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献策朱元璋 > 第179章 巧夺天工

第179章 巧夺天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针要用铁做,为了这样锃亮必需要磨,但针身却丝毫没有磨痕,哪有这样银光闪闪。

他再到后面观察羽状东西与管身材制大致相同,好像松了,可以向前或向后推挤。

一问无解,王定一问:“这水是如何流入到这边儿的呢?”

李飞白了一句:“快吃麻药吧!”

王定一对麻药还不服气,麻药岂不是麻沸散,哪有那么晶莹剔亮的。他在屋里来回走动着,发现什么都看不见了,就问儿子:“你说这些麻药是从哪里来的?”儿子回答说,“从外面进的。”王定一有些吃惊。他说:“那些麻药怎么会进去呢?”

李飞白说:“王大爷,请见针吧!”

王定一把针管倒过来看针,一屁股待着不动弹。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王定一是用一根细线把一个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的圆珠笔芯穿入其中,然后再穿过另一根细线。普天之下都有那么一双巧手可以用那么一根细针打孔并穿过针身。

旁边的李飞白解释说:“麻药从这空心的针头里吸了出来,又扎到了伤患四周,推着后面的机关可以将里面的麻药注射到伤员身上,使伤员只被伤患四周麻醉而头脑清醒起来。”

王定一还考虑到如果麻沸散不需要饮用而直接用在患部,也许可以避免吃得太多造成吃得太多,只可惜苦了没有找到直接给药工具就只能不了了之了。然而,王定一没想到的是,经过一番精心研制后,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将麻沸散制成一个小小的针来使用。这种针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疗效很好。现在见到这空心的针脚,不禁感叹:“真可谓巧夺天工啊!简直价值连城啊!难道那奇人送给您了吗?”

李飞白颔首:“好啊!”

王定一说:“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要过去看望他。”

李飞白惭愧不已。都被他编了,还找什么?说:“那奇人把东西交给我后便销声匿迹了,也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里!况且隐居深山,自不愿与外人相见。”李飞白端着一个玻璃杯,将麻醉棉球放在嘴里嚼碎。“这怎么可能呢?”王定一好奇地问。“不对呀!”李飞白回答说。说着说着就把麻醉剂从王定一的手里拿出来,向后推去尾部,使针头上挂着一滴麻药说:“王大爷,您闻一下这麻药是什么药材做的?”

王定一伸出手指,把那一滴麻药蘸出来,嗅了嗅说:“嗅不到!”

李飞白还伸手指蘸着一滴嗅了嗅,唯独没有能说得清的怪味道,根本就没有药味。“这就是麻药吧!”他对道。“怎么可能呢?”李飞白反问道:“那你想知道什么吗?”“我想知道麻药水有哪些成分?他这个人办事,始终认为道路虽远却要到达,既令不知道麻药由何种药材制成,又要尝试一试,万一尝试成功怎么办?说:“王大爷,我忽然有了一个冒冒失失的主意!”

王定一还是没有把那麻醉剂看得足够,他再次接过李飞白的手,边看边说:“你说吧!”

李飞白说:“我认为这种麻醉药应采用麻沸散提粗提精,然后加水调和而成,若采用制樟脑丸方法,麻沸散经提粗提精应可得麻醉药,若做成麻醉药...”

王定一心如刀绞。是的,麻沸散使用人数很少,都因用量掌握不佳,易致人于死地。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如:“凡服五石之剂,皆死;服十石者,亦亡;服三十石者,不死。”可见药量大小对生命影响很大。若能提粗提精而不需服但用针剂直接作用于患部,则不致使病人因服量过大而死亡。这样,世界上医者不也可以施麻醉术吗?可细想了想,再头重脚轻地说:“虽然不知道这药怎么做,肯定不是麻沸散!”

李飞白说:“不就是麻沸散试试别的吗?能起到麻醉止痛作用的药很多,多试一下总可以研究出个好结果来。”

王定想了想,笑了笑说:“那你还能再卖吗?”

李飞白说:“孩子这样的追求也是被王爷爷识破的!”“什么叫‘买药’?”王爷爷问道。“买药就是卖药啊!”李飞白回答。“你说这不符合科学吗?”王爷爷不解地问。话锋一转又说:“卖了钱还在第二,重点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正所谓救了性命不如造了七级浮屠。王大爷要是能把这药制出来,那可就太有出息了!”

王定一犹豫着说:“刚才我可曾立下誓言,就是要知道你们是以何种方式来治伤口,决不是以此种方式来为他人治伤口。如果我试制出此种药物,一是奇人得知后将不悦。二是我将被天斗五雷轰死。”

李飞白说:“首先,奇人既然隐居深山,一定是淡泊名利的一代,怎么会没有亮兴呢?也许他给我这几味药,为的是世上有谁能做得过,好挽救大明伤患呢?其次,我刚才也没有叫你们发誓,你们只说说自己的话,再去做真事吧!”说到这里,看到王定一仍然有些犹豫,心想:“世上的人都是不求名利的。你们以前都没有为名利动过脑筋,莫非也没有名利动过脑筋呢?”李飞白忙说:“我也不知道。”王定一听,便问:“那么,你是要名呢,还是要利?说:“是王爷爷不愿意青史留名的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