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工部第一员外郎 > 第5章 补录员外郎

第5章 补录员外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温榆、温大顺和二宝在街边吃了点汤饼,里面只有饼没有肉,甚至连菜也只有那么一两条。

吃完之后,三人返回住处,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扒在院子外面看。

“唐镜?”温榆叫道。

唐镜回过头来,看见温家三人站在路上,自觉自己探头探脑的有些过分了,还被人家抓个正着,颇有些不好意思。

“温榆,温伯伯,你们来了,我就是听见这院子里有点动静,想着可能是温榆来了,所以我才来看看。”唐镜的眼神一阵乱飘。

“唐镜啊,你也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了,去过工部报道了吧?感觉怎么样?”温大顺说着,打开院门,“来,进来说话。”

温大顺对唐镜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小孩子嘛,主要是他爹太烦!

唐镜在温大顺面前也一直努力拗着老实孩子的形象,因此此刻格外老实。

温大顺把唐镜叫进屋里,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温榆将来要进入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

谁知唐镜也不知道。

“我虽然来得早,但是其实没做什么事……”唐镜自己也很迷茫,“我一来就去报道了,屯田司的吏所录了我的名字,说是补录这一批人要统一管理,等所有补录的新人都到齐了,会在部里召开一次全员大会,到时候再分配具体的工作。”

“真的吗?”二宝是不相信唐镜,“你没有骗人吧?”

唐镜立刻道:“真没有,要不然这大白天的,我应该在屯田司做事,怎么会在外面街上闲逛呢。你们不知道,我这心里别提有多慌了,如果不是吏所录了我的名字,还给我发了工部的令牌,我都要怀疑那个收钱的人是不是骗子……”

唐镜满脸写着慌张,倒也不像作假,在这件事上他也没有必要作假。

四人计议了一番,也没计议出个结果,只能先去报道,等着那个全员大会召开了。

“不过温榆录的是员外郎,是正经有品秩的官员,可能和我们这些打杂的不一样吧。”唐镜消息灵通,显是已经知道了温榆的去向,他向温榆露出恳求之色,“你明天去报道的时候,能不能帮我问问,屯田司有哪些空缺,比较有前途的,我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为部里做事,我什么都愿意干。”

温榆有点无语,唐镜这跟他面前演什么呢,就他们四个人,知根知底的,有什么演的必要吗。

温大顺一拍大腿,大嗓门道:“你看看人家小唐镜,多能吃苦,不怕苦,不怕累,好好在官府做事,这才是正途!”

温榆:……

聊了个把时辰,温大顺要回乌桕村了,把二宝留下来,跟温榆有个照应。

温榆目送马车离开,回过身,问唐镜:“你知不知道这院子是在哪儿租的?租金多少?”

唐镜一愣,道:“这我也不大清楚,是我爹租的,你刚才怎么不问温伯伯?”

温榆道:“没事了。”

唐镜不知道,看来得问别人。至于为什么不问温大顺,当然是因为温大顺不会允许温榆换个便宜地方租了。

温榆想降低生活成本,快点赚钱,至于工部里面到底怎么分配工作的,他倒是没有那么着急知道。

“你去哪里?”唐镜见温榆要往外面走,急忙追上来,“我也去。”

“我去街上转转,看看市场。”温榆道,“你也要去么?可能一时半会回不来。”

“无妨!反正我也没事。”唐镜心里慌得根本坐不住,好不容易来了个温榆,和他处于相同的处境,就像一条绳上的蚂蚱,当然要紧紧跟住了。

而且,看温榆这么一脸淡定的样子,很有可能是已经有了对策,只要跟着温榆,就不会吃亏。

天黑了。

南京城的宵禁不严格,一直到晚上亥时(注:21:00-23:00)前后,街上还有大把的人在逛夜市、看花灯。

唐镜发现温榆是真的在看市场,两人看完西市看东市,夫子庙前的夜市,秦淮河边的商铺,全都扫了一遍。

“你到底要干什么?”唐镜更加迷茫了。

“赚钱,”温榆说,“对了,你的模型船还在吗,我帮你出了,你分我一些钱,怎么样?毕竟图纸是我画的。”

