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 我有备而来

我有备而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谨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丛澜又翻了一组双人滑的图片出来。

“至于考斯滕,我觉得这个应该跟造型一起说。”她道。

考斯滕,花样滑冰的比赛用服,是从英语单词e里音译过来的。

都是手工制作,用的是大弹力的氨纶布料,上面会有刺绣、亮片、水钻等装饰物。

女单的考斯滕一向很仙气飘飘,男单那边只有少数的衣服会这样,很多选手穿的像是秋衣似的。

丛澜在任务世界里的生活与人生经历可丰富了。

她读过服装设计,参加过比赛,也自己动手做过秀服。虽然没有走到底,但她曾在任务世界里被誉为“新星”。

——没闯出名头是因为任务完成后她就离开了,给她时间的话,假以时日,丛澜绝对能做成一线大师品牌。

这会儿,她是真的很嫌弃国家队以前运动员们所穿的那些考斯滕。

为什么能做出来这么难看的设计?

别家都那么好看,你学着点不行吗?

难道这就是你们的艺术吗?

饱和度高到爆炸的紫色和粉色吗?

“丑,丑,丑,好看的。”她指着那些冰迷们总结出来的图片内容,“看,P分涨了一丢丢。”

别说丛澜以前有过一点服装设计的经验了,哪怕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完全外行,她也分得清楚美丑。

至于P分跟衣服到底有多大的关系,那这就说不清楚了。

运动员现场的发挥也不一样的,考斯滕顶多是锦上添花。

丛澜这话明显是越看越生气,所以直接照着她截图的论坛内容念了出来。

于谨:“……”

别这样,说辞太直白了!

你好歹委婉点啊!

丛澜苦恼:“我一直很疑惑,一个肤色微微偏黑的女单选手,为什么给她设计了这样一条粉色裙子?”

显得整个人黯淡无光,粉色但凡改一下饱和度、做些渐变,也比这个强啊?

于谨无奈:“我们的考斯腾都是与学校合作的。”

丛澜惊了:“命交给这么不靠谱的学校?”

于谨:“……”

也没这么重要……吧?

丛澜指着新视频:“看,掉渣渣了,扣一分。教练,辛辛苦苦最高级躬身转才2.7分,这就唰地扣了一分巨分啊!”

于谨:“!!!”

对!太坑了!确实是命!

选手的比赛服装是有要求的,不能过于暴露、必须是连体……最关键的是,不能将装饰物掉落在冰场上。

水钻也罢,其他的也好,只要被发现了,那就要扣分的。

还有的考斯腾会因为使用者的动作太大,导致衣缝破裂。

别的不说,选手正聚精会神跳跃旋转呢,感觉衣服破了,这么严肃紧张的时刻,难道不影响心情吗?

赛场上这样的事情发生次数不算少,单人滑以外,还有双人滑和冰舞这边。

国外的那些组合就有过意外事件,比如搭档的衣服被对方冰刀毁了、女伴的头发被粘在了男伴考斯滕上面、一方的衣服裂开了一大片……

如果说丑,丛澜还能忍。

那么,看到有人因为掉水钻导致扣分,衣服裂开导致选手动作变形,她就真的无法接受了。

特别是,自家人里,居然也有服装导致扣分的过往。

次数还能翻个巴掌来算呢,也是见了鬼了。

丛澜在论坛里划水的时候,翻到有人说上赛季那谁的考斯滕在赛前自己用针缝了一下,结果比赛时候仍然出现了问题。

丛澜当时就裂开了。

偶有一次,可以说是意外。

一个赛季有两人的考斯滕都出现了问题,前面三年加起来一共有五次,这是不是就很不合理了呢?

质量差、设计差,为什么还要继续合作呢?

