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23章 交谈,促成了一桩姻缘

第123章 交谈,促成了一桩姻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这件事发生以后不多久的一天,大哥刘縯,再次回到了舂陵白水的家中,帮助娘亲料理家族之事。

看见一向开朗爽快的弟弟刘秀,痛苦不堪,整天都是一副郁郁寡欢,不言不语,潜思默想的样子,刘縯不禁有些心疼后悔,甚至有些想放弃自己的打算了。

然而,刘縯终于狠下心来,思量道:

“反抗王莽,兴复汉室,恢复汉家基业,是会掉脑袋的事情。

如果我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无法说服,动员他们入伙聚义。我还有什么希望,去说服其他的英雄豪杰,参加反莽大业,匡扶社稷呢?

看样子,我的激将计谋,已经产生了一些效果。

如果趁热打铁,也许就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成功地说服弟弟们,加入反莽的队伍。到时候,我不是如虎添翼,更有了成功的希望吗?”

想到这里,刘縯暗暗高兴,轻轻地走到刘秀的跟前来,态度和蔼,语气坦诚地对刘秀说道:

“文叔三弟啊:

你还在为那一天,你当众受到兄弟们的羞辱,而生你大哥的气吗?

说实话,大哥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啊!

三弟啊,你认真地想想,在如今的乱世里,凭借你一个人的力量,辛苦地稼穑,整日不停劳碌,经商谋生,维持一家的生计,你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一辈子,苟全你和家族亲人的性命吗?

大哥我想,如果现在是太平盛世,世事公平、公正,发展机会均等,三弟你,的确可以凭你的本领,你的才能,很好地生存,有所作为,大展你的拳脚,实现光宗耀祖的梦想!

大哥一直坚信,凭弟弟你的聪明才智,依靠你的本事才干,发家致富,维持一家生计,也完全是游刃有余的。

你甚至非常有可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绅士、大财主,像我们的外祖父那样,拥有万贯家私,让全家衣食无忧。

问题是,现在天下纷扰,百姓不宁;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摊派分摊,要人老命;关系至上,任人唯亲。

观察如今大新王朝的用人体制,完完全全是任人唯亲,已经完全没有寒门士子、庶民百姓、底层士大夫公平公正发展的立足之地了。

三弟你认为,凭借你的才能,你的聪明才智,你能够有所作为,出人头地吗?

大智大慧之人,必然会富有远见,未雨绸缪,做出预先的防备。

大哥我私下观察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体察我刘氏家族连遭打压的惨景,分析权高位重者聚敛财富、贪婪搜刮百姓财富的所作所为,初步推断,如今百姓水深火热,民怨沸腾,不堪苛政久也,也许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天下定会大乱兴起。

到时候,我们舂陵侯刘氏家族,一大家子人,将如何生存呢?

到了那时,你一个人凭借什么条件,去苟且偷生呢?你一个人凭什么本事,去独善其身呢?

这些急迫的问题,正是大哥辗转反侧、日夜担忧的问题,也正是大哥图谋自救的原因啊!

从近处讲,我们的舂陵侯堂叔(刘敞)如今的处境,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现实例子。

为兄就是因为耳闻目睹堂叔(刘敞)的处境和遭遇,才怵然惊惧,幡然醒悟的。

为兄彻底明白,我们刘氏家族,如今的处境,已经是岌岌可危,危如累卵了。不图自保求存,恐怕唯有自取灭亡一条路而已!

我们怎能够认输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蝇营狗苟、苟且偷生地忙活一辈子呢?

三弟啊,你可还记得,当初发生在堂叔(刘敞)身上的往事吗?

居摄元年(公元六年),发生那件大事的时候,我的刘祉弟弟,才刚刚十四岁。而小弟你,也才刚刚十二岁,还不是十分醒事啊!

舂陵侯叔父(刘敞-刘祉的父亲)与安众侯伯父(刘崇-舂陵节侯刘买曾孙),为了维护我们刘氏家族宗室子弟的利益,就密谋高举义旗,兴起义兵,反抗王莽的专制。

那年的四月,舂陵侯叔父与安众侯依朝请之制,从舂陵一道去长安,参加朝廷的助祭明堂典礼。

安众侯伯父见王莽大权独揽,篡位之兆已萌,就忧心忡忡地对舂陵侯叔父说道:

‘兄弟啊:

如今安汉公王莽,专擅国权,恐怕迟早要祸害天下。而朝廷的群臣,却对安汉公阿谀逢迎,百般迎合,朝廷上噤若寒蝉,莫不曲从。

看来,我们大汉社稷,很快就要倾覆了!

皇太后年已古稀,圣上又冲龄,而安汉公权势熏天,无人能制!

高祖皇帝当年为何要分封诸侯,难道不就是为预防今日之事的发生么?

我们兄弟,乃刘氏子孙,难道能够对发生的事情置若罔闻,采取委曲求全的方法,对国难临头的局势,也置之不理吗?’

叔父舂陵侯深然其议。

二人秘密商议,最后决定,两人回到各自的封国以后,就立即准备,密谋为国讨灭逆贼,还我大汉江山社稷。到那时,天下义士,势必群起响应。

助祭明堂典礼归来以后,安众侯伯父就与自己封国的丞相张绍,详细商量诛灭逆贼之事道:

‘丞相大人啊:

照本爵看来,王莽那厮,肯定迟早要篡汉自立的。这样一来,就一定会伤害到我们的刘氏皇族的利益!

可是如今,天下人虽然在心里反对他,都对他不满和怨恨,却没有人敢率先举义起事,对他进行讨伐。

这实在是我们刘氏皇族之耻啊!

