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啸昆仑 > 1—83.野棘原大捷

1—83.野棘原大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江昊于次日午前赶到野棘原战场时,漠河藩王卡其伦正在指挥着手下的北夷骑兵轮番猛攻西线楚军的阵地,看到后面尘头大起,远远望去见是北夷人的旗号,还以为是奉命撤回的卡班所部的前锋,于是就没有在意,不料江昊的骑兵接近之后,前面的骑兵们立刻在马背上举起手炮一齐发射,顿时炸得北夷人人仰马翻,漠河藩王卡其伦也被连人带马被炸死了!

这一下,北夷军队顿时大乱,而南面和西面的楚军主力则是趁机发动了全线反攻。

战斗到黄昏时分终于宣告结束,这次南下野棘原的二十万北夷骑兵全军覆灭!

之前,安达知亲自督率着南线的楚军主力猛攻北夷人的防线不下,而西线的楚军则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禁感到北夷人战斗力还是十分强悍的。

不料因为江昊的突然杀到导致了战局奇迹般的突变,反而让楚军的主力完成了全歼北夷人的壮举。

此战算是楚燕开战十年来的首次大捷了,不仅是在雍凉西路这边,而且在整个战线都是,没有之一。

总起来算,这次战役合计歼灭了北苍军十余万,就歼灭北夷骑兵二十万,超过了前十年歼敌数的总和!

并且还夺取了青北北部的清水、青阳以及鹿苑三地,并彻底控制了野棘原,在战略上已经奠定了雍凉西路楚军对北苍军的绝对优势局面。

在此前的历次会战中,双方都是构筑阵地以相持为主、短促的进攻为辅,因此每次会战死人都不算很多。如果每次都折损十几万二十几万人的话,以大楚的体量早就把北山峡拖也拖死了。

而这次歼敌总数达到了近四十万,绝对是一次空前的大捷!

而在青北以及野棘原这边,楚军则是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持续半个月的战后扫尾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打扫战场,还有各路人马的损失以及战功统计等等。

大德二十四年六月下旬,朝廷诏令下达,雍凉西路节度使安达知晋二品中卿、封安远乡侯,节度副使胡清晋三品下卿、封关外侯,参知军事吕光召晋三品下卿、封关内侯,镇虏前军都统制许二赐名全忠、晋副将、拜奋威将军、封关内侯,镇虏中军都统制张耀晋副将、拜征夷将军、封关外侯,镇虏左军都统制魏胜授征虏中郎将、封关外侯,镇虏右军南宫杰授平虏中郎将、封关外侯,镇虏前军都参谋江昊晋偏将、授骁骑中郎将、封勇毅亭侯,另赐西京府邸一宅、金珠若干、内府御藏宝弓一张。

至于镇虏各军属下将官士卒皆升赏有差,其中授都尉、校尉者数十人,授郎、卫者三百余人,徐森等以下封关外侯者十余人。

此外,雍凉西路属下其余各军中封关内侯者五人、封关外侯者十余人,拜偏将军者三人、授中郎将以下勋位者百余人,全军官兵皆升赏有差。

这次的青北暨野棘原大捷,不但是十年来西北边境的第一次大捷,而且也是整个楚燕十年战争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因此朝廷的封赏极重,其目的应该是要给其他战场上的边军立下一个标杆。

而在所有的封赏中,江昊显得更加突出了一些。

仅仅作为一个镇虏前军的都参谋、三把手,竟然一战封侯,而且封的还是亭侯、超越了一把手许二和二把手徐森,甚至还专门赏赐了府邸、宝弓,这在翰文朝以后的楚军历史上也从所未有、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

这里面要说没有安达知的力保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江昊的表现确实是十分惊人,他所立下的战功也是无人能比。首先,作为裨将级的军官,他先后亲手斩杀了卡班等多名北苍军以及北夷军的重要将领,北夷军统帅、漠河藩王卡其伦本人也是死在了江昊及其亲兵的炮击之下,就这一条也是没有其他将领能够相比的了。

事实上,在当今的战场上,身为将领而能亲手斩杀敌军大将的情况虽然不是没有、但绝对是极其罕见,也就是本朝太祖起兵争夺天下的时候多一些。

大楚制度,武将晋升是要看指挥作战的胜利,而封侯则是以亲手斩杀敌军大将为首功的。

其次,江昊所部的胜利都是在关键的点上,比如奇袭忽伦堡,直接奠定了野棘原大捷的基础,这个也是无人能比。

至于在职位方面,虽然没有新的任命,但安达知却是让江昊脱离了部队、到他的身边临时做了个参谋。

要知道,勋位和爵位是可以按照军功来封赏的,职级也是可以晋升的,但职位的晋升却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到了较高的级别上,因为必须要有空位才行。尤其是部队上的领兵官,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各军的领兵官并无空缺,而江昊的职级已经到了担任都统制的时候,真的就不好安排了。

而且,担任一方大将的话,江昊的年龄也是一个硬伤。

安达知看上了江昊在军略上的能力,打算先把他放在自己身边观察历练一段时间,以后再找机会加以重用。

江昊的部下这次也是封赏极重,比如在奇袭忽伦堡之战中立下功劳的盖焘等人就晋升为了主尉、授虎骑都尉、封关外侯,石大牛则是授破虏尉,从征的队长们也都皆有升赏。至于神机营的副统制老霍,虽然没有参战,但因为督造火炮弹药江昊也给他报了功,因此虽然没有授勋,但却晋升了职级、成了主尉,并接替江昊担任了神机营统制。

而这次参与奇袭忽伦堡的左军右营,从统制以下也是升赏极重。

除了这些勋位、爵位以及官位的封赏之外,这次朝廷和节度府还忍痛拿出来一大笔钱作为赏金。

而这一切,估计与太子殿下不无关系。

毕竟安达知是他举荐的人,刚刚到任不久就取得了如此的大捷,他的面子上也有光,在朝野之间的威望自然也是猛增。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