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0358 擒纵器和钟表

0358 擒纵器和钟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隔天陈景恪去了一趟皇宫,在甘露殿见到了李世民和李承乾。

今天李世民的状态和之前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看上去就精气神十足。

至于原因吗,看看他桌子上薄薄的几本奏折,再看看李承乾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就知道了。

不过李承乾状态也同样很好,对于他来说这也是梦寐以求的日子。见到陈景恪,也投以感激的目光。

陈景恪朝他露出一口大白牙,顿时就把两个人都逗乐了。

李世民笑道:“行了行了,知道你牙齿白,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陈景恪也不生气,道明来意:“我想要太史局的浑天仪图纸,过来问您讨一个条子。”

李世民并不介意把图纸给他,虽然天文星象是谶纬之学不允许普通人学习,可明显不包括陈景恪。

不过他也很好奇陈景恪要这份图纸做什么,就问道:“你要图纸做什么,难道想学天文星象了?”

陈景恪摇头道:“没有没有,我对天文星象没兴趣,只是对浑天仪本身的结构感兴趣。”

李世民疑惑的道:“浑天仪的结构?有什么神奇之处吗?”

陈景恪想了一下道:“就好像水车和各种水力工具一样,浑天仪的某些结构用好了,也能造出很神奇的机械。”

李世民顿时就来了兴趣,水车和水力机械实在太好用了。

经过大唐工匠们的努力,水力机械的应用面越来越广,对大唐的帮助实在太大了。

还有只停留在图纸和玩具阶段的火车、轮船、留声机等等,使得他对陈景恪所言的机械很感兴趣。

所以一听说又有新的机械,就连忙问道:“说说,能造出什么机械。”

陈景恪却神秘的道:“嘿嘿,先保密,等造出来您就知道了。”

李世民尽管很想知道,但也没有追问,而是笑道:“行,那我就等着你的惊喜……要是不能让我满意,可是要受罚的。”

陈景恪拍胸脯道:“您就放心吧,这个宝贝没人敢说它没用。”

李世民也不再说什么,提起笔就写下了一张手谕。

这玩意儿未经过宰相们认证,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至于原因前文已经解释过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

不过陈景恪要做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去太史局复制一张图纸,有这张手谕就足够了。

拿到条子他刚要离开就想起昨天的事情,就把和儒家结盟的打算告诉了李世民,连原因也一并说了。

李世民一点都不奇怪,而是问道:“你就这么有把握,未来会变成你说的那个样子?”

陈景恪肯定的道:“我百分之百肯定,我老家那边就是这个发展过程……家中长辈也进行了无数次推演,最终得出的也是这个结果。”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所以你从一开始就强行推广华夏文明,笃定这条路是正确的,就是源自于此?”

陈景恪道:“对,我在紫霄观建立格物研究班也是为此。先培养一批理科人才,把理科的框架搭建好。”

“想实现这个目的,学政体系也非常重要。只有学政体系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所以未来我们还要对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改革,学生们不能只学儒家或者道家的经典,而是百家的都学,理科也同样要学。”

李世民质疑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本经典就足够研究一生了,又如何能通学百家。”

陈景恪指了指自己,道:“您觉得我如何?”

李世民不说话了,在学问上陈景恪确实‘博学多识’,但也仅仅占了一个‘博’字,除此之外一无是处。

可谁敢说他无用?谁敢说他不是个人才?

陈景恪继续说道:“当然了,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我这样博而不精的人,那也是一种失败。”

李世民笑道:“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陈景恪气恼的瞪了他一眼,考虑到对方是皇帝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怏怏的道:“这种教学理念就在于,先博后精。”

“小孩子正是增长见闻的时候,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尽量让他们多接触各种各样的学问和理念。”

“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阅历,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了,就让他们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去专研。”

“比如喜欢算学的就专心研究算学;喜欢文学创作的,就让他们学习如何写诗词歌赋文章小说;对医学感兴趣的就去学医……”

李世民恍然大悟,道:“所以你只接受了第一阶段的教育,还没有进行第二阶段就来大唐了,对吧?”

陈景恪摇头道:“不不不,还有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叫精益求精。”

“就是从第二阶段中选拔最优秀的人,跟着最好的老师学习做研究……而我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教育。”

李世民惊奇的道:“哦,那你第二阶段选择了什么?我怎么觉得你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擅长啊?”

陈景恪气道:“写作写作,我第二阶段选择了写作。要不然您以为我为什么能抄……能写出西游记,能写出那么多文章啊。”

其实他学的是新闻专业,至于为什么没有从事这个行业。

就这么说吧,从事这个行业要么学着当睁眼瞎,要么就是已经进去了。

他不愿意当真眼瞎,又昧不下良心,更不愿意进去,所以就选择了远离这个行业。

写作也是新闻专业的必修技能,他说自己是学写作的也不算有问题。

李世民意外的道:“你们竟然真的发展出了只学写作?”

陈景恪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还有专门学种地的呢,我带来的水稻种子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

“除了水稻种子还有亩产千斤的小麦,亩产八九百斤的棉花……哎,只可惜来大唐的时候我就带来了水稻。”

庄稼高产当然不只是种子的问题,肥料也同样重要,但这些就没必要和李世民细说了。

见他提到这些种子,李世民再无疑问。陈景恪带过来的水稻有多高产他是亲眼见过的,不知道被多少人视为祥瑞。

结果在陈景恪的家乡竟然是人工培育出来的,而且还不只是一种。只能说差距实在太大了,大唐真是全方位落后于这个神秘家族。

同时也坚定了他的信心,这些东西大唐也必须要有。陈家可以凭借家族之力在数百年时间内研究出这些,那以大唐的国力只会完成的更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