丛澜表示她很不理解。

于谨看着她为以前的运动员气愤,心里有点复杂。

服装的事情他知道,也亲眼见到过,事后有处理,冬训中心这里向北服问责。

只是,两个大型组织的合作,主事的又不是他们这些基层,最后拍板定下的还是领导们。

丛澜看向于谨,认真地道:“我是有备而来的,不是中二病发,自以为日天日地有多厉害。”

她重复了第二遍,还多了一句解释。

于谨点头:“嗯,我知道。”

他看到了,孩子很用心很谨慎,也对花滑比赛有着一定的了解,并非什么都不知情。

丛澜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所以,可以吗?”

她坐在于谨身边,带着自己不知道整理了多久的资料,像是一把藏于剑鞘里的利刃,并未出鞘,就已经让人能够感受到她的锋利、冷冽。

当某日,剑出鞘,不知是何等的风华。

是挥剑决浮云,还是一剑霜寒十四州?

于谨似乎能透过丛澜的瞳孔黑色,看到那雪白无垠的冰面上,站着一个骄傲的身影。

天才总有特殊的地方,这是总教练在前两日对于谨说的。

他藏在这句话后的意思,于谨明白。

国家队不缺天才,他们也需要天才,尊重、引导、一定程度的容忍,只要不越过底线,其他的都好说。

丛澜现在触碰到底线了吗?

其实没有。

于谨明白她的想法,丛澜不想被直接分给原有的编舞师、原有的不靠谱服装团队,她希望能多几分选择,能表述自己的看法。

有的队员,像是褚晓彤、陶宁,她们这类就比较希望能有人替着拿主意,教练多管管是刚好的。

丛澜这边的话,于谨觉得他可以在旁边看着,让她自己去造作,以一个协助、帮助的角色来陪着她前进。

教练不是一定要站在前面对学生耳提面命,他也可以是一个指引光塔,带着学生踏上正路,再引着她往前走去。

老黄说,丛澜不是一个听不进去话的孩子,如果以后两人在训练或者其他方面有了分歧,直接跟她说就行,该她的错她会认,不该她的也别想按着她。

于谨到深雪俱乐部的时候,老黄高兴又庆幸,因为在国家队里,他个人认为,于谨这孩子的性格比较适合带丛澜。

“反正最后节目是你来比,”于谨笑了笑,“你不乐意的话,我也没办法。”

丛澜:“诶?”

于谨:“可以,我应下了。”

他道:“本身运动员的意见也是要被参考的,编舞这里最近两年确实一直是Sophia,不过联系其他人也没什么问题。”

她有自己的模式,团队也给力,出节目很快。

只是在某些方面确实有所不足,比如队里的双人滑编舞就很好,单人的话有时候就弱一点。

褚晓彤上个赛季自由滑有点问题,就是因为给她的这个编排几乎没怎么变动过,跟Sophia之前为其他人编的节目差不多,没有考虑到褚晓彤的个人特点。

这个里面远比丛澜指出的要多,不只是体力问题,有些衔接跟褚晓彤的个人习惯是违和的,节目复杂程度影响到了她的跳跃稳定性。

丛澜跟于谨不一样,她不知道褚晓彤的训练情况,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这些。

Sophia的客户很多,一个赛季有时候能接二十多单生意,让她对每个客户都用心竭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时候,她会直接套模式,出来的节目就会显得重复、跟别人的相似。

步法串甚至都能一模一样。

冰迷管这叫炒冷饭。

褚晓彤的爆发力与有氧代谢本来就不平衡,她体力分配一直有问题。

还遇到了这样不适合的节目编排,相较上个赛季的节目来说,观感差,表现差,观众和粉丝早就看出来了,在私下没少骂。

但是没有办法,国内的编舞不算好,给孩子编一下就算了,国际上的比赛真的不占优势。

人才储备方面,不止是运动员,教练、编舞、国际裁判、医疗等,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

于谨:“你说考斯滕的制作,这个没有关系,你不想跟队里一起,那就单独走自己的。费用报销方面我再找人问问。”

丛澜眼睛亮了起来:“那我可以自己出设计图吗?”

于谨讶异:“这不是随便画画的。”

丛澜:“其实我妈妈也可以给我做衣服,她会。”

于谨:“……”

丛澜:“其实我也会,缝纫机我踩得贼溜!”

