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八卦筮法源流考》(十二)

《八卦筮法源流考》(十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豫:利建侯,行师。

()震:鸣豫,凶。

()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小过:盱豫, 悔,迟,有悔。

()坤: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萃:贞疾,恒不死。

()晋:冥豫,成有渝,无咎。”

(看此格式内容里的繇辞,应是再倒看,即排第一划的繇辞是“震:鸣豫,凶”。排第三划的繇辞是“小过:盱豫, 悔,迟,有悔。”)

正因春秋筮法,是筮无定法。这里的“贞”与“悔”还不是指“内卦”与“外卦”的称法。当然也不是“变卦”筮法,因“变卦”筮法是很难得出春秋《周易》文本里“本卦”里的“繇辞”,因“变卦”的卦名往往超出春秋《周易》文本里某卦中以卦名称做繇题的范围。所以从这一筮例中的解卦辞中也就没有引用繇辞做断卦的依据,而是用《屯》,《豫》两卦的卦辞做断卦的依据。那么这里所言的“贞《屯》,悔《豫》”被一些学者认为的是“本卦”与“变卦”的称法,这只是后人按今本《周易》(即数目爻式《周易》)的想象而已。

而《国语·晋语》第二筮例中所带“八”说,即“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此筮例还是为重耳是否能得晋国而卜卦。此卦是得“泰之八”。而“曰”的内容并不是卦辞或繇辞,而是史巫的解卦辞,即断卦者通过《泰》卦画取象和《泰》卦里的卦辞分析后说出的解说辞(即解卦吉凶的说法)。此处的“天”,“地”是《泰》卦里的八卦取象,而《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

那么,这里的“泰之八”应是一个不变卦的称法。因为此卦例即不是一个“变繇”筮法,即不以“泰之某曰”,也不是一个“变卦”筮法,即不以“本卦”《泰》变出另一个“变卦”来。此卦例只一个《泰》卦,又称“泰之八”,而且在解卦上即通过《泰》卦里的八卦取象,又结合《泰》卦里的“卦辞”来解释所问事项的吉凶。有此卦可印证重耳亲筮之得“贞屯,悔豫皆八也”应两次占筮所得两个卦,才称皆八也,说明两卦都是“不变卦”。而那一卦例中出现的“贞屯,悔豫”还看不出是指内外卦的称法,“贞”与“悔”只能是取自《屯》卦里的“贞”,与《豫》里的“悔”代表了两卦的称法。

这种带“贞”与“悔”的称法,在《左传》里也有一卦例中出现。《僖公十五年》:“卜徒父筮之……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光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也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

这一筮例中的《蛊》之繇辞:即“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非春秋文本《周易》里的内容,应是以《周易》里的六十四符号和名称编撰出的卦书,如《连山》或《归藏》。虽与《周易》里所用的六十四画符号相同,而六十四名称也与《周易》一书的六十四篇名称相同。因《周易》一书里的六十四篇名称,却是《周易》一书原创的内容。这些卦书内容与《周易》一书的内容有着本质的不同。

而此卦例所反映的“贞”,“悔”之说,又不能不认为是“八卦”筮术上的内外卦的代称。因这里说的“贞风,悔山”,正是《蛊》卦里的八卦取象中的“风”与“山”。如《蛊》卦画里的八卦取象:

(上三画)外卦称”悔”是八卦《艮》,取象为“山”。(下三画)内卦称”贞”是八卦《巽》,取象为“风”。

那么这里说的“贞风,悔山”,无疑把“贞,悔”变成“八卦”卦学上的术语了。但“贞悔”的渊源出自那里呢?而战国时期产生的伪作“洪范”一文里已有“曰贞曰悔”之说:“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

这一段话,是讲设立占卜,占筮的人,让他们的卜与筮时应掌握七个方面的兆纹取象,而二个(即“曰贞,曰悔”)属于占筮时应掌握的取象来断卦。这里说的“曰贞曰悔”应是指占筮上的“八卦”取象,来分析断卦吉凶无疑的了。而“曰雨,曰蒙,早驿,早克”应属于龟卜所掌握龟兆纹取象,看那几种兆纹变化来分断卜问事项的吉凶。

