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心理医生的故事 > 第141章回家的路上

第141章回家的路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40回家途中

凌峰走出医院,好像经历了一次六道轮回。他抱着孩子看看灯红酒绿的城市,在熙熙嚷嚷的夜幕中仿佛又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

深冬的寒风,七点钟以后,好像人性中的凶禽猛兽,已经进入了让人畏惧的黑暗世界。

而城市灯光,处处闪烁,又恰似黑暗中的人性,点燃了星星之火的善与美好……

半个小时后,他们在孩子姑姑的护送下,顺利到达了合肥高铁南站。

凌峰站在在大厅外,习惯性的点燃了香烟。而孩子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在配合他的情况下,似如一只初出窝榻的雏鸟,独自一人在爸爸身边,带着好奇与悠闲的神情东张西望……

此情此景,凌峰犹如矗立在云雾缭绕的逍遥峰上,一边享受人间美景的同时。又在唯我独尊的寂寞中观察思考,心想接下来该如何调戏孩子呢?

冬季的夜晚,冷冷清清的车站外,只见孩子一身红色的棉装像一团火,似乎燃烧着整个严寒与希望……

因为凌峰相信,人类对红色的反应,是来自于千万年在生杀搏斗中,求取生存与进化的标志。反过来,今天它同样可以利用人类的视觉,生发积极活跃的思想情绪……

这种健康积极与活跃的显意识感觉体验,从根本上说,才真正是自闭症各种负面行为的有效克星,因为显意识感觉体验,是通过五官触觉输入信息,根据对事物产生的相应感受,反馈于大脑思维意识进行处理。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激发思维意识的智力,同时也是潜意识形成的过程……

因此,这种过程,会在相应的程度上通过心灵的力量,改变和塑造孩子生理层次的原始功能。包括生理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方面的正负问题。因此,在理论上,不但可以有效影响三大意识的融合发展,同样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孩子其他方面更多情绪行为问题。这就是凌峰为何要把红色,制定为孩子衣饰的主要因素。

因为,自闭症孩子比普通正常的孩子,更需要通过五官触觉相应的刺激或消弱,来获得相应平衡的显意识感觉体验,从而促使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潜意识形成。而红色是爱与温暖的标志。所以,通过红色与视觉功能生发演变,在强化显意识积极体验中,是完全有可能达到完善或提高显意识感觉与感知功能,促使三大意识的协调发展……

因为,人的显意识感觉与感知功能,可以通过五官触觉的反馈,在大脑思维意识作用下,再次刺激显意识体验,诱发潜意识信息,从而可以直觉形式,再次反馈于大脑思维意识的认知功能。而在此循环模式中,不断被人类大脑思维意识清醒的觉知与认知。并会在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作用下,做出与事件相应的情绪行为……

就像此时,凌峰一眼望去,虽然看起来客流稀少,但他大脑思维意识的认知功能,一时之间很难获得准确答案,但凭着潜意识以往储存的信息,却可以在视觉功能的支持下,通过显意识感觉调动潜意识原有相应的信息,从而反馈与思维意识的认知功能,估计出大概甚至接近精准人数……

整个候车室一眼望去,零零总总看起来,大概不会超过四十人。为了再次验证显意识感知能力的正确性,凌峰又用思维意识的认知功能,数到最后的结果,是三十八人……

由此可见,同样的道理,孩子在他数数的时候,拉着他的手,一会看看爸爸,一会又看看爸爸的眼光所及之处的其他旅客。

孩子此种表现,如果从潜意识分析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潜意识信息,让他在视觉显意识感知中,引起他思维意识认知功能的注意,这也就是智力与思考能力的形成。而这种思考过程,也是统一和验证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生成与融合过程。

所以,孩子在观察爸爸的时候,也许在想:“爸爸为什么老是在看着那些人?这些人有哪里和爸爸不一样呢?”

