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13章 喜悦,当蚂蚁般摁死

第113章 喜悦,当蚂蚁般摁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那些奉命讨伐匈奴汗国的官军将领,接到皇帝驻军边塞,暂不攻击匈奴汗国的命令以后,欣喜若狂。

借着朝廷的恩宠旨意,驻边将领们,纷纷放纵自己的士卒,凶暴扰民,犯法抢掠。

十二位将军中,只有讨穢(秽)将军严尤等,晓畅军事,爱惜百姓,善于约束自己的队伍。

各郡国地方官吏,也借征召丁壮之际,催缴捐税,中饱私囊,手段苛刻惨急,人民不堪痛苦。

为了自保图存,逃避繁重的兵役赋税,小民百姓开始抛弃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土地,沦落成为流民、盗贼。或者脱离新王朝户籍,投靠豪族大姓,成为豪族大姓的荫护户,依靠豪族大姓的庇护维生。

眼见此情此景,讨穢(秽)将军严尤,满面愁容,忧心忡忡地对同僚诛貉将军阳俊说道:

“诛貉将军大人:

此次出军,严某非常担心,恐怕讨伐匈奴汗国不成,还将酿成新的变乱啊!”

陛下一向轻视匈奴汗国的军队,自以为对付小小的蛮夷—匈奴汗国,是稳操胜券,不费吹灰之力。

在骄傲轻敌之下,陛下也就没有了万全之策。

实际上,匈奴汗国是北方一个大国强国,虽然遭受挫折,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塞外蛮夷,屈服于匈奴汗国的压力,不是没有道理的,由此也证明了匈奴汗国的实力。

可是,陛下却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讨伐匈奴汗国的战争,并非一帆风顺,也有失利的可能。

严某担心的是,一旦战事失利,必然会激化国内矛盾,引发连锁反应。

这次战事,不仅会导致边疆残破,内地也会鸡犬不宁,恐怕大乱将会再次发生。

陛下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在匈奴汗国身上,显示新王朝的国威,转移国内矛盾,稳定自己的皇位,找回中原皇帝的尊严。殊不知,恩威并用,不战而能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谋略。”

“严大人言之极当!

陛下刚愎自用,听不进臣子的谏言,我们能够怎么样呢?

就连严大人与陛下是多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也受到陛下排斥,不肯听从大人诤言。我们这些领兵的大老粗,还能够怎么样呢?”诛貉将军阳俊也感叹道。

两人相对唏嘘,感叹不已。

新王朝与匈奴汗国的大战,还没有开始爆发,后来的失败结局,就已经被有识之士料定了。

2

对于新王朝打破汉王朝与匈奴汗国和睦相处的国策,向匈奴汗国用兵一事,不仅仅是大司马严尤等将领大臣不支持,王莽的亲密战友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欣等文臣,也竭力反对,然而无济于事。

大司马严尤眼见数次劝说王莽无效,越发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只得向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欣等人抱怨道:

“诸君: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陛下把我放在大司马的高位上,却不让我这个大司马参与议政,主持统帅边塞军事,而是让立国将军孙建这个马屁精担任大将军,令我担任一方将领,作为讨穢(秽)将军,出军边塞,真是令人沮丧不已。

不能够参与朝廷政事,统帅全军,我严尤还可以忍了。

可是,向匈奴汗国用兵,陛下居然也不肯听听我这个大司马的意见和谋略。我呆在大司马这个位置上,尸位素餐,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还是去请求至尊,把大司马这个三公职位,归还给王寻大人,继续担任太中大夫,参与议政吧!”

“大司马大人:

你还是尽量忍忍吧!我们这些老家伙,早就已经讨人嫌弃了。

至尊现在,一心宠爱王兴、王盛、哀章、王寻、孙建这些新贵、马屁精,对他们言听计从,早已经忘记了我们这些老部下了,早就忌惮我们这些三公了。

不瞒大人,实际上,至尊早就不想让阁下,担任大司马这个三公要职了。

至尊从大司马位置上发迹,岂能够也让他人,东施效颦呢?

大司马大人熟悉边事,饱读兵书,长于韬略,朝廷的贤良士大夫都是有目共睹。

至尊却不愿听从大司马大人的意见,而是听从马屁精的谋略,任命立国将军孙建这些新贵,统领全军,主持军事,甄某十分担心,非常忧虑讨伐匈奴汗国会功败垂成,丧师误国,危害社稷。”

大司空甄丰,也心事重重地赞同严尤说道。

“大司空大人言之有理。

至尊太过自负,严厉。不仅摒弃大司马大人,就连大司空王邑大人也受到摒弃,一心一意,听从王寻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的主意。。

大司空王邑大人晓畅军事,曾经参与平定翟义的反叛,功劳显赫,也不能够参与军事,我刘子俊这些老人,就更加不敢多言了。

虽然我受封国师,却不能够提出谏言,即使提出了谏言,至尊也是置若罔闻,令人气馁。

我这个堂堂正正的国师,还有什么用呢?岂不是饱食俸禄,无所事事吗?

请问大司马大人,大人以为,至尊一意孤行,一心一意要对匈奴汗国用兵,到底是何用意呢?

