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2章 疑惑,恶毒丈母娘的改变

第12章 疑惑,恶毒丈母娘的改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往事不堪回首,历历在目,太皇太后王政君感慨万千,更加郁郁寡欢。

性格一向坚强,善于忍辱负重的太皇太后,闷闷不乐地想着过往的旧事,念着多艰的国事,眼泪忍不住地从眼角流了下来。

大汉朝廷的士大夫们,实际上心里都十分清楚太皇太后王政君当年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对太皇太后忍辱负重,敬慕不已。

士大夫们也都十分清楚,王氏家族的权利和地位的得来,着实来之不易的现实。

大汉帝国的王公大臣们,内心里都非常能够理解,为什么太皇太后(王政君),大司马王莽,骠骑将军王根等王氏家族外戚勋旧,在新皇帝继位以后,始终不愿意放弃他们手中掌控的朝廷大权,没有按照朝廷历来的惯例,把朝廷大权,交给新皇帝和新帝的皇亲国戚。

2

当初,黄龙元年(前49年)之时,宣帝刘询(刘病已)因病驾崩。宣帝刘询的太子刘奭,在父皇刘询的灵柩前即位,这就是汉元帝刘奭。

元帝刘奭正妻王政君所生的嫡长子刘骜,那时最受祖父宣帝刘询的宠爱。

汉元帝刘奭登基以后,年仅三岁的皇太孙刘骜,也顺理成章地被大汉朝廷立为了皇太子。

元帝刘奭的正妻王政君,也顺理成章,先由太子之正妃,晋升为婕妤。

接着,大汉新君汉元帝刘奭下旨,晋封婕妤王政君之父王禁,为阳平侯,为确立皇后做准备。

三天之后,王政君终于顺理成章地,从婕妤的位置,正式地被立为了大汉皇后。

然而,王政君以后的皇后生涯,却不是臣民想象中那样的荣耀辉煌,甚至可以说是忍辱负重,饱守屈辱。

一直以来,生性庄重、不苟言笑的王政君,就不受丈夫刘奭的宠爱。

自从生下儿子刘骜以后,作为太子之正妃王婕妤,后来的皇后的王政君,就很少被自己的夫君刘奭召幸了。

作为皇后的王政君,平日里很难得见到丈夫刘奭,从此开始过上了一种冷清孤独,寂寞无聊,遭受猜忌嫉妒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幸福和乐趣可言。

作为皇后的王政君唯一的乐趣,就在于教育和抚育自己的孩子刘骜,把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寄托在儿子刘骜的身上。

后宫嫔妃众多,美女如云。好色无度,体弱多病的汉元帝刘奭,一心宠爱心爱的妃子傅昭仪等美女,也根本就没有精力,去一一临幸其他女人。

年纪渐长,姿色渐衰,不善讨好夫君的王政君,就越发被夫君刘奭忽略了。

3

然而,具有好色本性的汉元帝刘奭,虽然宠爱傅昭仪等妃嫔,但也不想放过身边的美女。

刘奭妃嫔众多,分身乏术,他常常无暇亲临各宫,去视察巡幸宫中的美女。

于是,刘奭经常命令宫廷御用画师毛延寿等,让他们画下后宫嫔妃们的肖像,然后根据嫔妃们的模样和姿色,去翻牌选定应该召见临幸谁。

就连号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当时也无缘得到刘奭的召幸,其他美女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就这样,在正宫皇后王政君,遭受夫君刘奭冷遇冷落的那些日子里,傅昭仪(后来的定陶王刘康之母),冯昭仪(后来的中山王刘兴之母)等妃嫔,都后来居上,鹞子翻身,先后受到了元帝刘奭的宠幸,大受刘奭的宠爱。

不久之后,傅昭仪、冯昭仪两位妃嫔,都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皇后王政君母子的日子,也就更加艰难了。王政君时常忧心忡忡,担心不止,忧虑母子同时被废。

4

因为特别宠爱美丽的妃子傅昭仪的缘故,元帝刘奭爱屋及乌,因而对傅昭仪所生的儿子定陶王刘康,也十分钟爱,超过了诸子。

刘奭常常把儿子刘康带在自己的身边,对刘康的待遇,超越了所有的皇子。

宴饮聚会之时,元帝刘奭曾经多次对着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等人之面,不加掩饰地夸奖自己的儿子定陶王刘康说道:

“诸君:

朕以为,定陶王康儿,多才多艺,有胆有识。他聪明睿智,最肖朕躬,具明君之才,最堪重用。”

群臣知道皇帝的私爱,一个个面面相觑,都不敢随意附和皇帝,以免因此遭祸,得罪皇后王政君、王氏家族以及其他妃嫔及其家族。

见群臣不敢公开质疑,元帝刘奭越发恣意纵情,常常超越朝廷礼制礼法,与儿子刘康,形影不离。

甚至到了最后,父子两人亲密到了,坐则侧席,行则同辇,如影随形的地步。

傅昭仪见自己母子受到元帝刘奭的专宠,暗暗高兴,野心开始膨胀,有了夺嫡之心。

5

眼见傅昭仪是如此美丽迷人,而其儿子定陶王刘康,又是如此优秀,英俊能干,才智超群,元帝刘奭越发钟意于傅昭仪母子。

而嫡长子刘骜年纪渐长,对自己的皇后娘亲受到父皇的冷落疏远,日益不满,开始叛逆。

刘骜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桀骜不驯,人见人嫌,元帝刘奭更加不喜欢嫡长子刘骜了。

渐渐地,元帝刘奭,对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长子太子刘骜,就越来越不满意了。

元帝刘奭不仅仅是不喜欢自己的嫡长子刘骜,而且是看嫡长子刘骜,越来越不顺眼了。

尤其是后来,太子刘骜长大成人,逐渐懂事以后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更是让父皇刘奭,愤怒不满,对儿子的叛逆和桀骜不驯,恨之入骨。

而长大成年后的刘骜,对父皇厚此薄彼的不公行为,更加痛恨,对娘亲王政君受到的冷遇,更加愤愤不平。

刘骜的叛逆之心更加强烈,与自己的父皇的关系,也日渐疏远隔阂,甚至与自己的父皇公开对立,唱起了反调,越发触怒了父皇。

元帝刘奭更加厌恶自己的嫡长子刘骜,觉得自己的儿子刘骜太不懂事,不务正业,只知道饮酒作乐,荒淫嬉戏,忤逆父皇,无德无能,不堪皇家大任。

因此,元帝刘奭,数次有了废掉自己的嫡长子刘骜的太子之位,改立次子定陶王刘康为太子的打算。

那时,王政君的大哥王凤,已经继任了他的父亲王禁的阳平侯侯位。

王凤虽然已经是阳平侯了,在朝廷中,也有了一定的官职和地位。

但王凤此时,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侯爵,实际上无职无权,也没有多大威望,也无力左右皇帝的喜好爱憎,无法决定太子的废立之事。

元帝刘奭,明目张胆地欲另立太子的打算,时常搅得皇后王政君、王政君的大哥王凤等王氏家族族人和太子刘骜等人,是如坐针毡,忧惧不安,茶饭无味。

好在最终,王家遇难成祥。

多亏了元帝刘奭的宠臣-驸马都尉、侍中史丹等正统文武大臣的多方斡旋,鼎力相助,王政君母子,才最终化险为夷,保住了刘骜的太子位置。

6

驸马都尉、侍中史丹,字君仲。史丹的祖辈,原籍鲁国,后来,史家举家迁移到了杜陵居住。

史家也是官宦子弟,大户人家,名门望族。但他们最终的发迹,却有着一段十分悲惨难忘的因缘。

史丹的祖父名叫史恭。史恭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妹妹史盈盈。

汉武帝时,史恭的美丽妹妹史盈盈,嫁给了皇后卫子夫之子太子刘据,成为了卫太子刘据的良娣。

最后,史盈盈为卫太子刘据,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被宣帝刘询称为“悼皇考”的史皇孙刘进。

这个史皇孙刘进,就是著名的汉宣帝刘病已(刘询)的父亲。

史皇孙刘进的身世,十分悲惨,非常令人同情。他并没有能够享受多少幸福,后来年纪轻轻,就遭遇江充的巫蛊之乱,与自己的父亲卫太子刘据一道,被逼自杀身亡了。

而史皇孙刘进的怀有身孕的妻子史盈盈,也被关入了天牢中,收入了郡邸狱。

史盈盈在监牢之中,生下史皇孙刘进的遗腹子刘病已以后,也被朝廷下令处死了。

史皇孙刘进、史盈盈夫妻的独生儿子刘病已,即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就是在监狱中出生的。