《左传》里的筮例多是“八卦”取象来附会人事吉凶。而《僖公十五年》里的这一卦例中出现的“贞风,悔山”说法,无疑是卦学上的内外卦称法了。那么《左传·僖公十五年》里的这一卦例出现的“贞悔”之说与《国语》里一则卦例出现的“贞悔”之说,谁早谁后呢?《僖公十五年》里记:“卜徒父筮……《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这一卦例的时间若换算成公元记年,应是公无前645前。即春秋前期。而重耳(晋文公)亲筮得晋国一卦例是何时呢?这一筮例虽记载在《国语》里,但没有表明是何年何月亲自占筮的。总之是晋文公为国君之前流亡国外的筮例,而晋文公继位是公元前649年,这应是早于“僖公十五年”了。《国语》里记重耳亲筮之的一卦例出现“贞屯悔豫”的说法,但这里的“贞悔”并不表明是对一卦的内外及“变卦”的称法。而《僖公十五年》里记载了“卜徒父筮书”的《蛊》卦,虽不是以《周易》筮卜的卦例。但那一卦例中出现“贞悔”,明确的表明了是指一卦的内外卦取象的代称。重耳亲筮得晋国的一卦在前,即早于《僖公十五年》里记的筮例,无疑“贞悔”代表内外卦象是后出之卦学称法。也与战国后期伪作《洪范》文里的说法相一致。也就是说《国语》里的“贞屯悔豫”说法出现在前,并且这说法是有出处的。而《左传》里一卦例出现的“《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的称法是取“贞屯,悔豫”筮卜的说法,而演变成为内外卦之说法的。因为《国语》里的卦例上出现的“贞屯悔豫”的说法有来历的,是来自于两卦的卦繇辞里出的“贞”与“悔”说法。

《僖公十五年》里记载的一卦例里的繇辞不见《周易》里的内容。这种卦书虽有六十四的画符及名称,那应是借用《周易》里的六十四画符号和《周易》原创六十四篇文章名称,被巫史改造出八卦卦书,即《周礼》里所言的《归藏》、《连山》的卦书,已有考古上发现被学界认为的王家台《归藏》的那种卦书。

从逻辑推理上来讲《僖公十五年》里一卦例中的“《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的说法是来源于“贞屯悔豫”的说法,而演变成卦学上的术语。

再一《国语》一书的编者,学者认为是战国初期某位史学家,而《左传》一书的编者,现代史家认为与吴起有关。吴起当在战国后期人物,即公元前382年,楚掉王任命吴起主持变法。从《左传》第一筮例来看,周王室里的一位史官,为陈侯的小儿子陈完算的那一卦,是“代陈有国乎”。而在占筮之前还记述陈公子的老婆在出嫁前也用乌龟卜其吉凶,得出龟卜繇辞里:“风皇于飞,和鸣锵锵,有为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这一龟卜却断出陈完的老婆会在姜国(齐国)孕育后代,到第五世就昌盛,官就做到正卿,到第八代时,势力大的没有人可比。从一卜一筮来说明,写《左传》之人是知道陈完从陈国流亡到齐国到他们的第五代子孙,已成为齐国的正卿级人物。公元前481年,正是田氏(即陈氏)奇取齐国政权,田常为齐国相,掌握了齐国的实权(即为龟卜繇辞中所言的“正卿”)。到公元前386前,田和(田常的重孙)废掉了齐康公,自立为齐侯,终于“代陈有国乎”。到公元前356年,田和的孙子田齐继位,是为齐威王,齐国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之人,与秦国并称为二强,后来秦,齐都一度称“帝”。

从《左传》里的第一筮例来看,写《左传》者是知道齐威王的事。那么这一卦从齐威王的祖上算到300多年后的强齐,只能说明写《左传》一书的作者是生活在战国后期。这与史学家钱穆认为《左传》一书与吴起有关,是有根据的。那么战国后期,起码《周易》文本还没有被改造成“六·九”卦爻式结构形式。这与竹简《周易》文本并不冲突,竹书《周易》已是“六·九“爻式的文本,因竹书《周易》的时间上至战国末期下至西汉初期。这意在说明《左传》一书产生的晚,而《国语》一书应早于《左传》。《左传》里的《僖公十五年》里的筮例中出现的“贞悔”之说应是受到《国语》里所说的“贞屯悔豫”说法,而派生出内外卦的说法来。

总之,通过以上的出现“八”说,以及“贞,悔”的说法,都是卦术上的一个演变过程。“八”说先是对卦画里的基础符号(”八 ”后改为”一一”写法)的说法而演变成算卦上占筮出一个“不变卦”的称法。而“贞悔”本是《周易》文句中的判词,被巫史把《周易》改造成卦书后,也是从卦繇里的称法而演变成八卦筮术上的内外卦的代称。似乎说这么多的废话而求证八卦筮术上的这些术语有何意义呢?实乃是意在揭示“八卦”筮法既没有什么神秘性,也没有任何使用性。《左传》里记载的春秋时期统治者以春秋文本《周易》占筮,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的欺骗工具。

《国语》里的第三个筮例,《国语·周语下》记:“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一既往矣,后之不知,其次必此。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三而畀驩之孙。’故名之曰‘黑臀’,于今再矣。襄公曰驩,此其孙也。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且其梦曰:‘必驩之孙,实有晋国。’其卦曰:‘必三取君于周。’其德又可以君国,三袭焉。吾闻之《大誓》,故曰:‘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以三裘也。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必早善晋子,其当之也。”

这一筮例并非是以春秋文本《周易》进行卜筮的筮例,我们将与《左传》所记的非是以春秋文本《周易》进行卜筮的两卦例一同另行讲述。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3002370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