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英雄谱 > 第200章 日军云集中条山

第200章 日军云集中条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黄志勇集中全力搞春耕大生产运动的时候,日军华北方面军就在华北调兵遣将,在各地留下能为此基本治安的兵力,调集大军云集中条山,同时从华中战场抽调第17师团和第33师团,配属华北方面军。

再由关东军调集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主力,在运城、新乡两个机场展开,担任空中配合。

接着,日华北派遣军将其所辖兵力作了适应性调整,编成了参加中条山会战的序列--第1军:第33、第36、第37、第41师团,独立混成第4、第16旅团,军预备队;方面军直辖兵团:第21、第35师团,原配属35师团之骑兵第4旅团一部及第3飞行集团。指挥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总兵力约10万余人。

日军打算对中条山发起第14次大规模的进攻,目的是消灭和扫荡蟠踞在晋豫的中央军主力,消灭其在黄河以北的势力。

而此时,国军在中条山地区仅留曾万钟的第5集团军和刘茂恩的第14集团军等部继续担任留守,归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管辖。

由于卫立煌余我党关系比较好,拒绝搞反共摩擦,受到胡宗南等人排挤,不见谅于蒋介石,于1941年春到重庆述职后,被软禁在峨嵋山。

从1938年以来,日军先后对中条山地区发起了13次大型的进攻,都被守军击退,无形之中守军中也产生了懈怠的情绪。

同时,日军情报部门也对中条山守军的一些一直不坚定的军官发起了策反战术。

因为被围困,物资保障不怎么到位,一些军官心里产生了情绪。

相比于其他的国军嫡系部队,给养从来就不曾短缺。

这就被日本间谍人员抓住机会,策反了一些守军军官。

日军情报工作非常到位,卡准这个时候是进攻中条山的最佳时机。

面对不断云集而来的日军,中条山守军感觉情况不对,立即向军委会反应。

对于中条山的重要性,军委会的一众大佬都是心知肚明的。

日军已经大体部署到位,同时在华中地区,日军为了策应他们的中原会战,也加紧了对当面国军的压迫,使得国民政府也没有办法调兵支援。

如今在华北能够有效支援中条山地区的也就只有华北的八路军部队。

至于第24集团军,仍然驻扎在林县和涉县,起目的不言而喻,继续监视太行山里的八路军。目前拥兵10万大军,但是几乎都是新兵,战斗力具体能达到什么水平,谁也不清楚。

庞炳勋和孙殿英对军委会大拍胸膛保证道,部队经过2个月的训练,已经是合格的士兵了,只要见一见血,就能成为精锐的中央军。

但是,一月份的时候,24集团军5万大军被黄志勇的部队轻而易举地给全歼了,就使得,军委会对24集团军不抱什么期望。

至于为什么有要给24集团军迅速补充兵员和装备,还给扩编了,纯粹就是为了做样子,让别人看一看和军委会混的好处。

于是,军委会的电文就发到了八路军总部,希望八路军能够侧击围攻中条山的日军,同时许下承若,以后在华北地区,只要是八路军从日军手里抢回的地盘,那就都是八路军的。

军委会的居心,被总部的首长一眼就看出来了,典型的借刀杀人。

但是,就算是知道军委会没有按什么好心,八路军也不会对此次中条山战役视而不见,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