依赖邴吉等贤良、善心人士的救助,史皇孙刘进、史盈盈夫妻的独生儿子刘病已,最终才得以蒙受汉武帝的大赦,躲过一劫,侥幸出狱,幸免于难。

在襁褓之时,刘病已就父母双亡,命运非常坎坷,地位十分卑微。

出狱之后,刘病已就被交给了外祖父、舅舅的史家进行抚养。

刘病已只得依傍娘亲史家的外祖父、舅舅等亲戚,苟延残喘,苟且偷生。

而此时,因史家是叛逆卫太子刘据父子戚属的关系,也受到巫蛊之案的牵连,家境凋零,生活也十分艰辛。但史家亲人,依然全力养护这个可怜的孤儿外孙刘病已。

因此,宣帝刘询(刘病已),从小就在外祖父、舅舅的史家庇护下长大,与史家的感情非常深厚,关系非同一般,视同最亲的亲属。

后来,昌邑王刘贺被废,刘病已被大臣霍光,拥立为汉帝,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宣帝。后来,刘病已改名为刘询。

此时,宣帝刘病已即皇帝位之时,外祖父、舅舅史恭等史家至亲已死。

舅舅史恭,留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刘病已的表兄弟史高、史曾、史玄。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刘病已即皇帝位以后,刘病已的表兄弟史曾、史玄等,都以外戚旧恩而封侯。

刘病已的二表兄史曾,被封为将陵侯,三表兄史玄,被封为平台侯。

大表兄史高,为侍中,受到宣帝刘询的恩宠而尊贵。后来,因为侍中史高,检举揭发大司马霍禹造反有功,而被大汉朝廷封为了乐陵侯。这样,史家就有了三个侯爵,显赫一时。

宣帝刘询病重之时,自知无法治愈,遂任命大表兄侍中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管尚书事,辅佐皇帝。

宣帝刘询死后,宣帝的太子刘奭,就是宣帝刘询的那个结发之妻,被霍家害死的著名的皇后许平君之子,继承了父皇之皇位,这便是孝元帝。

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淡泊名利,协助孝元帝刘奭稳定朝廷,辅佐政事五年以后,申请退休,回家养老。

孝元帝刘奭,感念史家的养育、辅佐大恩,赐给表舅舅史高,安车驷马及黄金,免去史高的官职,让史高回到自己的家宅中养老。

几年后,史高因病死去,被汉元帝谥为“安侯”。而史丹,就是安侯史高的儿子,刘奭的表兄弟辈。

自元帝刘奭当太子时起,史丹便因父亲史高的保举,而担任中庶子,侍从宣帝刘询十余年。

元帝刘奭即位以后,任命史丹,担任驸马都尉,加官侍中。史丹常陪乘元帝刘奭车驾出行,深得元帝刘奭的宠幸和信任。

史丹以驸马都尉侍中职位,侍奉汉元帝刘奭,对汉元帝刘奭一直忠心耿耿,关系亲密。

史丹智谋过人,说话幽默风趣。

当时,汉朝廷很多国家大事的决策,史丹都参与磋商谋划。元帝刘奭喜欢听史丹的建议,对史丹很是宠信。

所以这时,尽管傅昭仪受到元帝刘奭的宠爱,力压群美,其儿子定陶共王刘康,也因英俊多才,获取父皇刘奭的欢心,母子均受元帝刘奭恩宠,超越了宫中所有人。

但元帝刘奭还是认为,史丹是前朝旧臣,又是自己的外祖父的直系亲属,非常值得亲近信任。

所以,元帝刘奭特别下诏,任命史丹,去做太子刘骜的师傅,监护太子刘骜,务必培养太子刘骜成才。

可太子刘骜呢?却记恨父皇的不公,并不领情,依然沉迷于饮酒、女色之中,无所作为,父皇刘奭更加不悦。

而刘骜的母亲皇后王政君,年纪渐长,也因不善于侍奉夫君刘奭,而不受元帝刘奭的宠幸。

元帝刘奭对皇后王政君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王政君常常得不到夫君召幸。

皇后王政君母子,皆不受元帝刘奭之宠,刘骜的太子之位,王政君的皇后之位,都岌岌可危。

驸马都尉侍中史丹,一向倾向于宣帝刘询最喜爱的嫡长孙刘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7

宣帝刘询在流落江湖落难之时与妻子许平君相识相爱,当时还未发迹,娶亲之时,家境非常贫寒。

因此,嫡长子刘奭,小时候就一向体弱多病,病恹恹的,长大成人以后,病体也没有多大改观。

建昭(前38-34年)年间,元帝刘奭再次生病,病势十分沉重。

刘奭暗暗担心,自己的寿元不长,开始谋划自己的后事,以防不测。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元帝刘奭常常不能亲理朝政,几乎整天沉醉在音乐歌舞之中。

