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12章 如实,灭门之祸

第112章 如实,灭门之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西域都护但钦,在车师后王国遭到匈奴汗国联军的攻击,遭受失利以后,新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力,大受影响。

西域诸国厌烦迎送新王朝使节官员和向新王朝朝贡的沉重负担,也纷纷向匈奴汗国示好,甚至公开倒向了匈奴汗国。西域都护但钦的处境更糟。

此时,一场军事政变的危机,也在西域军营出现。西域的形势,一下变得更加危急起来。

2

其时,祸不单行。

西域都护但钦部下所管辖的戊已校尉刁护,正身患重病,在军队大营中养病,不能够过问军政之事。

戊已校尉属下的长史(指挥部秘书长)陈良,遂召集长史终带、司马丞韩玄、右曲候任商等将领,商议后事。

戊已校尉属下的将领们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戊已校尉长史陈良,率先发言,为大家分析形势,寻找自救之策说道:

“诸君:

西域各国如今的形势,对我们是极端不利。有些西域城邦,甚至开始公开背叛我们。我们的兵力弱小,而敌人异常强大,即使想要自保求存,也已经非常困难。

当初,我们奉命戍守边塞,都是为了向我们的汉王朝君王效忠。

而如今这个皇帝,不过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篡位者,并不是我们的真正主人,我们犯不着冒死为他卖命。

自从王莽这个逆贼,篡夺我大汉朝廷的皇位以后,对我们这一些至始至终忠于汉朝廷的贤良人士,是大为忌恨,如今,见我们陷入绝境,也不肯挽救。

如今,匈奴汗国联军,又大举侵袭我们,车师后王国的后城长(司令官),也被匈奴将领斩杀,西域都护部下的司马(军政官)也被敌军击伤,形势十分危急。

而西域戊己校尉刁大人,一直不体恤士卒将士,定将我们带入死地。

如今我们四面受敌,面临死亡的危险。无论怎样抵御,都只能够是死路一条。

我们都是英雄豪杰,岂能够坐以待毙,成为待宰的羔羊,等待他人的绞杀呢?

本长史听说,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一直感激大汉朝廷历代君王的恩德,对王莽的刻薄寡恩非常不满。

我们不如群起举义,自称汉大将军,杀掉西域戊己校尉刁护等人,然后率领众人,去投奔匈奴汗国单于,寻求匈奴汗国的庇护。

我们这样做,或许可以躲过一劫,保全我们自己和亲人的身家性命。”

长史终带、司马丞韩玄、右曲候任商等将领,一致赞成道:

“陈长史大人言之有理。我们是大汉的忠臣烈士,岂能够向那个篡位者效忠卖命呢?”

大家迅速行动了起来,立即派遣将士,杀死了忠于新王朝的西域戊己校尉刁护,以及刁护的儿子和兄弟等人,裹胁戊己校尉部下所属的全部文武官员,以及男女眷属等,大约二千余将士官员,一同投奔了匈奴汗国。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得知陈良等来投奔,大喜,任命归降的长史陈良、终带、司马丞韩玄、右曲候任商等人,担任匈奴汗国的乌贲都尉。

2

驻守新王朝西部边塞的立国将军孙建,闻听西域边塞接连发生的惊天巨变,惊恐不已。

始建国元年(公元8年)十一月,立国将军孙建,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一些非常事件,禀告王莽,并向朝廷提出了果断处置变乱的建议说道:

“陛下:

臣得到两个十分重要的情报,敬请英明的陛下立即予以果断处置。

西域将领但钦,上报臣说道,九月辛巳日,戊己校尉属下的长史(文书官)陈良和终带等人,带兵反叛。

叛军将领长史陈良和终带等人,自称已被废弃的汉朝大将军,狼狈为奸,以下犯上,不仅杀害了上司戊己校尉刁护,而且还劫胁戊己校尉属下的官兵眷属,逃往了匈奴汗国。

本月十二日(癸酉日),一个不明身份,不知从何处来的一个疯狂男子,自称刘子舆,开始招摇撞骗,蛊惑百姓。

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居然敢狗胆包天地拦住臣孙建的车驾,在臣的车驾前叫嚷喧嚣,散步谣言。

这一个自称刘子舆的男子自称说道:

‘各位乡亲,贤良士大夫:

我是汉王朝皇族的子孙刘子舆,成帝姬妾的儿子。刘家就要重登皇帝宝座,快去命令那个篡国之臣,赶快把宫殿给我腾出来。’

