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19章 捕鱼惊魂(一)

第119章 捕鱼惊魂(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其时,新王朝其实也是英才辈出,人才济济。只是国之将衰,必定用人失矩、宵小当道、贤良被弃、任人唯亲已经朝廷成为常态,没有受到大新王朝王莽君臣的重用而已。

大新王朝朝内外的很多有识之士,贤明士大夫,早就已经看见了王莽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所在。

中郎将区博,心里十分担心,忧虑王莽的庸人自扰,恐怕会扰乱天下,荼毒生灵。

一天,区博巧遇了与友人王珏,于是与王珏交流对时事的看法,十分感慨地说道:

“王大人:

至尊的性格太过浮躁,痴迷复古,喜欢折腾,不能有一时一刻的安静,始终不能够改正自己那种食古不化、守残抱缺的毛病。

朝廷对土地、钱币、封爵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好,陛下就又开始了新的折腾。

陛下总想模仿古代圣贤,力图跟古代圣贤的做法,一模一样,不知道世易时移,应该与时俱进的道理。

陛下一味复古,也不管如今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古代圣贤的方法措施,是否还适合于当今社会的现实。

陛下当政治国,已经有好些年份了,但新王朝的治国理念,大政方针,制度设计等等,却始终未能确定下来。

陛下当初提出的解决百姓土地、释放奴婢、减轻赋税等承诺,也久久不能够兑现。

贪官污吏遂乘机在混乱的状态中,利用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大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为非作歹。

天下百姓一片悲愁,怨怒不已,有冤无处申。大批无辜百姓,被新王朝的法律套牢,被处以各种刑罚,身陷监狱的人,数不胜数,天下人的不满怨恨,更加沸腾。

这些问题,才是陛下应该首先解决的。我一定要利用机会,去说服陛下,以免陛下重蹈先汉的覆辙。”

看见王莽的胡乱折腾,百姓的悲惨局面,中郎区博忧心如焚,决心利用一个适当的机会,去规劝皇帝,改变朝廷的窘景。

王珏不以为然,嘲笑区博说道:

“中郎将大人太过天真幼稚。前大司马严尤大人,国师公刘歆大人,是陛下的亲密战友,胸有韬略,文武兼备,都无法说服陛下做出改变。

你区区一个中郎将,又与陛下的关系疏远,人微言轻,能够怎么样呢?

中郎将大人,我们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位就足够了,还要折腾什么呢?

天下姓王、还是姓刘,天下存亡兴衰,与你何干呢?”

“覆巢之下无完卵。王朝覆灭,我们怎么能够独善其身呢?道不同不相为谋。想不到王大人也是如此看法。哎,罢了罢了!即使陛下不听从,我们至少可以问心无愧啊!”中郎将区博叹息道。

2

这时的王莽,四处碰壁,也逐渐了解到了一些社会的真实具体的情况,逐渐明白了老百姓的忧愁与怨恨日盛的一些原因,懂得了一些造成这种状况的具体缘由。

王莽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力图改变这种现状,但病急乱投医,药不对路。

中郎将区博,见皇帝陛下经常为朝廷的土地改革、释放奴婢、钱币改制等问题殚精竭虑,寝食不宁,苦无良策,对王莽很是同情。

中郎将区博觉得,向皇帝进谏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

一天,眼见在王路堂批阅奏章的王莽,心情稍稍好些,表情轻松,区博大喜。

中郎区博,遂乘机请求觐见皇帝,向王莽进谏道:

“圣明的陛下:

臣深知,陛下胸襟宽阔,乐于接受臣子的谏言,以弥补朝政缺失。

臣私下以为,井田制虽是圣王之法,但废弃已久,不宜在圣朝使用。

周王朝的制度,既然已经衰亡,百姓也不再遵行,就一定有其灭亡的原因,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秦王朝的君王,非常清楚这个道理,知道顺应民心可以获得大利。

秦王朝于是废去井田,打开井田的分界,分给百姓,调动百姓种田务农的积极性,最终得以一统天下。

所以,秦王朝以后的官吏百姓,并未认为秦王朝废弃井田,开劈阡陌的制度,是一种弊政恶政,是造成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现在,陛下试图违背民意,社会发展趋势,重新恢复千百年以前的卓越治理方法,即使尧、舜再现,五帝在世,如果没有百年的渐进之功,恐怕也是不能顺利推行成功的。

微臣私下以为,如今天下除旧迎新,刚刚奠定新的基也,万民才新近顺从,效忠之心,还未完全奠定,确实不应该违背民心,强行施行井田旧制。”

王莽阅罢奏章,深以为然,赞扬中郎将区博道:

“爱卿所谏有理!

朕也深知,贵族豪强、平民百姓,都怨恨朝廷的土地国有政策,反感恢复井田制,朕将循序渐进,努力地纠正这些弊病,顺应天下民心。”

王莽对中郎将区博的建议十分欣赏。

3

于是不久,王莽再次下诏,推翻新王朝从前大力推行的恢复井田旧制的土地政策,宣布撤销土地国有的诏令,取消禁止买卖奴婢的法令。

王莽下诏书宣布道:

“布告天下:

凡是持有各种名目的国家土地王田的,都可以自由变卖,不受以前的法律法令的限制。

凡犯法私自买卖平民奴婢的,暂且都不予处罚,一概不予追究。”

诏书颁布以后,那些拥有土地、奴婢的官吏豪强贵族,顿时欢呼雀跃;而渴望分配土地的无地、少地的贫民,心里非常失望。

王莽制定的其他一些荒谬混乱的政令法令,残酷的刑罚,沉重而频繁的捐税,则依然如故,没有丝毫的改变。

平民百姓,不仅没有从新王朝改制革新的政策和法令中,得到一点好处,反而更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鱼肉与盘剥。

百姓心里,有了受到愚弄的愤怒感觉。

4

此时,新王朝的国内不顺,边塞也是危机重重。

西南边塞方向,在王莽新王朝不恰当的对外政策的祸害下,也酝酿起了新的战祸。

当初,五威将帅王建等奉旨,出使西南夷,宣布新王朝的政策措施。五威将帅按照新王朝皇帝的旨意,欲把句町王“邯”的爵位,从王爵降为侯爵。

句町王“邯”,得知消息,非常怨恨愤怒,拒绝服从新王朝皇帝的命令。

五威将帅王建无可奈何,只好向王莽汇报。

得到句町王“邯”抗旨的报告以后,王莽非常生气,决心杀一儆百。

于是,王莽下旨命令牂牁郡大尹周歆,立即派兵,严厉处置句町王“邯”的违抗圣旨。

牂牁郡大尹周歆接旨以后,不敢怠慢,就采用欺骗手段,将句町王“邯”引诱到牂牁郡郡城,运用阴谋诡计,杀死了句町王“邯”。

句町王“邯”遇害以后,句町王“邯”弟弟“承”,非常痛恨新王朝背信弃义的无耻行径,起兵进攻牂牁郡大尹周歆,欲为大哥句町王“邯”报仇雪恨。

牂牁郡兵力弱小,又不得人心,牂牁郡大尹周歆,也被句町王“邯”弟弟“承”杀死了。

得知牂牁郡大尹周歆被杀死的消息,王莽更加震惊,对句町王弟“承”的反抗,更加愤怒。

王莽下旨,命令新王朝西南的州郡官府,共同发兵,讨伐句町王弟“承”。

见新王朝官军大举进攻,句町王弟“承”不甘束手就擒,急忙联合西南夷进行反抗。

在句町王弟“承”的号召下,其他蛮族也纷纷响应,西南夷共同反叛新王朝的局面,更加蔓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