于谨:“……”

你每天到底都在做什么?

丛澜:“嘿嘿。”

她收好了iPad,快快乐乐地跟于谨握手:“那咱们就说定啦!等回头你提的建议我要是不喜欢的话,我也会否决的,你不能跟我急赤白脸的啊!”

于谨敷衍地晃了晃手:“行行行,知道了知道了。”

·

当晚,丛澜进入意念空间的时候,在主控台那里问了问,这里给不给提供节目编舞。

【可以,但需要输入当前世界竞技规则,申请总系统处世界数据库信息输入连接。以便为运动员提供适合的节目编排。】

丛澜:“还真的可以啊?”

那这是真人编的,还是智能程序给的?

她转念一想,问:“可以教我如何自己编舞吗?”

【相关课程已检索完毕,可进入查询链接观看学习,一对一教学请认证身份信息,系统将根据基础数据进行安排。】

丛澜:“真妥帖啊。”

高科技,什么时候能在现实里拥有?

要是能拆了……算了我可能会先被这里给拆了。

丛澜摸摸这个高科技感十足的冷冰冰台子,有点想拆,但不敢,也搞不定。

主控系统沉默地,不发一言。

她看了下今日的练习规划,在非人类教练来之前滚去热身了。

真好,一天练两次,她不进步谁进步啊。

大概是知道丛澜马上十二岁,明年可以出去比Jr(青年组)比赛,根据ISU的规则,今日的训练中多了一个3A3T的连跳。

新的一年,2010-2011赛季,作死的国际滑联又改规则了。

原来要求青年组女单的短节目中,必须跳一个2A和一个F跳,现在后者换成Lo跳了。

而且短节目不能出现3A单跳,3A只能作为连跳存在于节目构成里,同时,单跳与连跳的中类不能重复。

不过连跳的俩跳跃倒是可以重复,比如3T+3T这样子是允许的。

两个单跳,一个连跳,2A占据了一个名额,再来一个3Lo,剩下的连跳就要看选手本身能跳什么最高分值的了。

3A有8.5的基础分,3T是4.1,加起来的话这个连跳就是12.6了。

第二跳只能连T或者Lo,在不重复跳跃中类的前提下,这是丛澜能做到的最高分。

要知道,国际赛场上一线女单常用的3Lz+3T也只有10.1分,少这个连跳2.5,是个巨大的分差了。

丛澜在意念空间里摔摔打打,现实中,于谨正在台灯下给她排兵布阵,看看怎么做跳跃才能实现最大的技术分。

以前带邹蝶的时候,给她排跳跃旋转要抠着技术动作来,于谨头都快想秃了。

现在倒好,丛澜的技术储备太充足,他想怎么排就能怎么排。

虽然明年才会去参加JGP系列的比赛,但训练肯定是要超前一到两年的。

技术又不是今天练了明天就能成,都要经过时间的稳固与打磨。

国内赛是青少年组和成年组的女单一起比的,节目规则依从国际滑联的技术手册。

两个组别的规定基本一样,只在少数地方有着不同的要求,算下来没多大的差异。

于谨就干脆让丛澜把2010赛季的国内赛当成练手的了,反正她十二岁的年纪也没办法出国比。

现在把3A塞节目里,就算崩了也不怕,都是自家人。

于谨:“嘿嘿嘿,3A,青少年组女单的3A。”

为什么青少年组的时候大家不把3A放进短节目呢?因为她们不喜欢吗?

不是的,因为她们不会跳。

男单都不一定能稳3A,丛澜现在的稳定率却很不错,再练一年的话应该会更稳妥。

3A3T也可以试试,于谨心想,这样的节目构成,要是编排步伐和旋转能够定在四级的话,到时候这分数真是要逆天了。

光设定的技术基础分,丛澜就够甩别人一大截了。

于谨写写画画:“唔,要是3A3T练不成的话,换成3Lz3T也可以。”

这个分数也不错。

反正怎么排都很不错。

他开始期待比赛节目早点定下,比赛早点到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