而他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视觉功能,引发的显意识体验,形成思维意识的活动。

因此,如果站在自闭症康复的立场,孩子完全可以利用视觉功能,达到特定预期的心理行为效果。除非孩子视觉功能,存在敏锐迟钝与变异等问题。

比如,同一景象,他看到的与正常孩子不同。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孩子必然会在视觉异常的状态中,因为看到的异常景象,形成相应的显意识感受,而生成相应的心理与思想行为。这种因视觉不同,和正常孩子所形成的心理世界,那自然会被正常群体视为有问题或不正常!

但是,即使存在如此现象,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其实除了以疾病为诱因外,那么他的视觉功能,仍然属于正常。所谓的不正常,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视觉功能,相对区别于我们的视觉功能,所表现出的结果。

反过来,如果站在五官触觉异常孩子的角度看世界,那么在他们眼里,我们所谓正常世界,也同样是不正常的。

这种现象,主要因为不同的五官触觉,造成不同的显意识体验,形成不同的心理与思维认知,导致两种群体难以相互融合和统一认知的结果。

这种现象,如果属于病理问题,就需要排除在外!但需要注意的是,功能差异不能代表病理。

因此,凌峰为了再次验证自己的推理,便对身边的孩子说:“坐下……”可是,他却不告诉孩子坐在哪里。

果然,当孩子听到凌峰的指令,只见他一双清澈的眼睛望望爸爸,然后,看看自己的脚下转了个半圈,接着又带着疑惑的眼神望望爸爸……

当他发现爸爸没有任何反应时,便坐在旁边的背包上。

而孩子望着爸爸的那一刻,并不是担心坐错了位置,而是想知道爸爸让我坐哪里?我怎么坐才符合爸爸的要求!因此,他自然就会借助视觉功能,从体验显意识感知的过程中,希望从爸爸的表情或语言中获得答案。

孩子的表现,看起来也许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好像和眼睛的视觉功能并没有多大关系。可事实上,这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以视觉为基础上的结果。

当凌峰想到这里,再次故作忽略他的存在,好让他自由扩大活动范围。但同样有趣的是,孩子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逐渐因好奇,开始远离凌峰的同时,又时刻保持自己在爸爸的视线之内。而在他远去来回之间,始终保持着在原先走出的直线上,进进退退……

那一刻,在凌峰看来,孩子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车站的旅客,已经排成一字形队伍。而他为了保持潜意识里的安全感,便在表现出刻板行为的路线活动,从而在群体中保持安全感的存在。因为那条路线,已经通过了他的验证,是安全的,是被所有人接受的。因此,可以说明,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主要是因为恐惧,表现出对安全感的需要,结果在长期重复的状态中,形成了习惯性病理现象!

那一刻,凌峰在思考中,发现好奇的孩子,听到客服人员报点时,便侧耳凝视,呆萌的望着自己。因为声音带的出现,让他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在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希望从声音和爸爸那里获得答案,表现出侧耳聆听的望着爸爸。

于是,在凌峰招手示意的那刻,他好像在探索答案的状态中立刻明白,觉得可能该到上车的时候了。那一刻,只见他带着兴奋的神情,迅速跑回拉起爸爸的手,便像个小大人一样,和众人一起有秩序的向站台方向走去……

在拥挤的车厢里,他和一个正常懂事的孩子看不出任何区别,在他的自觉配合下,很快穿越狭窄的走道,来到座位上坐了下来。

已经过了八点钟的夜晚,一天无休息的活动已超过了十二小时。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躺在凌峰怀里的孩子,很快就显得无精慢慢的睡着了。

而凌峰望着睡去的孩子,忽然在放松的那刻,莫名其妙想起在医院她们所说“醒来”二字。于是,凌峰在担心与气愤中,联想到做经颅磁打针下药的可能。

因为,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配合度都几乎是零,在陌生的环境中,更应该是不可能。但此时时机已过,再说孩子也没发现其他问题。凌峰心想,就算有问题,但现在把孩子脱成光屁股的红孩儿,也难以从他身上找到任何针眼类的证据。再说,如果她们不是打针,而是给孩子下的是药呢?

凌峰心想,就算自己拥有雷震子的飞翅功能,等飞到化验所,那药性或者药物反应,也许早已消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