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宠”妃 > 贮藏

贮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贮藏

皇帝坐在上首, 因商讨正事,面庞轮廓的线条变得硬朗, 天生的威仪, 在内忧除去后不加掩饰,逐渐逼人,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然而云露依旧是那副松散的状态, 仿佛今日这件事完全与之无关, 拿不出证据,却还能笑容以对, 让那些后妃好生佩服。

也让皇帝燃起莫名的怒火。

从皇后说出那番话, 而她的态度全然不当回事时, 他就对此有了一定的猜测。

她虽然平时看着漠然懒散, 但碰到这些被泼污水的大事, 绝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放松态度。

再联想到她平日的某个习惯, 一旦查证,大抵就能知道此次的事情与她无关。

至少伏承徵那一件不是她做的。

那么顺延推导,钱丽仪的死想必也是栽赃嫁祸。

可是, 她这等不欲脱身的态度, 委实让他不虞。

自己偏向她是多少后妃求不来的事, 她倒好, 明明知道此时应该说什么, 却偏要和他作对,不肯说出事实证据。

平白无故在这个节骨眼上怄气, 着实太不懂事了些。

难道对她有半分好处?

这要是换了别人如此不领情, 延熙帝早就冷了性子懒怠管她了。

但是他想起方才她提醒小路子那一节, 比旁人都要快速地反应,可见她时刻都在注意着他……

这般一想, 他心里就软了。

“你说妙修媛给你家主子送了丹荔,有多少颗?”

皇帝淡然收回视线,居高临下问底下跪着的慧心道。

慧心讶然,不懂为何要知道这个,但皇上问话不敢不答,便凝神思考道:“大约有二十多颗,主子当时气急,高位赏下来的又不可不接,便把气都出在贡品上头,连吃了七八颗,紧跟着没多久就出事了。”

“皇上若是想查,那荔枝壳海域余下的十几颗丹荔应该还在。”

皇帝颔首,又问皇后:“贡品自有定例,此番送到云岫阁的有多少颗?”

“这……”皇后顿了顿,好像抓住了头绪,但转瞬又没能明白,只得先向茯苓道,“去查查看。”

茯苓应命退下,前去询查登记的册子。

没过多久,她回来禀声道:“云岫阁得了三十五颗。”

皇帝再次去看云露的反应,她这回倒不把自己当做没事人一样了,只是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到他目光对去,便轻飘飘地撇去一边。

他眉梢一挑,自是从细微处察出她稍加放松了一些,心中计定。

“小路子带人去云岫阁庭外,离桂花树一丈正对潭水的方向,把埋下的竹节挖出来。”

他沉声吩咐。

小路子揣着满腹疑惑,点了几个力气大的内侍一同去了。

沈芬仪等人方才还不加掩饰的对云露进行批判,如今皇上这一系列举动虽是莫名其妙,但心中皆隐约升起了危机感。

皇上不可能会做无意义的举动,假如结果证明确实不是妙修媛所为,那她们情何以堪?

就刚刚皇上那一句“现在可以传报”,“现在”二字由不得人不多想,也不知皇上究竟站在那儿多久,是否将她们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底。

虽然不可能因此定罪,但因而减了圣心,也委实得不偿失。

谢嫔到底年轻,本也只有那丁点恩宠,唯恐再失就没了。

见状有些按捺不住,想了想,尽量平和地进言道:“皇上,慧心曾说可以指认妙修媛宫中之人,不若借机也让小路子公公将人叫来,先行辨认?”

皇帝无可无不可地点了下头,随手指了茯苓道:“你去传旨,顺道监督那竹节是不是从云岫阁挖出来的。”

他偏向皇后的表情似笑非笑,“免得皇后不相信。”

皇后被这神情瞅得坐不住,压住心里的忐忑,笑道:“皇上行事光明磊落,臣妾怎么会有疑心。”

其实她倒是真的怀疑过,皇帝会不会借机动手脚,毕竟他维护妙修媛的样子有目共睹。

如今茯苓被派了去,她果然放心许多。

暗地冲茯苓点了点头,茯苓意会,前去传达圣上旨意。

这回过得时间更长一些,除了挖竹子还要清点宫人,费了小陆子一番功夫,才将事情办好,领着人捧着东西赶回钟粹宫。

宫人不得随意进殿,全都成列排好站在外面,小路子进去禀报后,皇上便让慧心出去辨认。

另一边,小路子将五个沉甸甸的竹节放在黑漆托盘上,双手上呈。

只见每管竹节皆有凿出的孔子,被竹箍裹上的泥封固,碧翠透润的色泽,还沾着零星的雪花片儿。

皇后看向茯苓,茯苓悄悄比了个手势,表示确实是看着从云岫阁起出来的,皇后纳闷地蹙了眉,不知道无缘无故妙修媛在庭院里埋这个做什么。

皇帝觑她,一笑道:“打开罢。”

“是。”

小路子将竹节的封口打开,待看见里面丹朱攘攘一片,不由微愣,将竹节倾倒,旋即就从里面滚出了七颗丹荔,紧贴着木盘发出骨碌的声响。

屏气凝神的众人看到此处,皆有些明白了,只把目光放到另外的四管竹节上。

小路子得了吩咐,依样打开,果不其然,连续数来,总共有三十一颗丹荔。

“皇后一向聪慧敏捷,想来能算出,三十多颗合上二十多颗,是否超过了妙修媛的定例?”

皇帝微笑相询。

众妃皆垂首一默,这么个题,就算不是聪慧敏捷也能算得出来。

想是沈芬仪原先间接警告妙修媛,告诉她不承认就要受刑的话,触怒了皇上,后宫谁不知道沈芬仪的话代表着皇后的意思,也难怪皇上这会儿针对皇后。

即便妙修媛当真有罪,皇上尚且疼惜她,想来也见不得她受刑。

皇后强忍下不甘和怨气,作出十一二分地诚恳道:“如此看来,妙修媛不曾将自己的份例赏给伏承徵,此事是臣妾冤枉了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