本爵是高皇子孙,破贼卫国自然是责无旁贷!我当代表皇家,奋起一击。则全国定会群起响应!

如果本爵率先振臂一呼,在舂陵率领我们的族人,高举义旗,大军西向,则大事就一定可成!

大人认为如何呢?’

张绍也是个忠贞之士,当即慨然应允道:

‘侯爷,如今的情形的确如此!微臣愿意听从侯爷的旨令,铲除叛逆。’

安众侯和族弟安成侯(刘礼)以及丞相张绍等人,就带领集结的一百多人,前去进攻南阳郡城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希望攻下宛城,扩充自己的势力,建立反莽的基地。

他们的准备并不充分,就仓促行事。结果他们连宛城的城门都没有攻进去,就被官军全部擒获!功败垂成!

幸亏王莽当时,羽翼未丰,还有些忌惮我们刘氏皇族的势力。

所以当时,王莽还没有敢于杀害安众侯、安成侯家族的全部家族子弟,只是夺去了他们的爵位,把他们统统罢为了庶人,安众侯的家宅,也遭水灌破灭。

堂叔(刘敞)也受到牵连,从此低调行事。堂叔的儿子刘祉,本来有望继承父亲的舂陵侯爵位,一辈子安享荣华富贵的,却被王莽剥夺了爵位。

舂陵侯堂叔(刘敞),为了我们刘氏皇族的权益,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他与安众侯伯父一道,孤军奋战,拼死努力地同莽贼抗争,是多么勇敢和义无反顾啊!

虽然最后是功败垂成,但舂陵侯堂叔和安众侯伯父,也无愧于我刘氏子孙的英雄气概啊!

堂叔(刘敞)这么为国一折腾,给刘祉小弟,就什么东西也都没有留下了。最后留下的,也许只有仇恨了。

你想想啊,文叔啊,堂叔、伯父他们这些年高德邵之人,仍想努力地维护我们刘氏皇室的利益,力图恢复我祖先的伟大基业。

虽然他们最终大事不成,但却是英雄豪杰作为。哪里是那些蝇营狗苟的鼠雀之辈,能够相比的呢?

可三弟你呢,却只是希图苟全自己的生命,这无异于是一种背弃家国、祖宗,苟且偷生的行为啊!

这样没有光彩地活着,你的人生还有何意义呢?你怎么能够称得上,是高祖玄孙呢?

大哥再跟你说说,抚养我们兄弟长大的二叔吧!他的境况,也是同样地令人同情啊!而这些,都是王莽所造成。

当初,二叔担任萧县县令时,可算是一心为民,处事公正廉洁,这些情况,你肯定是非常清楚的。

最后呢,二叔这样的好官,却也因为是刘氏宗室的缘故,被莽贼不分青红皂白地贬官削职,放归乡里。

现在啊,就连二叔一家的生活,也都没有了保障。起码的生存条件,也成了问题。

而刘祉弟弟,还是你最好的朋友呢!你看见朋友的不幸,家族的凋零,难道就这样无动于衷吗?

如果真是这样,你文叔这个人,还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吗?

抛开我们刘氏皇族的国恨不说,就是为了家仇,我们也该对篡贼反戈一击,殊死一搏啊!

从大处讲,小弟你平时厚待奴仆,亲爱邻里乡亲,关怀亲戚朋友,可称得是大仁大义,多情多义之人。

但如果大乱兴起,没有自保安民之策,你将凭借什么力量,去保护他们呢?

如果他们命丧于莽贼手下的暴徒官吏、盗贼官军之手,你真的就能够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吗?

这难道就是你口口声声所讲的大义、仁义吗?”

听到大哥讲到这里,刘秀心潮澎湃,激动万分,醒悟过来,急忙对大哥刘縯说道:

“大哥啊,你不要讲了!

听了你的剖析,小弟已经如梦初醒,心中已经全然明白。你所讲的,的确很有道理。天下兴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何况我们宗室子弟,更是责无旁贷。

然而,首倡聚义,举起反莽大旗,是官府眼中最为忌惮的反叛谋逆之事,可能诛灭九族的大事,一点也草率不得,你让小弟再考虑考虑。

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是一种苟且偷生的行为,君子所不为,的的确确也不是最佳的自保之策。

只有团结同志,结成一团,主动出击,奋起抗争,才有一丝的转机。

小弟以为,干什么事情,仓促和急躁都是不行的,必须把握有利时机才是。

如今,我们的力量还非常弱小,策略都还没有具备,同志们的人心,都还没有聚齐。

一切行动,都应该秘密准备才行,不宜操之过急,打草惊蛇,反被蛇咬。

如果我们冒然提出,聚义自保,驱逐僭贼,恢复汉室的口号,乃是公开地对抗官府,触犯伪朝大忌之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如果我们也如安众侯堂叔、翟太守他们当年那样,羽翼未丰,力量不足,时机不对,就贸然起兵,仓促地公开发难,公开反抗僭贼的暴政,必将惊动官府,召来官府的强有力讨伐,最终定会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全族屠灭。

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我们不可不慎之又慎。

如今,形势还不具备,队伍还不强大,我们的准备也很不充分。

小弟认为,我们还是潜藏行迹为上,不宜过分张扬,引起官府注意,招来大祸。

请大哥千万千万,耐心一些,谨慎一些,不要轻举妄动,打草惊蛇,招来官府鹰犬。

小弟打算,先到京师太学去学习一段时间,再考虑参加大哥队伍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