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记仇小师妹靠砸钱飞升了 > 第161章 离开

第161章 离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京,原名松岳郡,因城北有满山松柏密布的松岳山而得名。公元七五七年,改称为开城郡。

王建建国后,定都于此,在松岳山南麓山脚下创建宫城和皇城。宫城周长四里余,南北长,为一个瘦长矩形。宫城外的皇城周长近十里,为一个不太规则的方形。

高丽一直以汉唐正统自居,因建国在大宋之前,常以小中华自居,宫城的唐风浓郁,连许多宫门名称都照搬过来。宫城正门在东边,名光华门,向西走一段路,北拐即是两层楼的升平门,左右各有亭楼,进门就是其一的东乐亭,升平门与北边的神凤门之间的广场上有一座建筑,名会庆殿,建于三十三级石阶的高台之上,为阅兵与观击毯比赛之所,也是朝会之所,其西是高丽王日常处理政事和起居之所。神凤门,又名仪凤门,是二层的门楼,是王宫内最宏大、最华丽的门楼。

与大明宫一样,皇城与宫城前朝后庭,以玄武门为分,由于山势影响,有如上台阶,一直从平地修到松岳山山脚,前低后高,且不是正北正南位置,而呈西北、东南走向。

说起王氏建立的高丽国,后人总会与高勾丽相联系起来,事实完全不然。

高氏句丽的开国皇帝朱蒙,以高为氏建国,是汉时扶馀国人,追溯源起,源自古息慎,是炎帝后裔。

高丽国是朝鲜人建立的,燕人卫满占领朝鲜时与句丽并存。而这之前,周武王册封箕子为高丽侯,封地就在这里,也是后来新罗国的所在。算起来,朝鲜人是黄帝的后裔。

后来高丽灭新罗、百济,三国一统。

如今的高丽王俣,高丽第十六任王,字世民。

高丽常以承继汉唐自居,王俣更有意思,除了以直追唐太宗之志,而处处跟着宋朝的步伐走,不甘落后。

历史上宋朝对高丽的实际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来往不多,而高丽对宋朝情况十分清楚。

宋朝皇帝开边,王俣也开边,打不过辽人就打女真人,结果曷懒甸之战,耗时数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耗空了国库,最后不得不乖乖还给了女真人。

高丽佛盛,宋朝皇帝信奉道教,他也信奉道教,与李资玄、郭舆等道家之人过从甚密,郭舆也被时人称为金门羽客。

宋朝皇帝施新政,他也实行新法,仿宋朝三舍法,用宋人胡宗旦改革教育,广设学舍,国学设七斋,六斋讲儒学,一斋为武学。又改革官制,还仿宋设惠民局,礼仪详定所等机构。

宋朝皇帝多才多艺,是风流天子。王俣热爱音乐、爱好文学,又宠爱两位开京名妓玲珑、遏云,并收入后宫。

会庆殿,王俣君臣正为辽国要求出兵攻打女真人的要求而头疼。

辽国的横宣使耶律谘春、李硕再次带来天祚帝的国书,要求高丽迅速整顿好兵马,出兵帮助辽国剿灭完颜部的女真联盟。

高丽在曷懒甸损失惨重,吃尽苦头,前岁才将曷懒甸还给女真人,尹瓘、吴延宠也因此被宰相崔弘嗣、谏官金缘逼着削官夺爵,虽然马上又被官复原职,但这时候,你说让高丽出兵去打女真人,这君臣自然只能苦着脸,哪里敢应承。

况且,正被饥荒困扰的高丽也没人没粮,自顾无力。

但宗主国发诏,明着违抗又不妥,万一辽国胜了来算帐怎么办?辽圣宗大破开京的历史还未远去呢。

金缘奏道:“不若提出将保州、来远城赐予我国为条件作为出兵前提。辽国必然不允,我国也好有个推脱。”

保州、来远城是辽国在鸭绿江东岸专为监视高丽所设,是辽国攻高丽的桥头堡,一直让高丽君臣如梗在喉,耿耿于怀。

平章事尹瓘自曷懒甸之事,早已不复昔日雄心,于朝政少有所议,此时闻言,忍不住出列奏道:“金中丞此议不妥,如此公然挟持上国,辽人必定怀恨此事,日后难免报复。不若先以前数年用兵女真,损耗颇重,小国地瘠民贫,兵疲力弱为借口,先拖延些时日看看战事如何发展吧。同时派兵加强边界巡防,做做样子也就是了。”

王俣点头,深以为然,说道:“便依尹卿所言,即刻备国书送与辽国使者。”

高丽君臣的反应完全在女真人的意料之中,阿骨打只是令撒改父子去与五国部相持,并派蒲家奴前去对付纥石烈阿疏,对高丽并未增兵遣将予以防范,当然了,在曷懒甸,完颜部本来就驻有重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