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诡秘神探 > 第3章 抓鬼商城

第3章 抓鬼商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这大宋一入军营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除非重伤造成躯体缺损,或者年纪到了,普通的大宋士卒才有可能被择出来,编到第四军的剩员军,同时薪俸待遇大减。

而厢军待遇则更惨,除了少部分有军俸领取外,大部分的厢军都是只有一些食盐和酱菜钱补偿,不但平时劳役繁重,而且很难有机会升到禁军。

大宋朝廷宁愿招募新的士兵来填补禁军阙额,也不愿意从厢军里面拣拔老卒升为禁军,因此在目前看来,落厢就相当于给一个人判了无期徒刑。

因此在没有想出可以风光地脱离军籍的办法前,李进选择老实地呆在军营里,同时伸出他的触角,开始了解大宋,融入大宋。

对于后世的一切,他选择暂时逃避不去回想,这种逃避现实的方法,倒是很符合他一向的行事风格。

活在当下,既然有机会重来,就在这大宋潇洒走一回。

“看来,我暂时只能呆在大宋朝了。唉,这什么事儿......”

“不过,这大宋好像也挺好玩的。如果撇去这基础设施的科技性加成,许多制度和娱乐倒是和后世别无二致。”

“这勾栏瓦舍不就是后代的万达广场模式,聚集了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

“这对我这个英语专业的文科生,倒是一个很友好的朝代。”

想着想着,李进不由得轻轻地敲起了桌子,低低地唱诵道:“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王贵年纪和李进相仿,细看的话,其眉间有一道细小的伤疤,他早年在东京城厮混,在外城一带颇有名气,还得到了个“断眉”的诨号。

他看茶博士下楼去准备吃食,于是朝满脸郁闷之色的李进问道:“二哥,你可是记起了什么?”

被王贵的话语再次打断了思绪,李进苦笑道:“记不得,我恐怕这辈子都只能这样了。”

“唉,”王贵听到李进的回答,无奈地眼色朝四处瞥了几眼,似是做了什么决定,随即说道:“人醒了就好,午后,我再陪二哥去见见曹正、杜微两个,除了我,这二人也是可以托付生死的。”

李进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你的。”

在李进二人坐下约莫半个时辰,瓦舍里面的人也坐得七七八八后,王六郎的西游就开说了。

说的是“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故事,这倒是和后世西游的情节有些类似,王六郎说两句,藏在舞台两侧幕布后的乐手就来两段伴乐,这新颖的表现手法倒是让李进有些感兴趣,于是耐心地听了起来。

“还真没亲自体验过这说书的氛围,毕竟后世这玩意儿算是个曲高和寡的行当,不过,这大宋的休闲生活倒也真是有别有一番趣味。”

李进和王贵二人在勾栏里听了一个多时辰,约摸着听得回本了,二人就离开了新门瓦子,朝东边龙津桥附近的李家铺面走去。

李进家在龙津桥有一处大宅子,被改造成了前铺后院,交给了李家太公的两个军中老兄弟打理。

自从李进十几岁开始在外厮混后,这里就成了李进几个人的基地。李家大郎也不再来此处收钱,二人形同分家。

曹正、杜微、李进三人的父辈都是跟随后汉高祖刘知远南下汴京的河东老卒,同一都的二十余人都是上党老乡,在军中相互扶持。

他们经历了后汉、后周、大宋的三代交替,残酷的战争和疾疫带走了一些人,二十多人最后留下种的也就这三家而已。

这李家太公李严要是个有些功名的将校,没准也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从一个丘八出身的军籍客户,靠一次又一次的机遇慢慢攒下了好大一份家业,如今李家在东京城里城内有大宅子,一处小铺面。

在新城龙津桥附近更是有两处大铺子,交给了当年军中旧友的后辈儿打理。

而东京城外还有十几亩的田地,给承租了出去。这等身家可以说,只要子孙后代勤恳一些,家族是很难衰败下去的。

龙津桥横跨蔡河,地接南北御街这条中轴大道,连接新城南熏门和里城尉氏门,是一条交通要道。

能在这里营生的铺面,生意自然是极好的。李家在这里的宅子被分成两个铺面,一个由曹正营生,贩卖些猪羊肉,一个由杜微打理,是个铁匠铺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