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 第111章 遇刺身亡

第111章 遇刺身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我们七旗卫得到消息,左丞相鲁增和右丞相范子雍,都在暗中拉拢禁军各镇的都督。”

经过了两年多的休养生息,在与北晋军交战中遭受了重创的禁军广武镇、兴武镇、英武镇、振武镇、靖武镇、超武镇和骁武镇,已经全部恢复了元气。

另外永安王可能受到了镇西军那些重装骑兵的刺激,他返京之后,立即开始对羽林骑进行扩编。

如今隶属于禁军的羽林骑,已经有了八万重装骑兵,相当于永安王为禁军又建了一个全部由重装骑兵组成的新镇。

至于所谓的永安王世子,其实并不是永安王陈肃的亲生儿子,而是过继到永安王府的一名皇室子弟,按辈分,是永安王陈肃的侄子。

孙浩沉吟了一下问道:“刺杀永安王的幕后真凶,你们七旗卫有没有怀疑的对象?”

贾诩叹气说道:“整个梁国,想要杀永安王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要列出怀疑的对象,恐怕得有几十个。”

犹豫了一下,贾诩接着说道:“主公,朝廷有一部分人,正在京城散布刺杀永安王的幕后真凶,是咱们镇西都护府的谣言。”

孙浩摆了摆手说道:“怀疑是本侯也正常,毕竟永安王这几年,一直在针对本侯。

不过身正不怕影子歪,永安王的死,既然跟本侯没有关系,那么谁也别想把这个屎盆子扣到本侯的头上。

这件事情,交由你们七旗卫去处理。”

“是,主公!”

禁军七镇能迅速恢复元气,还有羽林骑能扩编到八万人,都是因为在永安王的劝说下,皇帝陈逊动用了皇室内库。

不然以梁国朝廷的财政情况,永安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由于有了皇室内库大量钱财的支持,永安王陈肃为了防备镇西军,给邳州的乾阳都护府、怀德都护府,还有怀州的绍昌都护府,拨了大笔的军费,使得这三个都护府各自进行了一定的扩编。

如今乾阳军下辖八个卫,总兵力达到了十六万。

怀德军也扩编为了八个卫,只不过怀德都护府大都督樊成能掌控的只有六个卫,怀德军的左右两卫,仍旧掌控在泉安城王家的手里。

绍昌军这次趁机一下子扩编了四个卫,使得绍昌军拥有了六个卫,兵力达到了十二万人。

如此一来,永安王就等于在熙州的家门口,摆放了四十万朝廷边军的精锐,用来防备镇西军。

另外为了防备孙浩麾下的镇南军,永安王又给东南地区雷州境内的安丰都护府,以及信州境内的兴岭都护府,拨了大量的军费。

目前安丰都护府和兴岭都护府,已经都扩编为了八个卫,各自拥有十二万兵马。

位于西南地区宜州的天肃都护府,也得到了永安王划拨的巨额军费。

使得天肃都护府不但把遭受重创的五个卫全部重建了起来,还把下辖的八个卫,由每卫四旅两万人,扩编为了每卫六旅三万人。

因为宜州紧邻信州,一旦镇南军进犯东南地区,二十四万天肃军可以迅速进入东南地区,与十二万安丰军和十二万兴岭军,共同抵抗镇南军的入侵。

朝廷对禁军,以及几支边军的扩编,不但让孙浩感到了一些威胁,也让梁国其他已经成为藩镇的各个都护府,都感受到了威胁。

在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梁国各地的藩镇,全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扩军。

相对来说,孙浩麾下的镇西军和镇南军,算是动静最小的,目前镇西军和镇南军,仍然各下辖四个卫。

孙浩只是小幅度的扩编了一些熙州厢军和濂州厢军。

如今熙州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八十万,濂州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六十万,六十万濂州厢军里面,包括了十万濂州水军。

在乾阳都护府的府衙内,乾阳都护府大都督曹廷谨沉声对怀德都护府大都督樊成和绍昌都护府大都督梁子兴说道:“王爷遇害后,世子派人通知我,让乾阳军提放镇西军强行入关。”

曹廷谨话音刚落,樊成便叹气说道:“世子也派人给我送了信,让怀德军做好支援乾阳军的准备。”

梁子兴跟着说道:“我也收到了世子的信,命令绍昌军随时准备支援乾阳军,抵挡镇西军闯关。”

曹廷谨犹豫了一下说道:“可是我觉着,刺杀王爷的幕后真凶,应该不是镇西侯。”

樊成点了点头说道:“镇西侯虽然未必忠于朝廷,但刺杀永安王的事情,他应该不会做。

如果镇西侯真想反的话,两年多前在雷州,镇西侯早就反了。”

梁军当时在雷州境内击败了北晋军之后,实力未损的镇西军,如果挥兵对永安王率领的七镇禁军和几支边军发动进攻,相当于可以一战灭掉梁国朝廷所掌控的八成精锐军队。

梁子兴随即沉声说道:“不管孙浩是不是刺杀王爷的幕后真凶,我们三个都护府也要做好准备,防备镇西军趁机攻打锁龙关和龙峪关。

锦衣卫那边有没有关于镇西军的什么消息?”

曹廷谨摇了摇头,“锦衣卫那边传来消息,镇西军各部最近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调动。

不过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意外,我在锁龙关和龙峪关,已经各布置了一个卫。”

樊成这时又叹了一口气,“你们说,咱们三个都护府今后怎么办?

现在王爷没了,朝廷那边可就没有人给咱们撑腰了。”

曹廷谨随即沉声说道:“这也是我把两位请来的目的,咱们三人确实得为以后考虑考虑了。”

梁子兴眉头一皱,“曹都督、樊都督,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王爷虽然走了,但世子还在,咱们三个都护府当然得投靠到世子的麾下,想必朝廷很快便会任命世子为新的永安王。”

曹廷谨语气平静的说道:“如果世子是王爷的亲生儿子,那不管世子再怎么不成才,我曹廷谨必定也会选择效忠世子。

现在嘛,我得为乾阳军十六万将士的未来考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