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网游:我骑士号血超厚 > 第二章 神谕开服

第二章 神谕开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军队的命令是一级一级往下传的,中军传给各营,各营在传给各队各伙。

等到连绵了一早上的冬雨重新落下之时,杨清终于接到了天子传来的诏令:着泾原行营诸军马继续沿泾水南下,营于浐水,等待犒赏。

大军很快行动了起来。杨清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看来,这火星还不至于在这里就点燃。但是转瞬间他又紧张起来,如果不是这里,那难道便是浐水?

前世的时候他虽然喜欢看史书,但毕竟不是学历史的,很多事情都只知道一个大概,就比如他知道这支泾原军会在行走到长安城下的时候发动兵变,拥立太尉朱泚为帝,而彼时的皇帝李适将在宦官的护卫下仓皇出逃奉天。

但是泾原军具体是在哪里发动的兵变,杨清却并不了解。这种感觉实在不太好,好像每一步都在见证历史,但是期盼的那一刻却迟迟不到来。更何况,杨清自己也说不清楚,这场兵变对自己究竟是好是坏。

而对于普通士卒来说,他们虽然有抱怨,但是远没有到群情激愤的地步。毕竟朝廷已经说好了,等在浐水扎好营寨,就给封赏不是?至于多走两步路,远离长安城?害,就当是这位圣人已经被山东兵祸下破了胆,怕这些来自泾原的虎狼一时发难冲入城中吧……

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呢?俺们泾原军可是天大的良民,拿着最低的军饷,永远战斗在抵御西番的第一线,还有比俺们更可靠的军队?杨清不由在心中脑部了一番这些大头兵的心理活动。

其实浐水还真没多远,真就是走两步路的事儿,等到哺时,大军掐着点在浐水边立下营寨。朝廷也果然没有食言,已经有京兆尹王翃率领大量民夫在浐水边等候,为远道而来的泾原军士献上夕食。

杨清随手折了两根树枝做筷子,随口扒拉了几下,终于忍不住还是一口喷了出来。

“恁他娘的,这是饭还是糠?”

身边顿时传来一阵附和,众军士纷纷打翻手里的食盒,整个大营都鼓噪了起来。最为暴躁的焦大倒是一言不发,但是他不知道从何处找来一块青石,沾了水在那磨刀。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我等远戍边地,朝廷不予赏赐,今要我等用命,却连一顿饱饭都舍不得赏赐,我等卖这命又有何用!”

真是一句诛心之语,要知道,募兵制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中央的忠诚,或者说缺乏对所有人的忠诚,他们忠于的永远是赏赐,是军饷。泾原军受到多年的苛待,还能保持着忠诚,这可以归功于传统的、对皇权的敬畏。但是敬畏不可能让人永远保持忠诚,尤其是对于只认钱的军队。可是如今,泾原军士卒出境作战,不但穿不到一件冬衣,吃不到一顿饱饭,还随时要丢掉姓名,朝廷这真的有把他们当人看吗?这支军队本就像是浇了油的柴禾,在碰上一点火花,直接就燃成了熊熊大火。

很快,又有人站了出来,杨清认处是那名姓朱的伙长,只见他跃上了辎重车,将一面唐旗狠狠扔在泥地里。他拔出寒光闪闪的横刀,疾呼道:“吾辈将死于敌,而食且不饱,安能以微命拒白刃!”

底下士卒纷纷叫好,他们用刀剑拍打着盾牌,拼命摇晃手中的矛杆,一时间声势大噪。

朱伙长接着将横刀一直,指向远处金光闪闪的宫城,他高喊道:“闻琼林、大盈二库,金帛盈溢,不如相与取之!”

普通士卒们激动不已,嗓子都喊哑了。而杨清只是约束士卒,不让他们跑的太远,同时心中暗道:这姓朱的,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说那个人不是被胁迫,而是早有预谋?

不管怎么样,柴禾终于被点燃了。

而作为节度使的姚令言却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他召集了所有营以上的军官,将他们困在中军,而他则孤身一人来到士卒之中,高声劝诫大家道:“比约东都有厚赏,儿郎勿草草,此非求活之良图也!”

然而饥寒交迫的士卒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姚令言节度泾原军马不久,自然没有一言而诸军解甲的影响力。但是士卒们还是给了节帅一定的尊重——他们拿长戈将姚令言架出了大营。

恐怕要不了多久,坐在金銮殿里的皇帝就会听到兵变的消息,而匹夫一怒,终究是要流血了。虽不至于一夫作乱而七庙隳,但从这一刻起,皇帝陛下终究是要某种意义上的名传千古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