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买得一枝春欲放 > 第59章 翡翠玉带海参

第59章 翡翠玉带海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聪明如厮的王从钰怎么会不明白妹妹给自己的暗示,便也就顺着点了点头。

王隰和见王从钰应了,笑意更深。

颇有计划得逞的畅快模样。

倒是苏逢春在一旁摸不到头脑,奇奇怪怪的问道,“所以到底是谁安排的呢。“

听着王隰和和王从钰互相说了一顿,苏逢春还是没听出来二人的意思。

况且苏逢春现下大部分精力都被桌子上的菜肴吸引了过去,更是无心分析二人话中的意思。

“苏姑娘便全当哥哥定的就是。“

王隰和也知道苏逢春大概是听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语,简单明了的告诉了苏逢春最后的答案。

苏逢春懵懵的点了点头,应了声好。

菜上的差不多了,人也齐全,这便可以开饭了。

苏逢春手里捧着一碗大米饭,筷子上夹了一块嫩羊羔卤制的羊腿,吃的是满口生香。

因着这会儿就他们三个小辈在一起,苏逢春也不用在意吃相什么的。

苏逢春吃的那叫一个眉飞色舞,筷子简直就没停下来过。

王从钰还在一旁仔细地叮嘱苏逢春,

“苏姑娘吃慢些,后面还有。“

苏逢春听到王从钰这样说,才将脸从饭碗里抬了起来,好奇的问道,

“果真?“

她看着面前一大桌子的饭菜,吞下了嘴里的食物,

“有些多吧。“

“后面就是压轴菜了,“王隰和盛了一碗百合冬瓜汤递给苏逢春,示意让苏逢春顺一顺。

“只一道,也不多,尝个鲜味罢了。“

“就是之前跟苏姑娘说清漪阁的名菜。’

苏逢春吸溜了一口冬瓜汤,顿觉的刚才最终的油腻感全部被冲刷了下去,很是满足的叹慰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苏逢春说道,”不过我这会儿也吃饱了。“

苏逢春的意思自然是如果吃饱了便不要再端上来了,大概是小时候苏逢春着实过了一阵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所以格外珍惜每一粒粮食。

王隰和唤来采薇,耳语了几句。

不出片刻,采薇就拿着一个小药瓶过来了。

王隰和将小药瓶倒置,从里面磕出来几粒褐色的药丸。

“不着急,’王隰和笑着将那小药丸递到了苏逢春的手上,自己也拿了一颗,就着茶水吃了下去。

苏逢春看了看自己手心里的那枚褐色药丸,惊奇道,’这是什么?”

大概是医者的习惯,苏逢春将小药丸放到自己鼻子下轻轻的嗅了一下。

“是陈皮?”苏逢春皱着眉又吸了一口气,然后闭眼思索一下,“似乎还有党参,焦三仙。”

苏逢春睁开了双眼,看着王隰和,

“这是消食的之物吧。”

王隰和笑着点了点头,“正是,苏姑娘是闻出来的?”

苏逢春得到了王隰和肯定的答复以后,也将小药丸吞了下去。

然后才开口说,“算是吧,我之前也给自己做过这类消食的小东西。”

“所以闻着味道熟悉。”

王隰和将小药瓶仔仔细细的盖上了递给了一旁的采薇。

“是,苏姑娘吃了这个也不至于撑得慌。”

话没说完,便见三个家奴每人端着一方白底青花的陶瓷器走了进来。

苏逢春刚想抬头看看端来的是什么东西,那器皿就被呈现到了苏逢春面前。

王隰和和王从钰自然不必多说,没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个白瓷碗。

碗上面的花纹极其精致不说,整个物件也是巧妙之极,上面是正常的碗状器皿,下面却是镂空的,做了一个小底座,里面摆放着蜡烛。

蜡烛在下面持续为上面的食物加热,而陶瓷又很好的传递和维持了热量。

苏逢春虽然还没有看到里面的食物,但单是看这个瓷碗的精巧程度,便也让人食欲大增。

一旁的家仆给王从钰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才道,

“回公子,这便是翡翠玉带海参。”

“这呈物的器皿和摆放都是按照您的要求来的。”

王从钰听家仆给自己汇报完,点了点头。

然后招呼道苏逢春,“苏姑娘打开看看?”

苏逢春从见到这个精巧的瓷碗时就已经对里面的食物格外好奇,只不过碍于王隰和和王从钰都没有动筷,自己也不好擅自行动而已。

只好盯着瓷碗默默地吞咽口水。

这会儿听到王从钰这样说,自然是正中苏逢春的下怀,是以苏逢春连推脱的话都没有,只是飞快地点了点头然后用手将瓷碗上面的盖子掀了起来。

一阵鲜味裹挟着热气向苏逢春扑腾而来。

苏逢春首先闻到的就是极致的鲜味,然后是一股子谷物的香气。

视线和碗中盛放的菜肴交汇,苏逢春简直是瞬间直了眼睛。

白底蓝花的上好釉瓷里是精心烹制的小米海参汤,金黄诱人的小米挥发着独特的谷物清香气,里面混着黑绿相

间的细丝。

这道菜的工艺倒是不复杂,便是将上好的海参切成细丝状,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时蔬也一同切成细长条。

这里的时蔬倒是没有什么大的讲究,只要是当季的新鲜蔬菜便可以。

比如这会儿碗里盛放的应该就是豌豆尖。

将海参和蔬菜都改刀完成,再将鸡蛋清打散,加入适量的盐打至鸡蛋清微微的起发。然后将鸡蛋清液缓缓得倒入提前炖煮好的小米粥里。

特别要注意的是,鸡蛋清液一定要缓慢的呈一个方向的倒入,防止鸡蛋清搅打出来的浮沫散开。

将小米粥混合鸡蛋清再炖煮半个时辰左右,最后盛出前再将准备好的海参和菜丝倒进去焖煮,便算是成了。

这道菜最难的地方就是掌勺师傅对于火候温度和时间的把控。

甚至于不同的炖煮陶罐拿捏的时间都不一样,时间稍有不慎鲜味或者是谷物的香味便会少上几分。

而呈现在苏逢春面前的这份翡翠玉带海参,不光恰好的将海参丝和米汤融合在一起,对于海参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