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是大唐废太子 > 第282章 悟道去吧

第282章 悟道去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个掌柜自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毕竟有几万块银圆的收益,没谁会真的想着把几千斤的银子给扛回家去,也就默认了这种比较新鲜的支付方式。

李重润很满意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日本拉回来的银矿和铜矿之类的东西要重铸成银圆总归要些时日,虽然银行现在也不是支取不出来这些钱财,只不过若是真一股脑儿的现在就发下去,王蓉怕是要头痛很久。

而且把铜也折算成了银圆,相当于李重润只需要多铸造些银圆,就强行吞下了这一趟收益中占得最大头的那些日本的铜,占了大便宜了属于是。毕竟若是从世面上买铜的话,要花的钱可是远超出那些银子的价钱。

更何况,等这种见不到银圆的交易方式逐渐被大家接受了之后,自己野心勃勃的发行纸币的计划也就不远了。

佃户营的工分券因为金额小,加上又有大润发粮号兜底,现在在民间已经流通了不少,被扬州的农户亲切的称为分格,一个工分基本上就等于一个铜子了。

不过若是真的想推广纸币计划,没有大商户的支持和强有力的银行支撑,最终难免会沦陷为宋朝的交子或者明朝的宝钞那般尿性。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纸币也不可能一天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李重润不是很着急。

先前去营州,那般紧急的情况厂卫军因为并没有参与具体的战斗,所以并没有遭受什么实际上的损失,只不过这一趟日本之行,却结结实实的损失了十几个人手。

倒不是在日本打仗受得损,毕竟脏活都是雇佣军们干的,厂卫军在上岛之初轰开了大宰城的城门之后,就做回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防卫。

只不过在返程的途中船队遭遇了暴风,一艘稍微小一点的楼船装的货物实在太多,没经住风浪,干脆利落的沉入了海底,连个渣滓都没有剩下。

船上的百十个雇佣军和十几个压阵的厂卫军就这么一并被带进了海里,再也没有上来。

每人五十块银圆的抚恤,加上许诺的每个月两个银圆的工资一直开到孩子成年或者媳妇改嫁的时候,家中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免费进入王府的一系列学校学习的资格,几个还有父母或者妻儿在的家庭虽然有些悲痛,不过还是千恩万谢地冲李重润拜了又拜。

毕竟这几十块银圆和每个月两块银圆的收入,已经比有几十亩地的小地主的日子要好过上很多了。听闻了这等丰盛的抚恤,许多从营州逃难过来的难民们加入厂卫军的劲头高了许多,把负责招募和训练的杨三叔和李三师兄弟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

受这件事情影响,素来护犊子的李重润心情低落了好几天,躲在河边钓了好几天的鱼,倒是成功的躲过了新婚的小七那堪比望夫石的眼光。

金山岛上的铸币厂又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忙碌,蜀地拉煤的煤老板,虽然风光比不上最近刚刚跟着临淄王挣了大钱的排帮老大,不过也是赚的盆满钵满的。

东厂的玻璃厂的老师傅们又去了铸币厂忙碌,前些日子润州的刺史因为受到卢家事情的牵连丢了官,很凄惨的给发配到岭南看大蟒蛇呲牙去了,那小老头其实还不错,虽然有些书呆子气,不过学问确实非常扎实,只不过是因为跟卢家有亲戚,才很凄惨的受到了株连。

李重润在他临行前送了本自己改的面目全非的论语给他,还在笔记里随手写了几句什么知行合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语句,希望这小老头能在那岭南之地悟出自己的道来。

承蒙临淄王赠书的小老头儿只不过翻了两遍,就表示大受震撼,然后就把占地一千多亩的一座江中小岛以五千贯的价格卖给了李重润。

看来小老儿也不是看上去那么的清正廉明。

实地去考察过的李重润念叨了很久。

且不说这小老头儿在润州为官几年就给自己搞了一个小岛这种事情,那名叫焦山的小岛分明就和金山岛一般是个江中的山头,竟然就当成是好田一般的卖给了自己五千贯。当天晚上李重润就把那本书要了回来,删去了心学的那几个文字,反而抄了许多什么君为臣纲之类的三纲五常,还有诸如明天理、灭人欲之类理学的要义上去。

你坑我钱财,我让你捞点骂名,算不得我坑你。

跟着李重润前去勘验现场的王蓉不知道李重润在傻乐什么,不过在王蓉眼中,没有不能挣钱的废物,只不过没有找到挣钱的法子而已。

且不说焦山之上的那块号称楷书之祖的瘗鹤铭价值几何,就说这焦山北侧直上直下的悬崖,就很适合修建码头和造船厂。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阳春三月,扬州的琼花开得无穷无尽的,从营州带了不少货物过来的营州的货船刚卸了货,陈子昂就急匆匆的跑去西厂找李重润汇报工作情况去了。

“先生辛苦了,可把绿珠姐姐给接上了?”

“接上了,现在正在随园跟芳儿夫人聊天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