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英雄谱 > 第256章 军事工业的发展

第256章 军事工业的发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涉县、武安县和峰峰矿区的交界地区的卧龙基地,随着黄志勇所部实力的增大,也越发的变大了起立。

在1940年10月,当时的冀西南根据地工业起步的时候,复工了一座煤矿和一座铁矿,建立了一座焦炭厂,一座钢铁厂,以及一座兵工厂,后来又建立了一座火药厂。

凭着那是冀西南根据地积累的技术力量,钢铁厂出产的钢材勉强达到了生产75毫米山野炮的标准,因为设备的原因而无法生产75毫米山野炮以及92是步兵炮,只能生产各型低膛压的迫击炮。

直到前一段时间李云龙从地方商会的手里花大价钱买来了两套炮兵生产线上是关键机械,使得兵工厂可以生产105重炮、75毫米山野炮以及仿制的92是步兵炮。

山寨的火炮相比于原版的,的确是要差上不少,但是有了总是一件好是,也就射程和精度稍微差一些,威力是不见小的。

兵工厂生产出来的迫击炮,被喜欢魔改的技术人员弄出了60迫击炮、80迫击炮、120迫击炮以及变态的240迫击炮,而且还能批量化的生产。

得益于火药厂的成功建立,热血澎湃的技术人员居然攻克了各型炮弹的技术难题,使得兵工厂的炮弹车间能够生产各型的炮弹和航弹。

至于手榴弹、地雷之类就更不在话下,标准化的生产使得产能大幅度的提升。

制枪车间如今的主打品牌是41半自动步枪以及41是左轮手枪,大喷子小喷子的生产也没有减缓,民兵等地方部队还是非常喜欢喷子的,那玩意对枪法的要求低,上手快。

黄志勇建立兵工厂的初衷是为自己的部队提供武器弹药,一支部队的装备全靠抢是不长久的。

结果自己的兵工厂一发不可收拾。

兵工厂生产的迫击炮居然面向全体八路军供应上了。

至于子弹,可以以弹壳换子弹的。目前周边几个根据地也都用上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卧龙兵工厂的弹药。

兵工厂开始就担心鬼子的空军轰炸,不得不把厂房修建在挖出来的山洞里。结果却是,连鬼子的侦察机都不敢飞到卧龙基地来侦查。

但是,黄志勇一直都不敢冒险,所有的车间都修建在山腹里,鬼子即使前来轰炸,也只有炸个寂寞。

随着冀西南根据地的扩张,对于枪支弹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得已兵工厂的规模必须扩大。

如今,卧龙基地附近的大山都快要被工兵给挖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相关的场子都建在大山内部。

即便是如今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已经有强大的空军,可是说是强大的空军了,目前拥有战机500余架。但是和日军空军相比,真真的还是弟弟。

你把工厂建在外面,鬼子要是一狠心,大规模空袭我工业基地,几发航弹扔下来,损失那就是不可限量的。

黄志勇这是在参考三线建设,在隧道里面建工厂。

随着钢铁厂、兵工厂等关键工厂不断扩大,需要的煤和铁矿石大幅度是上升,显然一个煤矿和一个铁矿的产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扩大煤矿和铁矿的产能势在必行。

因此,在峰峰矿区以及武安县的煤矿和铁矿都需要矿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再次激活。

这就需要大量的矿工。

当初解救出来的矿工也大部加入了八路军,还在下矿的人少了,有点拉不开枪栓的感觉,好在李云龙带了1万多的战俘,勉强解决了矿工不足的尴尬情况。

如今的兵工厂是我党我军最大的兵工厂。

兵工厂和钢铁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不停的攻关。

如今,他们已经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

最有名的是复装子弹生产线的研究和制造。

技术人员们参考子弹生产线,照猫画虎,制造出了兵工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子弹复装线。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晋冀鲁豫根据地里。每个士兵的子弹带里都至少有30发的步枪弹,

至于普通士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枪法得到了极大的提供。

如今,光是兵工厂的守卫力量就达到了4000人。

看到兵工厂产出的武器弹药不停的送往仓库。

黄志勇内心充满着骄傲。

因为有了自己的兵工厂,晋冀鲁豫根据地里几十万的部队,基本能够实现武器弹药的自给自足。

为了保护这个兵工厂极其附属的几个工厂,黄志勇在根据地的反特反间方面的工作居然得到了总部情报部门一把手李部长的高度赞扬。

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把黄志勇给乐得差点找不着北了。

其实,在这一方面,工作做的最多的是苟生和他的特别行动队。

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已经挫败了几十次的间谍潜入案件。

没有一个间谍混入工业区。

兵工厂也可以说是黄志勇敢这么明目张胆对抗国民政府,对来袭的日伪军采取雷霆之势一举歼灭的依靠所在。

手里拿着晋冀鲁豫根据地工业发展部部长何大年的月度报告。

如今兵工厂的月产量达到了:

41式半自动步枪3万支。

41是左轮手枪6万支。八1中文网

各型迫击炮1000门。

105毫米重炮15门。

75毫米山野炮45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