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医学心理学 > 第九节 生物反馈疗法

第九节 生物反馈疗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8.记录肌电值 为了观察动态变化,在一次训练中应每隔几分钟记录一次肌电值,直到训练结束。

9.训练结束 训练结束时,应让病人再确定此时的症状等级并做好记录,并要求病人谈训练感受。

生物反馈治疗一般以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30~40分钟,每周2~4次。如果病人经两个以上疗程训练后能掌握训练要领,体验到了放松的感觉,可自行在家中训练,并定期复查。

三、临床应用举例

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虽然时间尚短,但在治疗躯体和心身疾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举例如下:

1.重新训练肌肉运动1960年,Marinacci等首先应用肌电听觉反馈治疗脑卒中所致之偏瘫及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人,观察到病人的随意运动大多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1964年Andrews对一组20例偏瘫病人施行肌电反馈治疗,结果17例获得了显效。其后Johnoson等报告了用肌电听觉反馈治疗偏瘫伴垂足的病人获得成功的经验。Brudny研究包括偏瘫在内的病程为9个月~35年的114例病人,这些病人均做过常规治疗,但功能未见恢复,经过8~12周的肌电视、听反馈训练后,皆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一半以上疗效显著。经3个月~3年的随访检查,大多疗效巩固。

2.头痛的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用于头痛治疗由来已久,疗效也较肯定,近年来文献报道甚多。Budzynski等用肌电反馈训练紧张性头痛病人松弛额肌,经4~8周的训练,病人可随意控制额肌的肌电活动,使头痛缓解。他们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探索,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1978年Budzynski分析了相当多的报道,发现此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率为50%~70%。

3.原发性高血压 早在70年代初,Benson等试用生物反馈治疗5例高血压病人,经若干次训练后,这5例患者的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975年Patel等把34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另一组进行一般松弛疗法作为对照。经6周训练后,生物反馈治疗组血压从22.42/13.0kPa降至21.3/12.3kPa,两组差异显著。

4.心律失常 通过主观意志控制心率和心律已有较多报道。Hnatiow等应用与受试者心率同步的反馈仪使受试者学会有意识地减少心率变化,从而使心率保持稳定的训练获得成功。

除了上述各种疾病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外,近年来还有用于治疗其他疾病,诸如消化性溃疡、哮喘、癫痫、精神疾患、磨牙、遗尿、痉挛性斜颈、腰痛和某些皮肤病等。

(杨晓文 金晓莉 韩蓁 杜晓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