对此问题,刘歆一直疑惑不解,不得要领。请大司马多多大人指教。”

刘歆恳切地询问严尤说道。

“国师大人,指教说不上!

我们是多年的亲密战友,亲如兄弟,淡泊名利,对至尊进尽忠言,都是我们的本分。都是为了帝国的兴旺大业,以求青史留名而已。

我们与陛下,同在一个战车里,可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帝国重蹈覆辙,一朝覆灭,恐怕我们这些老臣,也将覆巢无完卵,死无葬身之地,遗臭万年,脱不了干洗。

据我的私下猜测,至尊之所以一意孤行,欲发动对匈奴汗国的战事,是想通过向匈奴汗国等蛮族用兵这件事情,来激发百姓的忠君爱国热情,提高至尊威望,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诸君难道没有发现,陛下常常忧心忡忡,寝食不宁,陷入了焦虑不安之中吗?

既得利益阶层的强大阻力,各级大臣官吏的贪婪颟顸,贪腐堕落,使至尊一力主张的的各项改制措施,礼制礼法制度、土地改革、禁止奴婢买卖、钱币改革、赋税改革、吏治改革、机构设置等,大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一直进行得很不顺利。

如今,朝廷矛盾重重,经济凋敝,流民四起,朝廷的日子,早就已经很不好过了。

至尊虽然高高在上,深藏深宫,但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这种种改制措施的不顺,才迫使陛下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地发动边塞战争,借机收回大臣权力,解决流民问题,转移国内矛盾。”

“大司马大人果然高明,一语中的。”大司空甄丰称赞严尤道。

“的确如此!

子俊也曾经多次拜读过大司马大人的《三将》、《论匈奴策》等,深为叹服。

大司马大人的才干谋略,超过乐毅、白起百倍。

可惜,至尊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肯接受大司马大人高瞻远瞩的谋略。”国师刘歆十分遗憾地说道。

“严尤个人的荣辱得失,不值得一谈。严尤考虑的,是为新王朝尽力,为陛下效忠。

至尊的心思,严某也深知。

当初,就是因为涉及匈奴等蛮族的战事,至尊觉得严某还有用得着之处,所以才提拔严尤,位列三公,担任大司马这个重任。

就是至尊如今,要罢去臣的大司马职位,严尤也毫无怨言。

严尤最为忧心的,是至尊仓促草率的举措,会祸害百姓,危害帝国根基,颠覆社稷。

大司空大人,国师大人,我们都是至尊多年的亲密战友,经过了风风雨雨,当与至尊同舟共济。

我们还是尽我们的努力,尽力去说服至尊,做陛下的诤臣忠臣吧!

即使至尊不用我们,我们问心无愧,也会心安理得,好受一些。

诸君以为如何呢?”大司马严尤建议道。

“大司马大人真是帝国的忠臣!我等理应如此。”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歆赞同,齐声说道。

3

“朕满腔热情,忧国忧民,怀着宏伟的抱负,兴利除弊,施行改制,进行钱币、土地、解放奴婢的伟大革新,为什么朕的举措,却得不到官吏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呢?”

王莽常常为此,而百思不得其解,苦恼万分,对着侍中王邑抱怨说道:

“朕的新王朝,一心为民,一直都在花大力气,革新汉王朝遗留的弊政。

如今为什么,朕大力推行并发行的新钱币,一直得不到百姓的信任,不能够很好的流通使用呢?

为什么朕的井田制方案,会召来嫉恨、仇视、抗拒呢?

为什么朕的赋税改革步履沉重,一直都没有好的收效呢?朕决心惩罚匈奴汗国,维持边塞安宁,为什么臣民要指责朕穷兵黩武呢?”

大新王朝最高领袖王莽,一想起这些棘手的问题,心里就十分不解,恼怒万分,忍不住对王邑发泄。

侍中王邑,见王莽懊恼万分,急忙安慰王莽道:

“陛下不要着急!凡是都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

陛下的一切改制措施,都是为了社稷的长远利益着想,为了天下苍生。

可是,为什么陛下的一番好意,始终得不到大众的理解呢?为什么陛下的改制举措,却得不到大众的拥护呢?

臣私下以为,首先是那些可恶的家伙,鼠目寸光,眼睛里只有眼前的利益,看不见长远的利益!

其次,是朝廷的改制措施,还有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不够尽善尽美,甚至有的措施,似乎有些药不对症。

实际上,革新本身就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创举,没有什么革新,是十全十美,没有纰漏的。”

王邑趁机,劝说王莽道。

王莽沉吟半晌,终于回应道:

“侍中大人言之有理!朕常常这样反问自己,反思施政的问题,发现的确还有不够尽善尽美的地方。朕将努力改进,像当年周公一样。”

4

王莽一心一意地推行他的复古改制新政,令他的统治阶层的成员,也发生了巨大的意见分歧。

在对外政策上,大司马严尤等武将的反对最为激烈。

在国内政策上,以国师刘歆,大司空甄丰为首文臣,反对最为明显。

国师刘歆,是最了解王莽的,一直对王莽的亲近信任,感恩戴德,渴望报效。

刘歆也最清楚王莽的心思和处境,知道货币改革等改制措施中出现的一些弊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