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 第214章 高考放榜了(求月票)

第214章 高考放榜了(求月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再来看只超脱了十几年的东西,从概念上好多都是不陌生的,所以学得快理解的也快。

于是江凡说出自己最终的观点:“所以我们这件事反而应该找这些熟悉也擅长研究新东西的教授们来参与。

他们不光研究的会更快,并且这些教授最擅长的就是教学,让他们再给工程师、研究员们上大课做讲解,必然事半功倍。

而且这些东西对他们而言同样是一个学习,让他们之前很多偶然或跳跃性得到的结论有了严谨的证明和支撑,他们也会如饥似渴,求之不得。”

院长听完江凡完整的思路,觉得有戏,看向他道:

“你这个法子不错,而且不光是你说的两点,等我们的航空发动机相关行业发展起来后,比如有更多的航空学子会进入这个行业。

而现有他们学的东西和我们即将研发投入生产的这套体系是脱节的,等以后会有一个艰难的重新学习的过程。

如果他们的教授参与了,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讲授,同样可以借此提前培养出一大批毕业到单位立马就能上手的人才,就避免出现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情况了。”

江凡是认可院长说的话的,因为高端数控机床和芯片都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相关领域技术井喷式发展,导致和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除了一些基础理论相通外,其余简直就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东西。

导致一直到现在依然在阵痛、磨合,也极大地限制了这两个行业原本可以实现的更快的扩张。

江凡深感其中之痛,但这个问题似乎在航空发动机上找到了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解决之道。

通过让学校更早地介入,不光提高了学习研究的进度,还顺带培养了一大批高度契合最新技术的高校的未来人才,一举两得。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领域技术生产追上乃至超越国际水平,这种‘产学研’深度嵌套的模式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正好以这次航发的研制作为实验契机,为以后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经验。

江凡和院长敲定这个策略,立刻着手安排人对技术资料进行分拆,按照知识结构拆分成众多的小需求,小项目,然后分发到众多院校的各个相关专业,由导师带队集体进行快速的单点突破。

......

朱列今年大三,学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明年毕业。

但和很多毕业生早早开始准备找工作不同,他们作为航空系知名985院校的高材生,大量的会选择出国做再深造。

比如他们宿舍4个人,就有2个申请了出国。

而这一天,朱列正在宿舍上网查东西,室友打完球进来看到,一边喝水一边凑过去问他道:“你在查什么呢?”

朱列转头道:“我弟今年高考,这两天出分数,我帮他查一下。”

室友一听这个也来了点兴趣,问道:“考了多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