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 第213章 立项

第213章 立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更细节的,比如公差你就不知道,就好像你看到别人买的肉,称了以后是10.3斤,你跑去菜市场也和师傅说要买10.3斤的肉,师傅会问你10斤行不行,或者十斤半行不行。

你说不行,我看别人称的就是10.3斤,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师傅会说你故意找茬。

而事实也是如此,别人当初提给加工时说的可能就是10斤,但给了工厂可以正负0.5斤,但你不知道,就只能揪着10.3这个数值,其实10斤反而是更准确的。

这还是只是其一,另外你虽然能研究出结构,但你并不知道各种部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了哪些合金,配比是怎么样的?

就算你做理化分析能大概分析出这些,别人在制作过程中用了什么工艺,什么时候热焊,温度是多少度,什么时候冷却,这些你全部不知道。

就好比给你一道名厨做的菜,你能尝出其中用料,但不知道别人的火候,什么时候放的什么调料,你一样是复现不出来。”

江凡算彻底理解了,咱们经常以自己擅长逆向沾沾自喜,别人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只要让咱们得到一个样品,咱们就能够把逆向出来。

这在初期是好用,反正大差不离做了好像也能用。

但当发展到中后期,各种精度都提高到非常高的程度后,这种玩法就玩不转了,没有原始图纸,差一点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整个都不能用。

江凡感谢了院长,后面便是项目的立项,制定目标、计划和人员安排。

不过对于他们这个项目,还多了一个前置环节,就是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学习,江凡将从青年人那里获取到的相关航发相关的基础技术和工艺资料分发到不同部分,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理解。

但过了一周后,院长过来和江凡沟通,学习的效果似乎并不是特别好。

主要是资料内容太多了,航发涉及的领域本来就多,包括:

电气电子,工程热物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密封、自动控制、复合材料研究等。

这么多内容,每一项又都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和技术提升,很难在短期内消化。

就好像对一个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突然把高中3年的所有课程全部塞给他,让他2个月内消化完,难度太大。

虽然也做了很多分工和互助,让他们各自负责一块,学完给其他人讲解来提升效率。

但一方面即使这样每个人分到的内容依然很多,另一方面他们擅长的主要是研究,并不擅长体系化地给别人讲解,毕竟不是老师,所以在时间压力很紧的情况下,这种互教的方式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江凡了解后也觉得是个问题,毕竟都毕业一些年了,不像在学校那会儿吸取新知识,尤其体系化地吸取大量新知识的能力很强。

工作后更多的是对于已有技术的不断打磨提高和创新,对于大块的新知识,尤其一下次冲击进来这么多要短期掌握,确实会产生不适应,况且还让一群工科男学会了还要去教会别人,难为他们了。

那怎么办呢?能不能找到他们熟悉的一些方式来让他们快速掌握?

江凡想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