除了女人,就是饮酒、音乐,刘奭一心享乐,身体也越发不济。

有时,元帝刘奭不肯上朝理政,就把军用的战鼓-鼙鼓,安置在宫殿台阶之下,演奏取乐。

刘奭自己,技艺高超,亲自站在大殿前的轩槛(栏杆)旁,投铜丸击鼓,使之发出疆场进兵时的那种急促的擂鼓声,悦耳动听,完全合乎音乐的节拍。

后宫嫔妃和皇帝身边的乐师们无人能为,或者故意假装不行,以满足皇帝刘奭的好胜之心,讨取皇帝欢心。

只有定陶王刘康,仗恃父皇的宠爱,而又年青聪明,反应敏捷,他耳濡目染,融会贯通,能够轻松达到甚至超过父皇的技艺水平。

元帝刘奭对心爱儿子刘康的这手绝活,大加赞叹,认为刘康聪明能干,善于学习,领悟能力超强。

不止一次,刘奭在驸马都尉史丹等文武大臣以及皇亲国戚的面前,提及此事,数称定陶王刘康之才,发出更换太子的种种暗示。

定陶王刘康的母亲昭仪傅佳慧暗喜,活动更加积极,欲为儿子刘康争夺太子之位。

刘康的母亲昭仪傅佳慧,原本地位卑微,只是汉昭帝上官太后宫中的一名普通的才人。

元帝刘奭即位之前,一次奉父皇之命,去问候汉昭帝的妻子上官太后。

偶然之间,刘奭看见聪慧美丽、气质非凡的侍女傅佳慧,一时惊为天人,便在心里喜爱上了她,开始与傅佳慧有了来往,产生了情义。

刘奭即位之后,不忘旧日情义,便顺理成章地下旨,将才人傅佳慧纳进皇宫,专门为傅佳慧设置了一个新的嫔妃品级—“昭仪”,以安顿傅佳慧。

昭仪在汉宫庭的地位很高,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与外朝丞相的品级相同。

8

驸马都尉史丹这人,性格乐观开朗,言谈风趣幽默,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见多识广,足智多谋,心思十分缜密,希望护卫皇家正统。

史丹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元帝刘奭的动态,以及大汉朝廷内外的细微变化。

史丹一次次听到,元帝刘奭在大庭广众,如此频繁地夸奖自己的儿子刘康,数说嫡长子刘骜的种种不是,史丹便敏锐地预感到了不祥的苗头。

那一天,驸马都尉史丹,再次听到元帝刘奭夸奖儿子刘康的音乐才能时,终于忍不住了。

史丹急忙快步上前,以幽默的语气,委婉地向元帝进谏说道:

“陛下啊:

臣私下以为,所谓才能,在于聪敏好学,温故知新,沉稳庄重。臣以为,皇太子就是这样的人。

至于说到,在丝竹鼙鼓之间,有特殊才能的人,那么黄门鼓吹中的陈惠、李微等人的技艺,便远远地高于了宰相匡衡等贤良了。

如此看来,他俩都可以代替宰相匡衡大人,去协助皇帝,治理国家了。”

史丹直言不讳的一句话,一下子把兴致勃勃的元帝刘奭噎住了。

元帝刘奭一向思维敏捷,言辞流利,听了史丹的质问,竟然一时语塞,忍不住尴尬地干笑了几声。

“哈!哈!哈!哈!侍中大人言辞犀利,把朕说得无话可讲了。其实,侍中大人是误解朕的意思了。”

元帝刘奭本想借题发挥,在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们面前,再次释放出换立太子的信号,试探一下朝中大臣及左右近侍们的反应。

没有料到,刘奭这一次借题发挥,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明显站不住脚,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

元帝刘奭的后话,还没有乘机说出来,就被史丹无法反驳的话,给挡了回去。

元帝知道史丹忠心耿耿,一心亲近和维护太子刘骜。

这件事,元帝也就只能一笑了之,无法怪罪史丹,也不敢违背众意,更换储君。

然而,元帝刘奭对嫡长子刘骜的厌恶之情,并没有因此消散,反而更加厉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