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开局喜提迷弟范仲淹 > 第九章 十二岁挣钱买地

第九章 十二岁挣钱买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陈辂倒也不想闲着,他决定将一些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土法制备出来一些,有备无患。

陈辂决定用卤水制备氯化镁。

氯化镁是一种盐,在高温作用下会分解出氯化氢,而氯化氢溶于水,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盐酸了。

现代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几大化学原料“三酸两碱”,三酸指的是硫酸、盐酸和硝酸;两碱指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其中,两碱陈辂都可以用土法制备。而三种强酸种制备起来最容易,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卤水来得到的盐酸。

此时,锅中的猪油已经开始了反应,最上层的油黄色皂质开始逐渐凝固。

陈辂连忙把还未完全凝固的皂质挑纯净的,最大面的一部分撇出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胭脂粉搅匀静置,这一部分凝固后就是肥皂。

不过,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猪油皂,会带有一股子油腥味,就算做完肥皂,也没人愿意用它弄得一身猪油味。而加上胭脂掩盖油腥,是最简单的方法。当然,陈辂以后还可以提取花果之中的精油,让肥皂变的更加芳香。但现在时间有限,也只能用胭脂将就了。

做完肥皂,锅中还剩下一些浑浊的皂质和底层的碱性废液。

若是按照小说里写的那样,这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直接扔掉,但是陈辂没有。

他把中层浑浊之物撇出,单放入一个盆中。这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末反应完全的猪油和杂质,还有少量皂质。陈辂把兑好的卤水加入其中,用力搅拌加热。

不多时,盆中的猪油再次发生了变化,逐渐凝固。

陈辂看着泛着油光的猪油块,不禁心中满意。前世虽然没做过造化反应,但是,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啊!

猪油之中加入火碱,反应之后会得到肥皂,加入盐酸,则会生成另一种物质。

蜡,也就是百姓家中用来照明的蜡烛。

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过量的缘故,总会有一些脂肪反应不充分。用这一部分的脂肪进行酸性反应制蜡,不但避免了浪费,且做出来的蜡比现在市面上用的石蜡、虫蜡质量还要好,仅此于最好的牛油大蜡。

马伯一家,还有孙郎中,看着陈辂忙前忙后的折腾了半天,现在看他终于停了下来,不禁问道:

“大郎到底在鼓捣什么?”

陈辂得意地指着一盆道:“这一盆叫‘皂’,洗衣、沐浴有清洁之效;另一盆是蜡。“

孙郎中不知道皂是何物,反倒蹲到蜡盆前好奇道:“蜡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陈辂让马婶取来一段棉线,用茶碗做模子,现场做出一个蜡烛点燃。

“看看怎么样?亮不亮?”

孙郎中惊诧地看着那明黄色的火焰,“不错,比油灯亮得多。”

马伯则盯着火焰上方奇道:“好像烟也不大。”

陈辂哈哈一笑,当然不大,油蜡之中的杂质要少很多,所以烟气也比一般的蜡小得多。

“这蜡要是拿出去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马伯开始盘算起来,这一次用了差不多四斤不到的猪油,做一小半盆蜡,到底合不合算?

陈辂指着那一盆肥皂道:“比起油蜡,这盆皂的价值更高!”

众人不知道皂的好处,都是将信将疑。

马大伟指着锅里那半锅废液道:“这个是不是可以倒掉了?”

“不能倒!”陈辂急道:“比起皂和蜡,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前世每每看到小说之中把这些皂化废料扔掉,陈辂都会直撇嘴。

简直就是暴遣天物!皂化反应最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么让他们都给扔了。

做为一个学化学的,陈辂比谁都清楚,这些废液之中含有一种比皂和蜡更加珍贵百倍、千倍的物质――

甘油!

甘油是一种无色味甜的澄明黏稠液体,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之广,几乎涵盖了大多数的化工领域。

在食品加工、制药、化妆品制造、工业机械润滑、有机合成、塑化等等领域都有应用。

在二十世纪初,甘油更是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

这么宝贝的东西,扔了那不是太可惜了?

陈辂只要把甘油从皂化废液中提取出来,只凭这一点东西,给范仲淹挣一座书院就绝不是什么难事!

经过简单的稀释澄清,陈辂用能从废液之中提取甘油甜水。

事实上,在上一世直到一九八几年人工甘油合成面世,此前的甘油,都是通过动植物油脂皂化来提炼。这半锅废液,大概含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纯甘油。

剔除碱性沉淀物的甘油甜水呈淡黄色,而且腥臭难闻。孙郎中等人实在不明白,陈辂要这些臭水有什么用。

只见陈辂把臭水缓缓倒入早就做好的过滤坛中。

不多时.

坛底的细管之中就有水流缓缓涌出,让人颇为惊讶的是,流出的不是黄水,而是清澈透明的液体。

陈辂看着渐渐流出的清流,仿佛看的就是一吊吊铜钱从细管里涌出来。只要简单的蒸馏,提取纯净的甘油,那他的发财大计就算有着落了。

甘油的应用很广,但是,目前陈辂能想到最实用,最赚钱的方法,就是把甘油做为食品添加剂。

正确的说,是果酒添加剂。

宋朝实行的是酒类官营制,除了官府在策的正店酒楼,他人不得私自酿酒。所有的脚店只能到正店,或者官营酒所去购买酒曲,再行售卖。

但是,这一制度不包括果酒,朝廷虽然把粮食酒的经营权紧紧攥在了手里,却不限制民间用果品酿制果酒。

不是官府不重视果酒的收入,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果酒的酿造水平极差。出品的果酒,又浑又苦又涩,不是穷的买不起米酒,根本没人喝。

苦涩一词,甚至已经成了果酒的代名词。

宋人只当是果品不适合酿酒,只有果品丰产积压之时,才拿来酿酒。而且果酒的售价也极低,基本无利可图。

他们哪里懂得,其实所有的果品之中,都含有一种叫做单宁的物质。

单宁是水果之中苦味和涩感的全部来源,不论哪种果品发酵之后,单宁都无法分解,残留在酒液之中,自然酿出的果酒口感就又苦又涩,极为难喝。

而去除单宁的关键,就是甘油。

甘油可以分解果酒中的单宁,有效的去除酒中的苦涩之味。而且,因为甘油的暖甜味儿,还能大大地提升果酒的品质和口感,是绝佳的果洒添加剂。

宋人喝贯了淡酒,只要去除果酒的苦涩,再把酒液过滤澄清,那甘甜清亮的果酒,必定会成为大宋最受欢迎的酒品。

能不能挣下一座书院,就指着这一点点甘油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