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 第53章扇子

第53章扇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位师兄不要钱,怕被人安个‘投机倒把’。他家里也不缺东西,所以只用瓷器换老瓷器。至于换什么换多少都让花母鸡自己看着办,就算这四五百碗碟换一件也成,没讲究。

杜守义是‘战神’,他交代的事情花母鸡二话不说一口答应。能入了他的法眼,替他办事儿,那就是荣幸。

在交谈中,杜守义知道了‘花母鸡’的母亲眼睛不是‘瞎了’,是可能瞎。花母前些日子出了点意外,眼睛受伤,是不是瞎还要看恢复的情况。

杜守义听了心里一动,他想起兑走的那几付‘大明’眼镜来。那些眼镜不会是给花母预备的吧?不过他和花母鸡的交情还过不到这个,想了想后就继续聊正事儿了。

瓷器都堆在了耳房。小碗普普通通,但那些谭家菜和仿膳出来的盘碗确实精致的不像话。在没开灯的房间里都影影绰绰的闪着金光。

花母鸡一瞧,对这件事更有把握了。老瓷器保管不当淬个口很正常,现在能换新瓷器,还是一换多,谁不干啊?

和花母鸡分手后杜守义忍不住又去了趟黑市。不怪女人爱逛街,逛街这东西确实有瘾。

现在的黑市越来越兴旺。这大中午的,热闹的就像农村赶大集一样。

在路边的贩子中有不少是外地户口,是这两年因为某些原因来这里投亲靠友,然后就在黑市里讨口饭吃,挣个活命钱。

这些人是投机倒把主力军,靠低买高卖赚差价。以后他们都是重点打击对象,大多被遣返原籍,严重的还被送去劳=教。

新种花成立后,京都组织过两次这些‘黑户口’的大规模遣返,人数都在二十九万左右。一次是打击黑市以后,一次在七零年左右。

杜守义找了个外地人,收了点东西。外地人好,日后不相见,省的有麻烦。至于会不会被供出来?这贩子每天接触几百几千人,哪会记得住他?

倒是康常青的那几个街坊,和他们接触才是真危险。杜守义见了他们只是打个招呼,根本没敢和他们做生意。

今天收的不是什么古物,是半盒扇子,老字号‘戴廉增’的。

扇子这产业季节性太大,所以老京都扇庄多是前店后工厂的作坊模式,一直做不大。像近三百年的老字号‘戴廉增’说没就没了,还有天益扇庄、聚顺扇庄等等,也都是如此。无他,太小尔。这半盒扇子也算老‘戴廉增’的绝版了。

说起来天津也有个‘戴廉增’,曾几何时它是全国知名的‘杨柳青年画’的第一把交椅。

这两家是一个人吗?是的。两家都是那位‘神人’戴廉增创立的。

他既在杨柳青开画庄,又用年画制扇,到京都开了扇庄。最牛叉的是,这两家分属两地,两个行业,但后来都做成了行业翘楚,百年老字号。非常不可思议吧?!

戴家的根不在京都,在天津。在年画上,‘戴廉增’一直是‘杨柳青’年画产业的核心企业,龙头标杆。从乾隆到解放,整整风光了两百五十年。二十五年一代人,二百五十年就是整整十代人。

唉,有个好祖宗真是太重要了,他是真能保十世儿孙衣食无忧的!

ps:十二点后还有一章。然后睡觉。

明早单位复工,吃住都在公司。

梭哈了!赢了单位劳模,输了方舱干活。不要怂,就是干!

打听过了,方舱一顿伙食标准三十,牛奶酸奶随便喝,住过的都说好...哈哈哈,这真是活见鬼了。人关久了,看到方舱都是山清水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