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记仇小师妹靠砸钱飞升了 > 第162章 二哥,我是小花

第162章 二哥,我是小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南好。

江南风物,自然是极好的。

当几位娘子与李清照徜徉于西湖之时,赵佶轻车简从,悄然到达了明州(今宁波)那座由皇城司守卫的造船厂。

大宋的造船技术由于海贸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远通波斯湾的客州可载二千斛(石)粟,长十多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以整根木头加工成的巨枋叠合而成,坚固结实。由于体积大,又有水密隔舱,多重板结构,不怕风浪,又带有小船,很受中外客商欢迎,争相乘之。

这种客舟载水手千人,其中六百篙师,四百兵士,船上储存有一年的粮食。有时还在船上养猪酿酒。

客舟有四层甲板,六十间客房,舒适隐秘。

而神宗时,曾造两艘神舟出使高丽,体积是客舟的三倍。

这样的造船技术居然完全用在了商贸上,这让赵佶每每想起就肉痛不已。

于是赵佶下诏造船局于明州专门修建造船厂,建造战船,并提出了一些粗略的意见。

水军用船分三种,两种以神舟技术拖底,打造成巨型战船与运兵船。这种巨型船两年才能造出一艘,赵佶只好放弃将其改造成专门的战船的打算,反而以运兵船为优先。以客舟为拖底,打造战船。

今日,赵佶终于见到了战船的样子,也看了正在建造中的战船。

战船中央由主龙骨、首龙骨、尾龙骨构成,主龙骨用粗大的方形樟木制造。船体呈v字形,是一种尖底海船,上部平得象天平,下侧尖得象刀刃。整船头尖尾方、首尾上翘,利于负载和破浪。船底分成十三个水密隔舱。船底在赵佶的建议下,工匠们攻克技术难关,由多重板改成了单层厚板。

船侧容易与外物碰撞的部分,经过加厚并包以铁皮。

板缝之间用麻丝和桐油灰腻密,水密性能良好。以三根巨木为头、中、尾大桅杆。

四层甲板的第二层改造成了炮舱,左右各置十门火炮,载蒿手八百人,兵士八百人,储存有半年粮食。

而运兵船有三个战船这么大,看着真如一座高山一样,根据改造,一艘船可以运八千步军。另有专门运送骑兵的,可以运载三千五百人骑。

到如今,运兵船只建好了两艘,供马步军各一艘,第三艘在建的,赵佶果断下令改造成巨型战船,用于作水军的帅船,后续再建两艘。至于运兵船,到时征发民间客船足够了。

新式战船已建造完成十二艘,在建四艘。

对于这样的进度,赵佶颇为满意。待归京后,会给予奖赏。

赵佶在明州待了两天,切身感受了一下千帆聚明州的恢宏与热闹。

所有民间出海商贸均需市舶司签发公凭,否则就为违法。市舶司就设在甬江、余姚江、奉化江的交汇外。

明州城里有波斯巷、有高丽使馆,与这两地商贸频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