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漫漫星空之细胞修复 > 第16章 生物电导向路由激发器

第16章 生物电导向路由激发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高鸣知道,在地球‘可控氢核聚变’技术还是一项没有突破的能源技术。地球人类如果能够突破这项技术,人类使用石油和煤炭就会成为历史,彻底被淘汰了。至于什么‘反物质能源’、‘暗物质能源’和‘空间能源’这些,高鸣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显然,这种高能电池地球目前根本就做不出来。高鸣决定用交流电源适配器取代了。因为修复仪的能耗好像并不大,现实的电源设备完全能够实现。当然这样就不能移动使用罢了。

第二是激发传感器。系统的激发传感器是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上的,具有超声波换能器和仿生物电激发传感器的双重作用之外,还具备仿生感应细胞通信功能。超声波换能器和仿生物电激发两样功能分开都不难实现。超声波换能器的产品很多,高鸣原来就是学电声学的,这个难不倒自己。仿生物电激发传感器无非就是电导体而已。但是两种性能都具备的材料高鸣就不知道有没有了。

现代的超声波换能器一般由外壳、匹配层、压电陶瓷圆盘换能器、背衬、引出电缆和cymbal阵列接收器组成。在军事和医学以及生活上都常用,技术比较成熟了,通用元件也很容易买到。就算是定制生产也不算难。至于电导体,高鸣考虑在换能器上覆盖一层导电材料应该可以实现。

激发传感器内部采用无线微波供电,所以不需要任何电池和连线。这部分的基本原理高鸣还是知道的,只是在实际应用上极少。开始高鸣也不是很理解,所以现在也只是按图施工了。至于效果怎样,就要等到实际使用才能够检验的了。如果这个供电系统不行的话,可能就要另外设计一个电池供电了。这样激发传感器的体积将会增大。

第三是系统采用的控制系统是大规模生物神经元集成电路构成。具体原理按照目前世界上的微电子学根本不可能解释,只能在地球上一模一样地仿制。按照高鸣所掌握的微电子工艺技术,只要给出设计,一些微电子生产公司还是能够生产的。而且这样生产出来的也不过是空白芯片,芯片里面的程序采用一种地球没有出现过的‘生物神经系统语言’的生物编码技术,连读写设备都是模仿生物神经元的方式进行的,而且必须通过高鸣大脑的细胞感应通信方式进行传递。资料有系统的详细原理。高鸣大脑的储存信息使高鸣成为了这个方面的专家。但是高鸣却不知道利用现代的微电子技术是不是可以实现这个系统。

高鸣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同学开了一家it技术研发公司,这个同学自己原本就是一个高级工程师,对电子系统的实现能力超强。这个同学名字叫卢强,高鸣决定找他帮忙合作。因为完全单兵作战,实在太累也太难了。卢强公司有一批技术人员,在具体的技术工作上肯定能够帮上很多忙。只是怎样开口让卢强帮忙倒有点麻烦。全部告诉卢强是不可能的,说了人家也绝对不会相信。只能说自己想搞一个医学研究了。反正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自己搞一些古灵精怪的科研是顺理成章的。估计卢强也懒得理自己搞什么具体内容,因为这家伙平时也忙得很,自己整天也在鼓捣这样那样的设计和产品。高鸣心想,等到设备搞出来了,倒是免费给他修复修复细胞作为补偿吧!高鸣知道卢强的心脏一直有病,长期无法治好。

不过搞这东西肯定要花钱,高鸣平时在家里根本就不管钱。基本都是交给妻子打理的,因为高鸣只要一想到银行那些窗口排队的人群就烦死了。太多钱自己肯定没有,估计十几二十万应该还是能够拿出来的。高鸣感觉花上十来万应该可以了。

说干就干,高鸣立即投入了繁忙的设计中。

经过两个月,包括春节都没有放松,高鸣终于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并且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模拟。后面就必须进入实际安装调试了。

其中最麻烦的就是要委托一家大型微电子集成电路生产厂生产这些核心部件的控制空白芯片了。为了找厂家生产芯片,高鸣尽量使用要求最低的生产工艺的设计。尽管这样,高鸣还是高估了国内和世界的芯片生产工艺了。因为高鸣的芯片设计就采用了3纳米的工艺要求。谁知了解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厂家能够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三星、英特尔和台积电目前的7纳米生产厂也还没有实现量产呢!3纳米的工艺要求怎么做?

高鸣只能再降低要求,干脆改造成一个14纳米的设计交给三星生产。但是三星开出的价格高鸣根本付不起,开口最低都要上百万元。无奈之下高鸣再次降低工艺要求,修改成28纳米的设计由一些二流厂家生产了。

这些对于卢强的it技术研发公司来说就不算难了,他们有固定的客户关系的。但是这个厂家仅仅是为了生产这样的芯片开始基本费用就要二十万元。而且芯片生产一套和一千套的价格都一样。这个价格一下子就超出了高鸣原来预算十万元的两倍。但是很无奈,高鸣只能将家里的积蓄全部挖出来。当然是只好生产一千套了。

有了这些芯片就好办了,其他电路元件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还有一些外围机电设备样子也不复杂。只是修复仪的显示部分很奇特,按照资料说明应该是‘空间全息立体显示成像技术’。这个技术世界上还没有商用的产品,里面的构成是一个激光矩阵。这种结构高鸣暂时还不能完全解释,就只能照葫芦画瓢地按图制作了。

为了制造这套设备,高鸣干脆住进了卢强公司的客房,成了公司的一员了。吃住都在公司了。卢强专门给高鸣安排了一个工作室,还给他安排了两个技工。至于公司的所有设备、人员都对高鸣开放,全力配合高鸣这个科研计划了。这是作为一个老同学最大力度的支持了。高鸣自然是很感激的。

经过三个月的不分日夜地研制,‘生物电感应路由激发器’终于安装成功了。高鸣将它名字定为‘人体细胞修复仪’。简称为‘细胞修复仪’,或‘修复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