臣闻此自称刘子舆的狂徒叛逆之言,非常惊骇。臣立即下令,把这个叛逆男子逮捕,进行严厉审讯。

在臣的严厉审讯之下,臣终于得知,这个自称汉朝皇族子孙的叛逆之徒,并不是什么成帝之后刘子舆,而是京师常安的一个地痞流氓,无赖之徒,姓武,字仲。

武仲不务正业,无所事事,长期流浪在此边塞,招摇撞骗,自称刘子舆,以蛊惑人心,骗取同情和施舍。

臣认为,陈良、终带、武仲这些叛臣贼子,率先作乱,煽动百姓,反叛朝廷,他们都背逆上天,违抗天命,实属大逆不道,怙恶不悛之徒,必须严厉惩罚,着力防范,斩草除根才是。

臣建议陛下,请立即追究武仲、陈良、终带等叛臣贼子的罪恶,调查他们的党羽,追究他们应当连坐的亲属,以誅灭叛逆的苗头,防范于未然。

在这里,臣还要禀告陛下一件要事。

前不久一天的晚上,臣正在熟睡之中,突然梦见,汉王朝太祖高皇帝,告诉了臣这样一句话,臣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高祖皇帝告诉臣道:

‘孙建将军:

吾曾经受命于天,非常明白天命所归的道理。如今天道循环,天下已归圣贤治理,吾十分满意,感激天帝,选拔的优秀君王,承继帝业。

吾自愿申请,请求新王朝圣明的陛下,取消守卫汉朝廷宗庙的官员。

吾殷切希望,能够在新王朝圣明的皇帝陛下的祖庙之中,拥有一个位置,作为寄宾。

请将军阁下,务必将吾的心思,禀告圣明的新朝贤君知道。否则,定有报应。’

臣一梦醒来,夜不能寐,倜然警觉,担心高祖皇帝的诅咒。

臣细细思索梦中的情形,猛然意识到,太祖高皇帝,聪明贤惠,懂得天命所归的至高道理,他确确实实,是想顺承上天的旨意,以求保全自己的后代子孙。

希望圣明的陛下,能够胸襟广阔地满足太祖高皇帝的心意,保全刘氏子孙。

回想当初,臣记得曾经上书皇帝,向陛下做出这样的建议说道:

‘陛下:

如今天命已经转移,臣以为,汉王朝的宗庙社稷,不应当继续留在常安城里。

而刘氏宗室子孙,已经衰微破败。显而易见,刘氏宗室子孙,已经不再受天命的眷顾了。

身为诸侯,在朝为官的刘氏子孙,也应该跟汉王朝一样,同时废弃,以免违背天意。

臣私下以为,陛下这样做,未雨绸缪,意义深远。

一者,既可以断绝,还一直愚忠于汉朝廷的那些孝子贤孙们倒行逆施的希望,避免死灰复燃;二者,也可以避免,给予奸党们阴谋作乱,复辟汉室的机会。’

可是,陛下最为仁慈,大仁大义。

陛下深谋远虑,胸怀宽广,恩德深厚,一直迟迟不肯对臣的建议,作出一个明确的回复。

臣经历以上这些事件以后,心里更加忧虑、担心。

以前,原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快、徐乡侯刘快的胞弟真定人刘都、陵乡侯刘曾、扶恩侯刘贵等人,都曾经聚众闹事,图谋反叛,复辟刘氏。

那一些狂妄狡猾的奸贼,那些狂徒野心家,地痞流氓之类,往往依托已经灭亡的汉王朝,或者妄称已经灭亡的汉朝将军,或者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等,纷纷发动反叛行动,以至接连不断地犯下了夷族灭家的大罪。

微臣私下斗胆以为,恐怕这些,都是因为陛下您的仁慈圣恩纵容的结果,未及尽早地杜绝他们的奢求和欲望,让他们的野心膨胀所造成的。

臣一次,再次大胆冒昧地建议陛下,汉王朝高皇帝在京师常安的祭祀庙宇,可以立即撤除。

臣建议,可把高皇帝极其子孙的神龛,作为新室的国宾,在明堂里享受献食。

臣私下认为,汉成帝是陛下的异姓兄弟,汉平帝是陛下的女婿后辈,他们的神位,都不适宜再放在宗庙里。

元帝陛下与太皇太后陛下生为一体,为陛下的圣恩所推重,礼仪上也十分适宜继续保留,可以保持太皇太后的原位。

臣再次请求陛下,凡是在京师常安的汉朝廷所有的君王诸庙,都应该一律废弃。

凡是被朝廷封为诸侯的刘氏宗室,一律根据封户的多少,都编入五等爵位之中。

凡在朝廷、地方有官职的,都应该立即予以罢免撤职,让他们在自己家里耐心等待,等待朝廷,评价他们的业绩功劳才干之后,授予新的官职。

这样做,上可以符合天意民心,满足高皇帝神灵的殷切愿望;下则可以防患于未然,以铲除最终的祸乱根源,杜绝野心家和狂妄之徒,利用旧皇室,发动反叛,阴谋复辟等狡诈祸国行为的萌发。

臣的建议可否,请陛下裁决。”

立国将军孙建的建议,大合王莽的心意。王莽见了,大为欣赏,立即下诏说:

“卿言极是,准奏!

嘉新公、国师刘秀(刘歆),依照金匮符命,担任了予的四辅职位;

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大臣,共三十二人,都明察天意,效忠于朕,懂得天命所归的至理。

他们有的进献天符祥瑞,有的提出好的治国意见,有的拘捕和告发反贼,他们的功劳巨大,功勋卓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