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24章 争吵,深更半夜搞暧昧

第124章 争吵,深更半夜搞暧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正如蔡少公与宾客门生们所谈论的那样,新王朝的官场上下,那时到处是一幅贪得无厌的大肆搜刮、贪污腐败的末世场景。

新王朝上下的大小官吏,一直得不到新王朝正常的俸禄发放,无法以合法手段去维持自己以及家族生计。

所以,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僚属小吏,都上行下效,争先恐后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作奸犯科,违法乱纪,干那些贪赃枉法、搜刮百姓的勾当,牟取非法的利益。

富有的郡尹、县宰家里,虽然没有领到朝廷的正常俸禄,却常常会积累上千斤黄金,价值千万钱。

官吏贪腐,吏治的腐败,已经危及大新王朝的根本,严重威胁大新朝廷的稳定。

眼见贪腐极端严重,已经危及社稷根本和稳定,王莽忧心忡忡,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根治腐败。

2

以国师公刘歆,大司空王邑,大司马董忠为首的三公四辅诸大臣,都十分清楚,王莽忧心吏治的心思。

这些新王朝的三公四辅重臣,也对新王朝大小官吏,贪腐严重的局面忧心忡忡,一直希望皇帝,能够整肃吏治,清明朝政。

司空府里,大司空王邑,没有陪侍在王莽身边,终于十分难得的有了一些闲暇的时间,与属下们一边处理着公事,一边亲切地聊着天,气氛十分融洽。

大司空椽范升,见状大喜,遂毕恭毕敬地上前,态度诚恳地建议大司空王邑说道:

“大司空大人:

如今朝廷贪腐横行,对百姓横征暴敛,已经危及帝国根基。

如果陛下不能有所作为,整肃吏治,安抚民心,后果堪虞啊!

大司空大人乃陛下至亲,身系天下安危。

如果大司空大人也不仗义执言,直言进谏,规谏陛下,属下担心,恐怕国将不国,祸将危及大人啊!”

“范大人言之有理。

陛下其实对贪官污吏的种种贪婪卑劣行径,不仅早就略有耳闻,而且是深恶痛绝。

本司空也曾经多次向陛下进谏,试图说服陛下整顿吏治。

无奈陛下英明果断,有自己的主见,不肯接受臣子的忠言,本司空也爱莫能助,无能为力。

本司空一直都不明白,英明睿智的陛下,为什么就不能够接受臣子的建议,下定决心,惩治贪腐呢?”

“大司空大人,属下十分理解陛下的心思。

陛下并不是刚愎自用,不肯接受臣子的建议。

其实陛下是在忧虑,担心朝廷惩治腐败,清明政治,处理一大批臣子官员,会危害新王朝的治理根基,触怒那些既得利益者。

所以,陛下对贪官污吏,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可是如今,贪官污吏的暴虐贪腐行径,已经激怒了天下百姓,民穷国衰,朝廷国库、皇宫内库,也越发空虚。

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这民不聊生,天下民变蜂起,已经威胁到了大新王朝的治理之时,如果陛下和公卿大臣,还没有意识到贪腐问题的严重性,必将会带来不可预知的严重结果。

属下请求大司空大人,一定尽力力谏陛下,兴利除弊,惩治贪腐,疏解百姓的负担和怨恨,休养生息,挽救朝廷的深重危机。”

“范大人见识高明,王邑领教,一定竭尽全力,规谏陛下!”

大司空王邑答应范升道,“诸君,希望大家,都像范大人一样,精忠报国,尽忠职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弥补朝政缺失。”

大司空王邑顺便鼓励属下道。

“多谢大司空大人的教诲,属下等一定努力!”大司空府官吏答应道。

于是,大司空王邑立即进宫,去向王莽进言。

3

未央宫里,王莽、王邑君臣,寒暄一会,大司空王邑就大着胆子,开门见山地与王莽谈到了正题。

大司空王邑,毕恭毕敬、态度诚恳地对王莽说道:

“至尊陛下:

臣早就发现,自从哀帝继位以来,官场的贪腐,就已经十分严重了。

陛下励精图治,接受禅让,承继皇统以来,虽尽力惩治贪腐,也难以根治痼疾。

如今,朝廷贪赃枉法的情形,更加严重。各级官吏,打着皇帝陛下的旗号,违法乱纪,招摇撞骗,已经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了。

臣请陛下下旨,采取非常手段和措施,治理官场日渐严重的贪腐问题,化解官民矛盾,充实国库内库,减轻赋税田租,缓和百姓们的敌意和怨恨。”

