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22章 被辱,他的憎恨

第122章 被辱,他的憎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眼见大新皇帝王莽不切实际、倒行逆施的改制措施,顽固不化、拒绝忠言的性格,促让新王朝的厄运接踵而至,不断降临,却最终无力转变的惨痛局面,新王朝的有识之士,无不痛心不已。

到了天凤五年(公元18年),王莽似乎终于从复古改制的昏睡中醒了过来。

一天,王莽忧心忡忡地对大司空王邑说道:

“司空大人:

朕已经意识到,荆州地区的流民势力,已经对朕的新王朝的治理,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立即着手解决。

如果前朝宗室,豪族大姓,趁机与盗贼勾结,群起作乱,就会不可收拾。

请问爱卿,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替朕去安抚荆州呢?”

大司空王邑见王莽觉醒,大喜,急忙推荐道:

“至尊陛下:

臣正有一个人,需要向陛下推荐。

大司马司允费兴这人,敢作敢为,为官也一向比较清廉正直,有自己的主见。

当初,费兴以敢于检举揭发权臣们的罪行,抨击大臣们的为非作歹,而闻名朝野。

陛下不如任命大司马司允费兴,前去担任荆州牧,让费兴负责,去抚平荆州地区那些日渐严重的变乱,安抚荆州官吏百姓。

臣相信,费兴一定不会辜负陛下重托。”

王莽听了大喜道:

“大司空言之极当,朕十分宠信费兴,正想对他委以重任。不想我们君臣,英雄所见略同。

大司空大人,传朕旨意,朕要召见费兴,听听他的施政策略。”

2

听见皇帝召见,大司马司允费兴十分高兴,立即放下手中公事,向大司马董忠说明缘由后,紧急赶往宫中。

实际上,王莽决定任用费兴,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并不是仓促起意。

因此,王莽对大司马司允费兴荆州此行,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所以在大司马司允费兴,准备前去荆州赴任荆州牧之时,特意召见费兴,面授机宜。

向宫门侍卫说明来意后,费兴轻手轻足地走进了未央宫王路堂,前来觐见王莽辞行。

见皇帝对自己委以重任,大司马司允费兴心情激动,见到王莽之后,急忙毕恭毕敬地向皇帝行礼。

心事重重的王莽,见费兴前来觐见,心情稍稍好些,顿时换了一副慈祥威严的面孔。

王莽面色和善,微笑着看着费兴,仿佛有千言万语,想向费兴叮咛,但又不知道从何处谈起。

费兴站在台阶之下,默默无言感激涕零地远望着王莽,毕恭毕敬地聆听着皇帝的教诲。

平时喜欢侃侃而谈的费兴,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此时心里突然有些惶恐起来,生怕有负皇帝的重托。

对于受到王莽的特别提拔和亲信,费兴一直对王莽非常感激,欲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那时,费兴早已经知道了朝廷的任命,已经思考好了治理荆州的施政方针。

所以,费兴殷切希望,借这个最佳的机会,向皇帝好好地陈述一下自己的施政方针,获得皇帝的大力支持。

3

当真正面对皇帝,看到王莽炯炯有神的眼神之时,费兴却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慌乱、犹豫起来。

费兴忐忑不安,不知道究竟如何向皇帝表达自己的耿耿忠心,陈述自己的施政措施才更加妥帖。

费兴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暗暗发誓,要以死报国,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君臣两人,就这样默默对视,沉默了好一段时间,一直没有说话。

4

过了一会,王莽终于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似乎才开始明白,为什么会召见费兴进宫的原因似的。

王莽开始集中自己的精神,与费兴交流起来,开始询问费兴到任后的施政方案和措施来。

“爱卿啊,实在辛苦你了!

如今,国事维艰,四海不宁,朕寝食难安,食不甘味。荆州突变,盗贼蜂起,乱象纷呈,百姓不宁,更是令朕忧心如焚。

所以,朕才会心急火燎地下旨,召爱卿进宫,与爱卿一道,商讨对策。

爱卿啊,请你说说,你对荆州盗贼的形势,究竟是怎么分析的呢?

爱卿打算,用什么方法,去平定荆州的暴乱,有什么安抚百姓、治理地方的想法呢?”

王莽十分和蔼地询问费兴道。

5

听见皇帝的陈恳谦逊的咨询,费兴立刻兴奋、振作了起来,又重新恢复了平日的自信和爽直的个性。

费兴急忙低下头,用一副胸有成竹,一片赤诚坦率的语气,毕恭毕敬地回答王莽道:

“陛下啊:

微臣受到陛下的赏识和重用,内心十分的感激。臣对天发誓,一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工作,治理好荆州,安抚好百姓,平息盗贼,不负陛下的重托。

至于陛下问到荆州盗贼滋生的原因,臣对荆州盗贼形势的分析,以及微臣将如何去治理荆州,平定盗贼等诸多问题,微臣是这样设想的,请求陛下圣听。

臣了解,荆州、扬州一带,山林、水面、沼泽众多,那里的百姓,大多都居住在山林湖沼附近。

百姓们的祖祖辈辈,大都依靠山林湖沼生活,以捕捞、樵采为业,苟延活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