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天下第一哲学》(四十八)

《天下第一哲学》(四十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洌,洁也。阳刚中正,功及于物,故为此象。占者有其德,则契其象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收,汲取也。晁氏云:「收,鹿卢收者也。」亦通。幕,蔽覆也。有孚,谓其出有源而不穷也。井以上出为功,而坎口不掩,故上六虽非阳刚,而其象如此。然占者应之,必有孚乃元吉也。”(九州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这朱熹如对“《井》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的说法是“九二刚中,有泉之象。然上无正应,下比初六,功不上行,故其象如此”。这说法是对”井谷射鲋,瓮敝漏”的注释吗?看似说了也等于没说。全文里虽有一些注释,但不足说明文辞之含义。总的不是说”而其象如此”,就是说“故其象占如此”。既把文辞当占辞来说,又加杂着不伦不类的说教。

我们再看宋代之前的汉至唐代人们对《井》卦爻辞又是如何注释的,即《周易集解》里对《井》卦的注释。

“《序卦》曰:困乎上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崔觐曰:困极于劓刖,则反下以求安,故言“困乎上必反下”也。

(巽下坎上)。井: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

改邑不改井,

虞翻曰:泰初之五也。《坤》为邑,《乾》初之五折《坤》。故“改邑”。初为旧井,四应甃之,故“不改井”。

无丧无得,往来井井。

虞翻曰:无丧,《泰》初之五。《坤》象毁坏,故“无丧”。五来之初,失位无应,故“无得”。坎为通,故“往来井井”。往谓之五,来谓之初也。

汔至,亦未繘井,

虞翻曰:巽绳,为繘,汔,几也。谓二也。几至初改,未繘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凶。

虞翻曰:羸钩罗也。《艮》为手,巽为繘,离为瓶,手繘折其中,故“赢其瓶”。体《兑》毁缺,瓶缺漏,故“凶”矣。

干宝曰:水,殷德也。木,周德也,夫井,德之地也。所以养民性命而清洁之主者也。自震化行,至于五世,改殷纣比屋之乱俗,而不易成汤昭假之法度也。故曰“改邑不改井”。二代之制,各因时宜,损益虽异,括囊则同,故曰“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当殷之末,井道之穷,故曰“汔至”。周德虽兴,未及革正,故曰“亦未繘井”。井泥为秽,百姓无聊,比者之间,交受涂炭,故曰“羸其瓶,凶”矣。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干宝曰:在井之下体,本土爻,故曰“泥”也。井而为泥,则不可食,故曰“不食”。此托纣之秽政不可以养民也。旧井,谓殷之未丧师也。亦皆清洁,无水禽之秽,又是况泥土乎!故“旧井无禽”矣。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虞翻曰:巽为谷,为鲋。小鲜也。离为瓮。瓮瓶毁缺,羸其瓶凶,故“瓮敝漏”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荀爽曰:渫去秽浊,清洁之意也,三者得正,故曰“井渫”。不得据阴,喻不得用,故曰“不食”。道既不行,故“我心恻”。

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荀爽曰:谓五可用汲三,则王道明而天下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

荀爽曰:坎性下降,嫌于从三。能自修正,以甃辅五。故“无咎”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虞翻曰:泉自下出称井。周七月,夏之五月,阴气在下。二已变坎,十一月为寒泉。初二已变,体噬嗑食。故“冽寒泉食”矣。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虞翻曰:幕,盖也。收,谓以辘轳收繘也。坎为车,应巽绳,为繘。故“井收勿幕”。有孚谓五坎。坎为孚,故“元吉”也。”

唐代李鼎祚撰的《周易集解》里对《井》的注释,多是引用虞翻的说法,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是以”象数”注释今本《周易》的代表人物。

对《井》里的所谓卦辞,而引干宝的说法,听起来倒是蛮有道理。把今本《周易·井》的卦符号里的八卦取象,即《坎》水与《巽》木。以此把”水”比作”殷德也”,把”木”比作”周德也”。而把《井》比作“德之地也。所以养民性命而清洁之主者也”,这一句的比喻说法倒也正确。但对所谓《井》卦卦辞总体比喻说法则是牵强附会的。如以下说法“自震化行,至于五世,改殷纣比屋之乱俗,而不易成汤昭假之法度也。故曰”改邑不改井”。二代之制,各因时宜,损益虽异,括囊则同,故曰”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当殷之末,井道之穷,故曰”汔至”。周德虽兴,未及革正,故曰”亦未繘井”。井泥为秽,百姓无聊,比者之间,交受涂炭,故曰”羸其瓶,凶”矣”。这是把所谓的《井》卦辞,解释成商周历史了。换言之,就是按商周历史写成的《井》卦卦辞。(干宝,东晋人,又是志怪小说的鼻祖,撰写的志怪小说是《搜神记》)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977564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