王莽沉默半晌,深以为然,向大司空王邑承诺道:

“爱卿言之有理,你的建议非常及时。

朕也早就发现了官吏贪腐这个官场痼疾,对大臣官吏的贪腐深恶痛疾。

只是因为,朕忙于大新王朝制度设计的缘故,没有及时惩治,致使积弊更深,朕深为忧虑。

立即传旨下去,命令三公四辅总负责,督导有关的监察官员,立即着手,调查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匈奴汗国扰乱中国以来,所有的军事将领,和边境地区大夫以上的大臣将军等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势,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牟取非法利益的案件。

严厉警告监察官员,务必要详细调查,彻底弄清那些依靠贪赃枉法,增加产业,发了不法之财的将领官员的罪行,上报他们的名单。

然后,按照贪官污吏的名单,依法征收他们家中的财产,将他们全部财产的五分之四,用来赈济百姓,资助新王朝边防急需。”

王莽庚即下旨道。

“陛下英明!臣恭敬地接受皇帝旨意。”

大司空王邑接旨,立即急匆匆地下去传旨布置。

4

王莽的圣旨下达以后,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贪官污吏的效果,让贪官污吏恐惧自律,有所警惕,而是引起了大臣的莫名欢喜。

各公府官吏,那些钦差大臣们,反而奔走相告,跃跃欲试,相互私下朝贺道:

“诸君:

大喜大喜!皇帝鸿恩浩荡,我们的升官发财的机会,又来了。”

公府官吏,那些钦差大臣们,争先恐后地乘坐朝廷驿站的快车,四处奔走,跑遍全国。

借着调查审问贪污案件的幌子,钦差大臣们动员官吏们的下属,告发和检举他们的上司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行为,鼓励奴婢使女,告发他们的主人违法乱纪的罪行。

5

大司空王邑等三公四辅大臣,十分了解,皇帝颁布圣旨的目的,是在惩治贪腐。

根本的出发点,本来是为了国家的清廉治理,惩治贪腐,安抚百姓,平息百姓的愤怒和怨恨。

王莽本来希望,用检举揭发的行动,去惩治贪官污吏、恶霸地主、蛮横豪族鱼肉百姓的行为,去禁止奸邪,整肃朝廷的吏治,清明政治,缓和社会矛盾。

然而,王莽没有想到,朝廷惩治贪官污吏的措施,最终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新王朝不仅没有如愿地达到,清明政治,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而且成为了贪官污吏打击报复,借机敛财的良机,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那些打着惩治贪官污吏旗号,更贪更酷的贪官污吏的运作之下,各种各样的官官相护,奸邪欺诈,贪污受贿的情况,却变得越加厉害,更加肆无忌惮。

王莽的圣旨,最终只不过是成为了那些有权有势的新权贵,谋取更大利益的强力保证。

6

就在这时,新王朝官场贪腐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惩治和改善。

那一边,新王朝的宗室内部,又出现了一件叛逆篡位的冤案。

这一件叛逆篡位反叛案件的主角,竟然是王莽的亲孙子功崇公王宗等人。

实际上,功崇公王宗不过是胡闹而已,并没有谋反的意图决心和实际行动。

而王莽一向猜忌,得到大臣禀告功崇公王宗谋反的报告以后,如临大敌,心里更加担心和恐惧。

王莽整日里忧心忡忡,寝食不宁,觉得自己身边,都是想篡位谋反的人,再也不敢亲信任何人。

功崇公王宗,实际上是王莽的嫡孙。

王宗是因谋反而被王莽处死的嫡长子王宇的第四个儿子。

功崇公王宗身份高贵,在富贵中长大成人,混沌糊涂,不知道人世艰辛,也没有什么远见卓识。

实际上,新王朝的大臣官吏都非常清楚,功崇公王宗这些富贵子弟,并没有篡位反叛的野心,只是喜欢贪玩,游戏人生而已。

仗势自己是王莽的嫡孙的缘故,狂妄自大的功崇公王宗,开始利令智昏,胆大妄为起来。

功崇公王宗,游戏人生,命令自己的家庭画师王工,悄悄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用来自我欣赏,炫耀家族的荣耀和自己的高贵地位。

画像上面的功崇公王宗,穿着天子专用的衣服,戴着天子的冠冕,完全超越了礼制礼法的规定。

王宗还私自命令家庭画师王工,仿效符命图谶的文字,给他刻了三枚神秘恍惚的印章,分别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