“啊……啊?”唐镜彻底懵了,这都哪儿跟哪儿,“明天就要去部里报道了,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担心有用吗?”温榆不解,“上面指派我们去哪儿,我们也不能控制,比起这个,还是赚钱比较实际。”

“你不是认识张主事吗?求他问一问啊!”唐镜终于说出了他一直想说的话。

温榆头也没回,说道:“你信不信他现在只想掐死我。”

掐死,倒不至于。

只是在补录名单上看到乌桕村温榆的大名时,张尚之的手有一点痒。

必须抓点什么才能安心,嗯,手边的这把金刚锤不错。

“张主事,亲自打铁呢?”吏所的所正从旁走过,笑着调侃道。

“王大人。”张尚之放下金刚锤,稍稍欠身。

吏所的所正虽然没有张尚之的品秩高,但人家是搞人事的,和吏部直接挂钩,在大启朝廷里,有一条默认的潜规则,吏户礼兵刑工,吏部最大,工部最小,搞人的永远比搞事的厉害,张尚之见到这位王所正也要放低姿态。

“张主事,你最近提上去的那份奏疏,内阁已经看过了,我听今年分到内阁的庶吉士说,阁老对你的奏疏很是看重。”王所正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张尚之没笑,表情严肃道:“若真能推行,实是工匠之福。”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提的这个改善工匠工作环境的建议,会给每项工程造成大量的额外开支,对于实际产出的质量却并没有提高?”王所正笑眯眯的眼睛里透着冷戾之色,“我们都是给上面做事的,上面看不到成果的提升,却要增加预算,你猜会发生什么?”

张尚之瞥了一眼王所正,他从来就没指望过王所正能从工部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解他的奏疏是多么迫切:“工匠的工作环境改善,可以提高工匠的积极性,很多创造性的革新,就是在工匠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太过简陋和高压的环境,会造成工匠无心思考,不利于工具革新,技术进步,相信上面能够看到这一点。”

“我不明白……需要技术进步的原因是?”王所正不耐烦地问道。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减少伤亡。”张尚之随手举出几个例子。

“张主事,我们大启最不缺的就是人,要什么工具革新,技术进步?一个人做不了就十个人做,十个人做不了就一百个人做,宫里那块九龙壁什么技术能运出来?还不是靠人,一寸一寸从山里拖出来的?”王所正反问道。

张尚之叹了口气。

王所正继续说道:“要我说,你这就是不负责任的建议,让匠人们闲着,就能搞出什么工具革新了吗?人,是不能闲着的,闲着就会胡思乱想,就会搞出事情,必须要让他们忙起来,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都为了有口饭吃,奔忙不休,这样一来,才好管理,才能四海升平,相安无事。”

王所正说完,顿了顿,看向张尚之,张尚之似乎对他的这番话无动于衷。

王所正摇了摇头,他已经提醒了张尚之很多次,看在他们共事这么多年的份上,王所正觉得自己是仁至义尽了。

可惜,张尚之始终听不进去。

如今南京城中,一场风暴即将到来,站错了队的大人物尚且不能幸免,何况自讨没趣的小小主事呢。

温榆去虞衡司报道的第二天,补录人员全体大会在百工所内最大的一块场地上召开。

宫里来的一名太监监场,工部尚书本人出席,一名新提拔上来的工部侍郎宣读了内阁确认的名单。

这场面之隆重,工部里的老匠人们也没见过几次。

不是上面对这批花钱进来的新人有多么重视。

而是通知他们:

西南边区平定不久,田园荒废,户口十不存一,八皇子主动请缨,坐镇西南,为抚远大将军清理叛军提供支援。

现在八皇子受封滇王,即将启程前往八千里外的云南,六部及军队都要派出人马随滇王就藩,经过精挑细选,确定以下名单。

消息一出,顿时人心惶惶,有人当场就大哭起来,有人想跳墙逃走,场面乱成一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