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啸昆仑 > 2—4.庄园密会

2—4.庄园密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郑王的“相”,也就是郑王府的总管兼师傅,乃是一位士林之中的前辈名宿,名叫林望远,在中南荆湘各地的士林中颇有声望,已经年逾七旬了。这林望远的门下有几位弟子,都十分能干,也都是在中州南部以及荆湘两州的各地出仕,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要想问鼎至高之位,却远远不是他们这点实力可以妄想的。

所以,郑王通过河间王等人在中州各大门阀世族中长期进行游说,不过因为时机不对,效果并不明显。

但现在却是不同了,因为机会来了。

就在江昊离去之后的第三天晚上,一众各大门阀世族的话事人,以及不久前被放出来的御使左丞陈忠等元老派高官,一共大约十余人,都接到了河间王的秘密邀请,来到了河间王在京城南郊的一所别业庄园之中。

说起来,在此前的几年里,这位河间王是十分沉寂的,因为当时以长乐侯阎世铎和长福侯阎世锋为首的阎氏之人,借着皇后阎氏的势力行事十分嚣张,甚至对宗室也多有欺压,若非太子的保护和对阎氏的压制,在京宗室们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惨到什么地步。

但自从变起之后,这位郡王忽然变得非常活跃起来,隐然成为了宗室中“倒阎派”的领袖,到处游说,要尽灭阎氏一族。

可是,这一点与中州门阀世族的短期利益并不合拍,因为世族们都忧虑会因此导致那些中枢重臣因此被害。

而现在随着江昊率西军进城,局面似乎有了转机,看上去后党一方也是不敢轻易对那些被禁锢的大臣下死手,所以世族们的心思就开始活络了起来,目光开始投向解决了后党之后的政局安排,如何为自家和集团谋取更大的利益之上。

说老实话,此前元老派们对于太子在心里并不是很支持的,毕竟太子的很多举措伤害了各大门阀世族的利益,而且重用关学系也不符合元老派的想法,仅仅只是因为太子英明、在民众之中的声望太高,他们不敢在明面上反对而已。

但现在太子已成过去,新的局面里一切皆有可能。

看起来,阎氏一党是早晚坐不住的,而失去了阎氏的支持,年仅五岁的奉圣小皇帝是肯定不会被承认的,而最有希望即位的,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郑王。

但郑王要想上位,必须跟各大门阀世族谈好条件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不用问,河间王这次的秘密邀请,就是要谈条件了。

所以当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河间王的邀请之后,所有人都秘密地来到了这座庄园之中。

“诸位,”河间王微微一笑,道:“且容小王为诸位引见一位贵客!”

众人都抬头看了过去,只见屏风之后转出一人。

“郑王!”众人都惊呆了。

郑王闵栩钧,竟然私离封地,秘密来到了这京城之外!

京城南郊河间王庄园的这次密会,奠定了此后一段不短的时间里大楚的政治格局,在大楚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被后世史家称为“庄园密会”。

而当时的安达知却被蒙在了鼓里,还在专心地为设法营救那些中枢重臣而绞尽脑汁。至于江昊,则是在河北各地奔波,在白虎卫的辅助下擒拿与斩杀那些投靠了北门党的领兵官和将领,辛辛苦苦地化解有可能爆发的兵乱。

在江昊搞定了河北边军、匆匆赶回京城时,可以说大局已定。

在一众元老派大臣官员的一致赞同下,河间王关于召郑王进京的提议终被通过,而安达知等一些关学系和其他派系的官员则是因为不愿意公然开罪郑王而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郑王是在江昊的前一天进入京城的,他立刻就成了反对派的主心骨,安达知则无奈地落到了次位。

但无论是郑王还是元老派,也都并未刻意排挤关学系,毕竟目前关学系在西军中的影响实在是太大,而西军目前又是公认最能打的军队,加之此前江昊率领镇武左军在京城中的表现给了所有人深刻的印象,所以没人愿意站出来开罪关学系。

当然,主要还是目前大家的公敌是后党和阎氏一族。

至于宗室一边,一来是受到了河间王的影响,二来也是为了营就被禁锢在宫中的那些高层宗室,所以也大部倒向了郑王。

就在江昊再次进京的次日,也就是大德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原中书左丞、被阎氏任命为尚书令的蔡庸率领部分北门党人以及羽林军,突然带着一众被禁锢的大臣、宗室和官员,通过汴水上的三座石桥来到了城东,向以郑王为首的反对派投降。

蔡庸是个投机分子,在策动河北边军南下的努力失败后,他就意识到大势已去,所以才有转而投向郑王一系的想法,而那些大臣、宗室和官员则是他的献礼。

无论如何,这件事一举解开了僵局,在要救的人全部得救之后,反对派就不需要再有所顾忌了,于是郑王下令、禁卫军和江昊所率的镇武左军对后党展开了总攻。

从兵力上说,羽林军和宫廷禁卫处在了绝对的少数,而要论起战斗力,镇武左军又远在禁卫军和羽林军之上,因此老霍带着镇武左军摧枯拉朽般地就攻破了皇宫大门、迅速地占领了整座皇宫,而此时禁卫军才刚刚突破了羽林军在汴水上的防线!

不过,既然皇宫已经失陷,再抵抗也没有了意义,于是大部分羽林军就地向禁卫军投降。

郑王则带着一众大臣官员,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皇宫。

此时,江昊在后宫的一座大殿中见到了被立为奉圣帝不足两个月的那个孩子。

这真的只是一个孩子,五岁大而已。

看着那些凶神恶煞的官兵,孩子惊恐至极、泫然欲涕。

江昊不忍,挥退官兵,上前施礼道:“臣勇毅侯、奋武将军、兵部侍郎、白虎卫副都指挥使江昊,见过殿下。”

孩子看向了江昊,止住了眼泪,道:“我知道你,父王说你是了不起的人才。”

江昊道:“臣受昭武皇帝厚恩,尚未能报。虽然臣位卑,不能决定社稷大事,但即使殿下无缘大位,臣也誓死必保殿下的安全。”

孩子点点头,冲着江昊伸开了双手。

江昊上前将孩子抱起,转身走出了大殿。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