。”

  真的是这样,和张洛想的不差。

  看似公平的科举考试。

  里面的花花肠子不少。

  不讲考场外的作弊情况。

  但是师从名师和自学苦读差距就很显眼。

  表面上看是五经按自己的意向选择。

  能自学成才的只有《易经》,《诗经》两本。

  这跑道都是人挤人,挤死人了。

  而那些家境好的学子。

  可以请教师傅。

  选读平民自读不敢去选的其他三本。

  光是这点就比平民子弟好考很多。

  张洛明白胡照说的是心里话。

  不过他是带着系统穿越来的人。

  到底选修哪本经书。

  张洛已经想好了。

  他拱手说道:

  “感谢胡大哥的好言,让张某受益匪浅。”

  胡照说道:

  “张洛你天赋异禀。”

  “能用巧记破了知县老爷的考题。”

  “只要好好研读几年。”

  “通过童试成为秀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张胜文和魏家兄弟也纷纷应和。

  他们自然不是瞧不上张洛。

  要学好一本五经。

  少说也得两年起步。

  张洛还没有开始正式研读。

  说他指日可待已经夸赞了。

  张洛进入脑海看着十二级的解释性科考。

  只要自己好好上课。

  每日坚持读书。

  到明年县试一定能到十五级。

  聊完的科举的事情。

  五人又聊起了现今流行的心学。

  福建是朱子的家乡。

  晋江县离朱熹的家乡也不远。

  按道理应是理学繁盛的地方。

  但这里的学子会理学的兴趣都不大。

  文坛中首为推崇王阳心学。

  泉州学堂的卫院长,是心学首领徐阶的同窗。

  是心学的坚决拥护者。

  泉州学院时不时邀请心学大家来讲课。

  本地交流心学的人根本数不过来。

  当然理学,心学这种专业的学术。

  和这几个还在学习阶段的穷书生来讲。

  距离还是有些远的。

  康教谕在课堂上也提醒过他们。

  在有了功名之前。

  先不要去深研这些学术。

  科举考的还是朱子的思想理论。

  要是接触多了。

  会让自己的思想混乱。

  影响自己考试的发挥。

  这也是学习群体中的一个差距。

  对寒门子弟来说,你哪会知道出考题的官员。

  这回的侧重点是理学还是心学。

  只能按照自己的步骤好好答题。

  尽量做到少扣分。

  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书生才子。

  能够提早知道考官在学术思想上的则重。

  如果主考官喜欢心学。

  在做题的时候加入一些心学的思想。

  就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这也是泉州学堂。

  近几年考中举人的数量多于两所官学的原因。

  之前的几任教谕。

  都想着升官,没心思在教学上。

  更别提去考究学术风气了。

  泉州学堂的院长则是出了名的大儒。

  对泉州的学风气向很敏感。

  和一些学政官员也都有些交情。

  魏家兄弟是几人中家境最好的。

  对眼下流行的心学。

  很是感兴趣。

  尤其是弟弟魏安。

  经常会省下些银子去买学心学著作。

  张胜文是大族旁支。

  也听过一些心学的内容。

  也能说上个几句。

  胡照年龄最大。

  这些年读书太刻苦。

  没怎么接触过心学。

  也没多大的兴趣。

  故而没怎么说话。

  魏家大哥魏康说到晋江县最近流行的学术。

  直摇头说道:

  “可惜家中没什么银子。”

  “不能到泉州学堂听大儒讲课。”

  “我对心学也就算是个入门。”

  张胜文说道:

  “像格物之法,我也是几年前听过一个族兄谈起。”

  “具体怎么实行,我也是没有思绪。”

  “就知道县衙那边要建一个心学香舍。”

  “要制出神香,在香舍中提会出格物法的妙处。”

  张洛听的直昏头。

  这心学听着听着都有些像龟派气功了。

  那么多人研究心学搞的有些重于形式。

  张洛想的其实没错。

  一些读书人聊起心学。

  不是为了去多理解心学里的奥妙。

  只是现在心学在京师和文化圈非常流行。

  通过讨论心学从而进入上层文化圈。

  张胜文和魏家兄弟对于心学就像一种向往。

  和现代人追求奢侈品差不多。

  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张洛听了一会出声说道:

  “所谓格物之法,也不需要去深层研究什么。”

  “只要实用就行,自己能在心学中。”

  “认知到对自己有益的地方就行。”

  四人听的同时愣住了。

  魏康,魏安和张胜文纷纷看向张洛。

  这时,门口传来了一个中年人的说话声:

  “实用就行,说的好啊!”

  宿舍的木门被推开。

  一身儒衫的康教谕出现在门口。

  五人赶忙站起来朝康教谕行礼。

  康教谕回礼说道:

  “真没想到你竟然知晓泰州学派的学问?”

  泰州学派,是王艮创立的学派。

  属于阳明学派的一个小分支。

  张洛内心无奈,只好对康教谕回道:

  “这是家父生前所教给我的。”

  康教谕没有深究。

  只见他看着张洛说道:

  “令父阅读百书,想必也是一位大家。”

  “真可惜天意弄人,无缘见面啊!”

  康教谕又提醒道:

  “泰州学派里的学问也有些忤逆的句子。”

  “你要参加考试不能去深究。”

  “不过你这句实用就行。”

  “应该就是那句百姓日用即道。”

  “倒有些心学的意思了。”

  张洛又说道:

  “其实学习看书不光是要实用。”

  “我觉的更重要的是保持人的初心。”

  几人纷纷一阵惊讶。

  说的对啊!

  读了书却忘了本。

  那读书的意义自然就变质了。

  康教还是看着张洛问道:

  “该怎么去保持初心呢?”

  张洛想了一会回道:

  “要在读书中洁身自好,不能忘了初心。”最新网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